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县衙内。
张县令听到下属传来的军报,急得团团转。
秋收时,西平县因为有暗渠的水灌溉农田,虽然粮食欠收了些,但老百姓们交完税家中尚有存粮。
这在北地,可是独一份的。
张锦年乐得嘴巴天天翘上天。
本以为凭借这个政绩,再加上上报的“暗渠”,不说自己能升官,至少也能得到朝廷的嘉奖。
可是北戎人竟然没有到冬日就打来了。
明明三年前老沈大人和北戎的和谈里提及,两国边境至少有五年安宁的日子。
这几年,每到冬日,北戎也会有小股骑兵在边境小城内抢夺粮食和生活物资。
但至少,他们还有所顾忌。
而现在,北戎竟然公然率领骑兵南下。
二王子渣渣和所率领的大军已经攻占了西北二关,呈兵金城外。
只要金城破,北戎的骑兵如入无人之境般长驱直入大离国腹地。
西平县,虽只是金城内小小的一个县衙,但却是最靠近金城的县衙。
因此,从得知是北戎入侵时,张锦年就第一时间给朝廷递了军报。
可是,一个多月来,哪怕他日日盼着,急得双目赤红,起了满嘴的火泡。
朝廷的消息愣是半点也没有传过来。
更要命的是,西北的驻军之前本就是瑞王所属。
瑞王要辅佐前任小皇帝时,带走了大半的西北驻军。
这些年,因为与北戎的和谈尚有时间在。
瑞王认为,应当先集中精力先收拾南边。
毕竟北地的不毛之地为他产生不了任何税收,还得靠朝廷接济。
怎么算,让西北军再守在西北吃沙子都不划算。
是以,西北驻军又被抽走了大半,去清理南方的海寇和南疆的叛乱。
去年,南疆那边出了个银矿。
瑞王本打算继续抽人,在小皇帝的劝说下,才放弃这个决定。
如今,金城守城军,老弱病残加起来,不足两万人。
就算就地征兵,怎么也敌不过弓马娴熟的北戎人。
张锦年看着自己治下好不容易好起来的西平县,做出了一个无悔的决定。
他让老百姓们能逃的,尽快南下。
而他自己,则要去金城,誓与北地共存亡。
虽然,他还对朝廷抱有最后一丝希望。
可希望终究是渺茫的。
瑞王登基为宣懿帝,南疆的银矿也收入囊中,朝堂上下,对于北地的战事都不置可否。
毕竟,那白花花的银银两还没入库,难道就要入了西北的无底洞吗?
宣懿帝自己很清楚西北的贫瘠。
北地的战事他本就没有心上,丢了就丢了,只要他们守住河西走廊一片,北戎人是打不过来的。
再大的地盘,北戎人也吃不下。
因此,刚上位的宣懿帝只姗姗来迟地派人发来就地征兵的消息,如何抵挡得住来势汹汹的北戎大军。
十月底,金城破。
刚在西平县有了一点点政绩的张锦年也死在了戎人的弯刀下。
而后,渣渣和开始征集大量民夫建设北戎的第二都城。
附近郡县的留守百姓,无论男女,都被征调过来修城墙。
在草原上上待了一辈子的北戎人,再也不想过着天天喝西北风的日子了。
这两年天气反常,持续干旱,牛羊热死无数,天气炎热,导致大片草场蜕化,本就不多的牛羊又死了一大批。
草原人民不事生产,能依赖的物资,只有牛羊。
这还没到冬天,连牛羊都没有了,老百姓们还怎么活。
因此,王庭内,北戎王在二王子渣渣和的强烈建议下,决定南迁。
毕竟,大离国有山有水有田地。
他们不会种地,可以让大离国的老百姓种。
他们的牛羊,也可以在大离国放。
他们没有房屋,可以直接住大离百姓的。
他们还能泡个澡后,躺在大离国的美女怀抱里喝上点小酒,看看歌舞,吃上点热乎的新鲜蔬菜。
一想到这样的好日子。
北戎的官员们纷纷坐不住了。
立刻附议二王子的提议。
是以,北戎才得以集合了十万的精锐骑兵南下,而没有驻兵的西北,直接成了北戎人口里的香饽饽。
……
往南土路上的一块塬面上。
赵里正带着千牛村的村民,和四水村,以及隔壁伍羊村的村民汇聚在一起。
一路上,听到戎人南下,已经攻占了金城,还开始圈禁人口,玩弄妇女,人人吓得面如土色。
每日只歇息两三个时辰,一直都在赶路。
走了五六日的他们,生怕戎人的铁骑赶上他们。
总算走出了铁骑的骑行圈。
可一路上,因为不断有百姓的汇入,鱼龙混杂,一些土匪、小偷趁机搞起了小事业。
毕竟,北地的干旱让百姓们颗粒无收虽不至于,但也差不多了。
是以,走了没多久的百姓们已经开始有什么吃什么。
当生存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道德和良心已经不是人们最在意的事情了。
路上,时不时有妇人哭泣自己丢了孩子,
也有农人追着跑得很快的马车,声称自己家的两百个大钱全部被车上的人偷走了,
还有的老汉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孙子饿死了……
还有的普通老百姓,就像饿狼般,死死盯着其他队伍里落单的人家,有直接抢的,也有连锅端了跑的。
各种状况层出不穷。
千牛村、四水村和伍羊村内,都有村民被抢走粮食。
走到现在,他们这个队伍算是为数不多的,还有存粮的队伍。
这一切都得益于沈心梨当初贡献的暗渠。
可是,如今有粮食也成了罪过。
虽然,赵里正和另外两个村的里正组织让青壮年在队伍里负责看守粮食。
可队伍太大,目标太明显。
这两日来,他们已经打退了三波人的抢劫了。
还有个匪患的脑袋直接被赵里正的三个儿子,赵大山、赵大海、赵大江,以及张芳菊的娘家张家大弟给开了瓢。
绝对的武力让一些搞小动作的百姓止步,让匪患们如鲠在喉。
队伍的粮食暂时得以保存。
如此这般,队伍继续向前行进,就快要到了分叉路口,赵里正才算稍微放下心来。
往南下,就是越岭山脉,
和北边的荒山不一样,越岭山脉里土壤植被丰茂,只要是脑子灵活点、胆子大些。
不管是暂时躲避在其中,还是在边缘地带捞到一些吃食,都是极其有指望的。
而除此之外,往东翻越山脉后,就能进入中原腹地,中原往北,可去往京城,往东南,可以去到江南富庶之地。
这些地方,人丁税虽然重,朝廷都有接收人口的。
赵里正是想往南下的,东边也不熟悉。
可王里正和吴里正都想往东去。
听说江南那地方雨水充足的很。
在北地被干旱折磨了半辈子的人,对南方有着天然的向往。
赵里正内心犹豫,晚上和几个儿子商议了半宿。
最终,全家一致决定南下。
赵里正心中牵挂着沈家那两小子到了蜀地没,到时候能不能一起再做个邻居。
于是,千牛村内愿意南下的跟着赵里正走了,愿意东去的,跟着吴里正和往里走走了。
继续开始了自己的跋涉之路。
因为北戎开始圈禁百姓,新上任的宣懿帝终于咂摸出了味道,开始干了件人事。
所有逃亡的百姓,官府不得阻拦,只要不扰当地百姓生计,南下的百姓,全部往益州凉水州方向落户,东去的百姓往岭南道落户。
是以,大离国的版图上,有两股庞大的队伍一直在行进着。
而这,沈家人还不知道。
狗熊村的沈家众人,在次日起床后,就遭遇了全村人的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