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左长瑜作为快活商会的执事,在收到墨闲的申请后,第一时间通知了在内城闭关的熊猫儿。
在墨闲刚到快活城的时候,熊猫儿并不觉得墨闲有什么特别。
若不是山左长瑜极力推荐,熊猫儿觉得自己极有可能会错过这位好友。
墨闲不论丹符器阵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斗战之能也在熊猫儿之上。
多年的相处下来,熊猫儿早已把墨闲当做与沈浪那般的至交好友。
如今墨闲回归快活城,定然是突破二阶筑基境无疑。
熊猫儿见到墨闲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熊抱:“好好好!墨兄你能突破成功,实在是可喜可贺!”
“咱们定然要喝他个三天三夜,不醉不归!”
宴席之上,墨闲与熊猫儿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酒过三巡,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传入了众人耳中:“我道是谁劳得咱们熊少城主亲自宴请,原来是欠债不还的长春堂前东家!”
墨闲没有理会,熊猫儿却是恶狠狠的瞪着来人:“方心骑!我可不记得我有邀请你!”
方心骑耸耸肩:“这里毕竟是快活城,熊猫少城主的一举一动可都有人看着!”
熊猫儿冷笑道:“怎么?你方心骑看不过去,打算去找义父告我一状吗?”
方心骑依旧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对着熊猫儿道:“快活城是大家的快活城,熊猫少爷最好收敛一下,免的日后落人口舌!”
说罢,也不再理会熊猫儿,从始至终他都没看墨闲一眼,似乎在他方心骑眼中,墨闲只是一个小人物,不值得他这位快活城的年轻俊杰浪费时间。
熊猫儿啐了一口:“呸!真不知道他方心骑哪来这么多事,不论我做什么,总是要来恶心我一下!”
墨闲见状若有所思,他似无意的开口道:“这位难道就是外界盛传的快活城年轻一代最强者,方心骑吗?”
熊猫儿有些恼怒的看着墨闲:“墨兄,你此言岂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熊猫儿也比他不差什么。”
“只是他方心骑负责执法队,经常外出执行任务,杀出的威名比较盛罢了。”
“若是真刀真枪的做过一场,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墨闲摇摇头:“有些事还是要看的深远一些,酒色财气四戒长老主内,岁寒三友长老主外,这样的分工天然将快活城的权力机构分为两派。”
“想来岁寒三友极为看好方心骑,否则他也不会闯下偌大名头。”
熊猫儿当然不是傻子,听到墨闲这么说,他哪里还不清楚,自己这位好友是在委婉的提醒自己。
“哎!其实我对这城主之位并不感兴趣,可方心骑却是心心念念。”
“外界有传言,义父为了突破更高境界,已经打算离开快活城。”
“也不知是谁传出的如此谣言,如今的快活城,虽然看起来依旧繁华富庶,但这份繁华下,早已暗流涌动。”
墨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我回去后,会询问朱家兄妹的意思,若是他们有意支持你,沈浪兄弟那边说不定也会是一份不小的助力。”
“有了这些人给你站台,至少在明面上不会比那方心骑差多少。”
熊猫儿也一口饮尽杯中酒:“不论如何,你们都是我熊猫儿最好的朋友!”
回到长春堂后,墨闲并没有第一时间与朱七七还有朱小八商议此事。
如今的楚国年轻一代,隐隐分作两派。
一派以沈浪、熊猫儿为首,而另一派自然是以王怜花、源博雅为首。
金鳞源氏不论实力还是声望,都不该有如此地位。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以墨闲的个性,他绝不会让云古道宗觉得金鳞源氏会成为那个搅弄楚国修真界的出头鸟。
当年的白家若非在乐游山遗迹有了不得了的收获,又怎么会落得个千年基业,一息尽毁的下场。
好在源氏也有自己的底线,老一辈绝不出面与其余势力争锋,比起其余势力反而略显低调。
源博雅的“四公子”之名,也仅限于年轻一代。
沈浪身为云古道宗的少宗主,自然不能明着支持熊猫儿,但是两人亲近,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朱七七的背后虽然是大明商家,但她毕竟属于外来者。
若熊猫儿真的拉拢了朱七七以及她背后的朱家,有心人如果利用这一点,势必会引起整个楚国修真界与朱家的矛盾。
到时候快活城就会成为矛盾的中心。
城中也会自然而然的分为楚国修真界与非楚国修真界两大阵营。
快活王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但引起这些的熊猫儿,无疑会落得个识人不明,难辨是非,不善掌控大局的评断。
原本在酒桌上,墨闲倒也并未想通这些,只是静下心来,才想通其中关窍。
“若是方心骑故意在酒桌上给熊猫施压,迫使熊猫想要在短时内增强自身名望与势力,那岂不是说……”
想到方心骑在宴会上的古怪,墨闲也猜到了一些对方的心思与为人。
“还真是精于算计,若不是他自己的算计,那他背后之人,未免有些居心不良。”
摇摇头,墨闲将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抛掷脑外。
不论快活城这些掌权者如何搅弄风云,只要快活王还在城中一日,城中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一座没有危险,且灵气浓郁之地,岂非是最适合闭关修炼?
接下来的数月,墨闲潜心修炼,时不时还会制作一些灵符挂在外间出售。
似乎那日在酒桌上对熊猫儿的承诺,全都忘在了脑后。
熊猫儿也好像不认识墨闲这个人一样,他不但一次也没找过墨闲,甚至一次乙字街也不曾来过。
不仅是熊猫儿,原本负责乙字街的山左长瑜似乎同样人间蒸发,不见踪影。
墨闲也落得清净,既然当事人都不急,他又何必担心什么。
每日里,除了必须的四个时辰修炼外,其余时间都用来钻研道藏与丹符器阵修仙四技。
有着朱七七背后的商会支持,墨闲买到了不少大明皇朝的三教典籍。
其中的《三宝九华经》更是让他获益匪浅。
逝者如斯,在追寻长生的路上,时间往往最不值钱,却也最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