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和韩时安一路风尘仆仆,在距离两月之期还差五天的时候到了京城。
韩时安一到京城,皇帝马上收到了消息。
他没有第一时间召见韩时安,今年边境不太平,不止是外邦如此,大齐东西两边也都有不同情况的水灾旱灾。
皇帝也不知道韩时安什么时候回来,自然没有准备出见他的时间。
等他找到合适的时间见韩时安一面,已经是三天之后。
韩时安还是站在上次站的地方,还是穿着和上次差不多的衣服,还是与上次相类似的神态。
只是因为赶路,人晒黑了一点,书生气淡了不少,倒是江湖气多了些许。
“你想好了?”
皇帝说不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到底是期待韩时安改变主意,还是期待韩时安一如既往的坚持。
韩时安垂手而立。
“学生之心,从未更改!”
皇帝点了点头,面不改色,没有半分吃惊。
韩时安说出那些话之前,皇帝从未想过自己下一步对于大齐的格局做出多少改变。
他想要收拢权利,可是他手里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不过,韩时安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前进的节奏,倒像是冥冥之中有什么推了他一把。
韩时安不在的这段日子,皇帝也将自己的想法重新梳理了一遍。
如果韩时安按照皇帝的心意选择,对皇帝而言是一种助力。
如果韩时安依旧想要去啸洲郡,那对皇帝而言,又是另一种可能。
“决定了便没有了后悔的可能,朕是不会给你太多助力的!”
啸洲郡有皇帝的人,但在韩时安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前,皇帝不可能把这些人给他。
就算是韩时安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甚至啸洲郡已经尽归皇帝掌控,他也不会把人全都给韩时安的。
韩时安重新跪下,语气笃定非常。
“学生谢圣上成全!”
今上看着他,眼神之中流露出些许复杂的神色。
“韩时安,你是朕寄予厚望的人,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韩时安重重的叩首。
“学生谨记。”
今上给身边的公公使了个眼色,那人当即过去扶起韩时安,把人带走。
御书房之中又重新安静了下来。
皇帝翻开奏折,登基这么多年,他第一次坐在那里有些失神。
等到大太监回来,皇帝已经起身,他连忙跟上去伺候。
“圣上……”
皇帝想了想。
“去后宫。”
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去什么地方,左右就是先走走看看,很快轿辇准备好,皇帝坐上去,看着周围的风景。
夜里皇宫之中也是灯火通明。
皇帝的轿辇一路过穿层层门廊,朝着后宫的方向去。
不过,才过去,就看见两道身影正要从后宫之中出来,这两个人都不像是成年人的身高,看样子似乎是两个半大孩子。
“什么人?”
那两道小小的身影听见动静都有些慌张,但其中一人还是硬着头皮回答。
“愚今日面见母妃,出宫晚了些许。”
他不知道来人是谁,往前走了两步,这才看清楚是皇帝的轿辇,当即膝盖一软跪了下来。
“父皇!儿臣见过父皇!”
跟在他身边的小太监也赶忙跟着跪下请安。
皇帝皱了皱眉,看着面前的孩子。
“朕若是没有记错,今日不是你进宫请安的日子吧!”
皇子到了六岁就要住到皇子所,不能轻易到后宫来,只有初一十五请安的时候才能过来,也是要先去见皇后,得了皇后的允许,才能去见亲娘。
当然如果封王就不一样了,可以递帖子进宫,皇后或是太后准许的话,可以去在别的日子过来。
皇帝的几个儿子都没有封王,不过,如今都已经成婚,一般都在宫外开府令居。
皇帝并不算是热衷于享乐的皇帝了,他的儿女大多是登基之前的,登基之后只有两三个。
这孩子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他的亲娘位份不高,只是个美人,也是皇帝刚登基选秀的时候,选进宫的,生了这个孩子以后身体一直不好,这孩子搬出去以后,他的亲娘还病了一场,竟然有些不大好了的样子。
九皇子头压得很低,但答话的声音之中还带着恭谨。
“回禀父皇,是祖母给的恩典,让儿臣今日可以入宫一趟,见见美人。”
听说是太后的意思,皇帝也就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
“起来吧!也不用动不动就跪的。”
“夜深了,你们两个孩子在外面走容易惊到,往后身边多带两个人!”
九皇子听了这话站起身,悄悄的抬头去偷看皇帝的脸色,他这小眼神被皇帝抓了个正着。
他赶紧又低下头答应。
“儿臣谨记。”
皇帝和这个儿子并不熟悉,甚至和这个儿子的娘都不怎么熟。
没说两句话,皇帝的轿辇便往继续往前。
九皇子一直等到皇帝的轿辇消失在视线之中,才带着小太监回去。
那边走远以后,皇帝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问一边的公公。
“这些事情都是皇后管的,太后平日里并不插手,怎得如今竟然给了九皇子一个恩典?”
皇帝习惯探究一切,觉得不对就要问问。
公公当即躬身上前,小声的解释。
“这件事说来也巧,九皇子听说自己亲娘今日病重,去皇后娘娘那求情想要见一见,皇后娘娘便使人去问了太医,太医的意思是慧美人身子骨虽然弱,但还不至于重病不起,皇后娘娘便没有同意他去见美人。”
“九皇子年纪小,担忧美人,听说皇后娘娘不同意,便去后宫门口跪着。”
“正好……与入宫的颜姑娘遇上了!”
皇帝听到这里,自然明白了缘由。
颜若凌幼年失怙,看见九皇子难免心软,依照太后的性子,放在平常或许不会帮忙。
只是近日来随着永安侯和二皇子接连失势,太子势大,皇后行事越发张扬,太后大约也是借着九皇子的事情警告皇后。
皇帝不觉得颜若凌在这件事中做的出格,不得不说,颜若凌的傻气在皇帝和太后心中根深蒂固。
他只是眯了眯眼。
“今日便去慧美人那里吧!”
公公听了这话,马上答应下来。
轿辇转了个方向,直接去了慧美人那边。
第二天一早,皇帝下旨,慧美人长了位份,直接封了个慧修容。
太后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颜若凌正在她不远处的书桌上抄经,面容沉静,仪态端庄,抄经的手稳稳的,心境仿佛没有半点波动。
太后听了以后,轻哼了一声。
“下去吧!”
传消息的人离开,太后转头去看颜若凌,只见颜若凌还是那恬静的模样,她的心情更加舒畅了。
随着慧美人位份提升,九皇子的待遇也好过了许多。
这让他对颜若凌的感激更多了许多。
以前,他想要从后宫之中得到他母亲的消息,只能等他母亲的人出来告诉他才成。
只是因为这次事情的关系,他和颜若凌一下亲近了起来。
宫中惯是捧高踩低的人,九皇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已经认清了这样的现实。
只是,他心中清楚,颜若凌和那些人是不一样。
颜若凌因着和李如意一起管理鸿鹄草堂,偶尔也会过去看看情况,不知不觉间对于小孩子也多了不少耐心。
更何况,九皇子虽然也是个孩子,可他因为在皇宫之中生活艰难,一直都恪守理智,倒是有些小大人的样子,乖巧的很,颜若凌对他也多了两分真心的怜惜。
又在宫中住了两日,颜若凌把这次太后要用的经书抄完,这才离宫回家。
离开的时候,她带着慧修容给的东西出门,看见等在宫外面的九皇子,便直接给了他。
九皇子真心和颜若凌道谢,颜若凌似乎也并未将二人的身份放在心上,和他说起话来,更像是个姐姐,让他好好读书,不要惦记太多,九皇子都记着,也很感激。
颜若凌从皇宫之中一离开,就听到了外面的消息。
今科状元封了官,啸洲通判,正六品,三月内到任,十五日内出发。
大齐的进士一般都是从七品官做起,状元最高只能封到六品。
当然如果外放可能会有例外。
但很明显,韩时安不在这例外之中。
并不是皇帝不想给他封更大的官,实在是能够掌控啸洲郡的官职并不多,只有通判一职权柄够用。
大齐的通判与郡守同领郡中大小事务,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各郡公文,郡守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可见通判权柄之大,仅次于当地主官。
只是,皇帝给了韩时安这么大的权利,能不能守住,还是另外一码事。
啸洲郡中宗族势力错综复杂,一个不小心,就是要逼着皇帝亲手了解韩时安,这其中危险,难以与外人言。
韩时安自然清楚。
不过,他也有他自己的优势。
他虽然是状元,可在世人眼中,韩时安从来都没有当过官,这如何当官,门道太多,更何况是处在如此尴尬的位置。
颜若凌听见这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找了李如意。
李如意这会儿虽然忙,但看见颜若凌也还是很高兴的样子。
“如意,若是你们得罪了谁,就和我说,我想办法帮你!”
颜若凌进门第一句话就已经讲明来意。
这段时间她在太后身边,可以看所有送到太后那里的邸报,颜若凌对于那上面的消息很感兴趣,偶尔也会听太后说起各个地方的局势。
啸洲通判,听起来厉害的很,可实际上危机重重。
李如意笑着摇了摇头。
“不必如此,这件事已经定了,韩时安也愿意过去。”
颜若凌敏锐的觉察到了异常。
“为什么?”
李如意没有办法回答她。
“那里情况复杂,正好可以历练一番。”
颜若凌不信李如意说的这话,她只是打量着李如意的表情,想要看看对方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却不愿意跟她开口。
见此,李如意笑了。
“不必多想,这是我们求来的。”
这话倒是真心实意,颜若凌方才放心不少。
“既然这样,我便也不说什么了,想必你们自有考量,不过若是你遇到了难处,一定要和我说。”
李如意立马点头。
“那是自然!你我关系亲厚,若真有用的上你的事情,我可不会有半分客气。”
颜若凌这才放下心来跟着笑了,转而说起她最近的事情。
两人没有说多久的话,李如意就被人叫走了,她也便重新回去。
颜若凌走后,李如意又忙碌了许久。
韩时安的任命文书已经下来,十五日内就要启程,眼见着贺少冲和韩时雨兰叶生到了就得走,李如意得把他用得上的东西都张罗出来。
而这时候的韩时安也不清闲,要去吏部,还要去见一下各级官员。
等到这些事情忙完,又要去见一见之前考试的主考官和同年们。
有些人已经走马上任,大多都留在了京城之中。
听说韩时安得了啸洲通判,不少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韩时安拒绝了宴请,还要一次一次频繁相邀。
逼的李如意亲自上门,这些人才老实下来。
韩惧内的名声一时间又压倒了状元郎的名气。
李廿一行人,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到了京城。
贺少冲明显瘦了一大圈,显然这一路没少折腾,不过,他在京城最多还能停留三日就得随着韩时安走马上任了!
这三天,他除了第一日兴冲冲的逛了逛京城之外,剩下的两天都睡的天昏地暗。
韩时安离京的那天,不少人过来送他。
宋铭禄都难得起了个大早,打着哈欠过来。
韩时安嫌人有些多,最后的时间都不能让他和李如意多说几句话。
他们这次分别,想要再见就很难了!
或许,他一次不小心,这辈子和李如意都再难相见。
韩时安身边除了韩时雨兰叶生和贺少冲之外,还有李如意给他的六个护卫,外加上皇帝悄悄塞给他的两个人。
一行十二人,这排场虽然比不上什么大家公子,也不容小觑了。
十二个人都骑着马,背着包袱,带着箱笼。
韩时安握着李如意的手不愿意放开,这时候也没人笑话他了。
“我就不陪你了!”
李如意仰头看着他,也有些不舍。
“好!”
看着韩时安,李如意的手指缓缓收紧。
“你给我五年时间,五年之内,我一定打通一条从京城到啸洲郡的商路!”
韩时安眼眶都微微泛红。
“好!我等你!”
眼见着时辰就要到了,李如意挣脱开自己的手推了韩时安一把。
“走吧!”
韩时安不舍的看她,叹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方才又抬起头,看向身后过来送他的人。
“诸位,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