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看着妍清眼神揶揄,你是嘴上没直说,但心里那点子小想法,全都写在脸上,不用多猜都能明白。
妍清像是看清四爷眼神中的未尽之意,不服气的直起身,看着四爷的表情。
“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爷难道能控制住,从来不会羡慕或者嫉妒别人吗?”
当然……不能,四爷愣了一瞬,“这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我喜欢的人,若是对别人比对我好,就算我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是要不高兴的。还有,看到比我漂亮,或者衣服首饰比我好看的姑娘,我也会羡慕,这不都是正常的吗?
佛法都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我又不是庙里的菩萨,哪里能做到无欲无求无所忧惧。”
妍清拿小事举例子,其实她说的也没错,羡慕和嫉妒都是很正常的心理。嫉妒不代表人品有问题,只要不被嫉妒冲昏头脑,就做出坏事就好。
她没敢问如果自己喜欢别人男人,四爷会不会嫉妒。听到这种问题,四爷大概不会换位思考,只会提刀将人宰了,以防自己被戴绿帽子。
“你呀!”
四爷心中无奈,觉得妍清小孩心性,不过是诸如衣服、首饰一类的小事就不高兴。
但转念一想,她说的也没错,妍清身为后宅女子,不需要养家或办公,在意的可不就是这些事情。
他自己也因为额娘,他羡慕过胤祚和胤祯。因为皇阿玛,他羡慕过太子和大哥。
皇阿玛指婚和他给皇阿玛献菜,三哥嫉妒自己的话没少说。
“那别人说你善妒不贤惠,你不生气?”
“说就说嘛,只要爷对我好,我才不在乎。爷不会嫌弃我吧?我只是心里想想,不会和别人说的。”
妍清露出讨好的笑容,眼巴巴的看着四爷,让四爷说不出否定的话,只能无奈的应了一声。
“我就知道爷疼我。”妍清伸手搂住四爷的腰,笑容甜蜜偎在他怀里。
“高兴了?”真是好哄。
如此喜欢拈酸,将爷看的比名声都重要,可见是真心喜欢爷的。
“高兴。”妍清笑着回答。
四爷没生气还愿意哄她,果然是喜欢小作精。
真是一个美好的误会!
常青带着小太监,抬进来四个箱子,头两个箱子都是布料,苏州产的上等花软缎、织锦缎,还有花罗、宋锦、锦绮等料子花样也都十分难得。
另外两个箱子,一个是香囊、绢花、绣品,一个箱子是各种团扇,扇柄有梅烙、湘妃、棕竹,也有木质、象牙做的,形状也各不相同。
这些东西虽然不是真金白银,但也都是好东西,布料中还有两匹宫中都难得一见的料子,因为织造难度大,产量小没有被呈到宫中。
绣品也比妍清在街上买的更加精美,不是有银子就能买到的东西,四爷大手一挥都给妍清,妍清高兴的笑纳。
这些绣品比妍清买的更加精美,妍清买来送四爷那些有点拿不出手,她想让浅夏收起来,四爷却不嫌弃,直接让苏培盛收走。
“爷将这些东西收下没问题吗?人被送回去,会不会将人给得罪了?”妍清不放心的问了一句,她和四爷吃醋撒娇是情趣,但不想因此给四爷带来麻烦。
“现在想起来问这些?没事,放心吧。”
李煦就算再得皇阿玛信任,也不过是内务府出身的包衣奴才而已,难道还敢因为一件小事记恨主子?至于这些东西,恐怕都是用内务府拨下的银子,采买来孝敬献媚,没什么不能收的。
次日,圣驾原定三月十六日启程,可一大早苏州府的官兵、士民齐集行宫跪留圣驾。
臣民如此诚心的再三恳请,皇上下旨多留三天,十九日再启程。
三月十八日是万寿节,也要在苏州府过,城里到处张灯结彩,城中也都是欢欣喜悦样子。
四爷一早就带着礼物去御前,给皇阿玛祝寿,皇上虽然下令停止万寿节的庆贺筵宴,但大方的赏赐了扈从的皇子、官员、侍卫和护军。
四天后,江宁织造曹寅亲自奉圣驾驻跸杭州府,有苏州府的例子在前,杭州府的恭迎圣驾的场景,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福建浙江总督、浙江巡抚等,浙江满汉文武大小官员再三跪留圣驾,他们在杭州府停留了七天时间。
巡视东南,行至浙江省,皇上感念官吏军民的依恋诚恳,这才特留跸数日,以慰臣民的喁喁奏请之情。
臣民忠君恳切,皇上广施仁善。近三年上奏拖欠的地丁钱粮,米豆麦杂税一概免征。
圣旨下达之日,该省各属地方,被监禁的罪犯,除十恶死罪及诏款不赦等罪,与官吏犯赃不赦,其余死罪以下,已结未结的案件都酌情轻判。
四爷带着妍清出门逛街时,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四爷做为皇子,看到这番臣民爱戴的景象,也不免心生触动。
“苏杭不是富庶之地吗?也会拖欠税款吗?”
减赋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但妍清想到电视剧中看过的那些贪官污吏,忍不住脑洞大开的阴谋论。
说不定有贪官欺上瞒下,上报朝廷拖延的税银,其实早就从老百姓手中收走,减税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压根得不到什么好处……
“江浙地区虽然富庶也有天灾发生,只是赋税减免,不需要国库出钱粮赈灾就已经很好了。”
行叭!妍清本来也只是随便问问,听四爷这样说就不再关心,就算有贪官,也不是她一个女人能管的。
三月二十九日,浙江满汉文武大小官员、绅衿兵民齐集行宫跪留圣驾,皇上不允,奉皇太后自杭州府回銮,经苏州府、泊望亭、丹阳县等地驻跸江宁,御驾住在曹寅准备的江宁织造署行宫。
曹寅的父亲曹玺“积劳成疾”,死在任上,皇上驻跸在织造署,曹寅特意奉其母孙氏朝谒,会庭中萱花开,皇上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