此时政委和司令也终于明白,那位明明见过大风大浪已经足够理智,为什么还会用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为晏殊做保。
还让他们将最有钱的四个家族叫上,如今也算是找到了原因。
其实有件事司令连沈临渊都没告诉,就是那位亲自跟他们沟通过。
这事儿最开始上面的人也和两人商量过,如果这个项目需要的东西,真的全部都由上面兜底,恐怕兜不住。
虽然由国家全权负责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够偷摸摸发育,还保证了基地的安全。
可两个大难题,一是现在华国经济不景气,巨大的资金需求会让本来就不富裕的财政雪上加霜。
第二嘛,这么多重要材料要是国家出面购买,必定会被卡脖子甚至被人当成冤大头,很多东西只有通过商人才能获得。
可要是这样的大工程都能和私人进行合作了,上面也害怕喂大了某些人的胃口,就像西方资本主义一样,如果真成了这样子那就完全违背了初衷。
改革开放才开始大家全都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人担心很正常。
加上之前的社会化制度已经根深蒂固,真正富裕的人有却不多,虽然有些人已经觉醒,但是有意向的人还在尝试的态度,自然不可能将无条件信任国家。
最重要的是,这个工程对于华国很重要,一旦被泄露了信息,那就是无穷无尽的试探和恶意,所以能够接触的人越少越好。
就在上面那些人为这事儿争吵不休的时候,大领导发话了,还说这件事让晏殊这个总工程师总负责人决定。
这时所有争吵的人都住嘴,也想看看晏殊这个年轻人怎么做,心里却有些猜不透那位的想法。
之前这位确实很看好晏殊,可即使这丫头脑袋再聪明,能够提出这么大胆而又有吸引力可行度还这么高的核基地,这也不代表她是全能的呀!
成功了那就是那她就是大功臣,可要是失败了……
所以这件事依旧没有定下来,只是在最后关头所有的争吵都在那位的承诺结束。
“各位同志,我知道这个决定很疯狂,这是在拿未来在赌,但新华国不就是这样慢慢立起脊梁的吗?
成了,我们华国就彻底站起来了!
要是不成,后果由我一人承担!我死而无憾。”
……
第二天早上,晏殊一个人就被司令和政委单独请去喝水,和她聊起了后面的计划,顺便告知了她上面的决定。
即使晏殊也很诧异那位居然这么相信她,还愿意为她担保,不过人家都这么信任她了,那她也不能让人失望不是?
回头就回去拿着那一叠材料,对着之前从记录员那里顺来的笔记本安排任务。
只不过这两天,晏殊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跟着沈临渊散步,都能遇到一些笑嘻嘻的人,或是送礼或是套话,在晏殊拒绝之后更是聪明的什么都没有提,
这两天大风大浪过来的老板们也反应过来了,知道晏殊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们这不过是想提前试探一下晏殊的底线,在知道她不喜欢送礼这一套,自然就放弃了。
当然除了想要套近乎的,还有一队人不动如山,那就霍建安,不仅是他包括黄瑶的父亲这两天乖乖待在自己的队伍。
不说找晏殊,就黄瑶和白歌两人都没找过,要么是对自己的实力格外自信,要么是不准备继续下去。
很显然,霍黄两家不是傻的,人家这是避嫌呢。
虽然晏殊这边的态度不明确,可政委和司令这两个老狐狸在礼数上面没有丝毫差错,好吃好喝招待着大家。
直到要给出答案的最后一天,晏殊突然收到不少团队的给的资料,上面都是自家能够拿出的所有东西。
他们现在是彻底明白过来了,这小丫头精着呢,还油盐不进,不是那种喜欢谋私的人,所以他们必须在最后一刻给出自己的底线。
毕竟,即使是他们四家合作,那也得分出一二三等,这里面自然是谁出的力最多,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好处了。
这些老板们心里虽然肉疼,但也知道这次就是他们倾家破产了,只要上面那些人记得他们的付出,那一切都值得。
更别说还有可能成为英雄,族谱单独给他们留一页,说不定再过几百年只要是他们一个姓的,还记得给自己一份香火!
所有人心里都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
最后回到宿舍的晏殊看着手里的笔记本,笑眯了眼。
不错,不错,看不出来这些人还是很有家底的嘛,按照这些人给的东西看,第一阶段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自从政委两人同晏殊打开天窗之后,晏殊心里有了一个不太成熟还有些疯狂的想法。
现在看到这几只飞肥羊,那个想法更是跃跃欲试。
但她打算等到第一阶段完成了之后试试,要是能成她这里就不会缺资源了,不过这件事还是得同政委和司令好好商量一下。
没办法,谁让这些人不管是上面那几个还是政委司令,又或者是这些建筑团队,他们都忘了一个问题,时间。
或许真正明白的只有那位。
现在的华国不仅是在同其他国家比赛,更是在同自己竞争。
如今这个国家处在招商引资的阶段,同样是华国发展的黄金时段,但没有实力的国家只会被人歧视,完全没有公平可言。
只有足够震慑那些人,那些商人才会按照华国的规则来。
同理,现在其他国家已经明白了华国的崛起,可是华国周边同样危机四伏。
既然之前的原弹已经引起了西方的侧目。
那晏殊想在两年之内完成这个项目。
有了足够的实力,才有更加稳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