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你们用的手弩,是军师造出来的?”
换做外人,哪怕严刑逼供,胡贵也不会说出造弩之人。
这亦是大哥和军师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的事。
——拦截车队时若不敌,又跑不过那些世家的健仆,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砸了手弩,不可让其落到世家的手里。
大邺已有床弩,通常用于攻城与守城之战。
当日秦胡与青州军会战赤霞关,胡贵就见过射程达四百步的大黄弩,那一支支粗壮的长箭矢射来,径直将躲闪不及的骑兵连人带马钉死在地上。
然而,无需多人绞轴、又有较大威力的手弩,尚未正式面世。
更别说可连发七箭的手弩。
这种手弩是他们克敌的武器,亦是他们的秘密。
可谢大郎是谁?
是他胡贵一手挖掘过来的新小弟!
也是他们未来的神射手。
为让谢大郎更好地融入大家,胡贵自是有问必答,顺便告诉谢大郎,平日里,那十把手弩都是大哥负责收着。
谢蕴听完,冲着胡贵弯眸一笑。
胡贵瞧着少年讨喜的眉眼,也咧了咧嘴。
茅草屋前,谢蕴接过胡贵递来的缰绳,又开口:“北海郡的新太守正在平昌县兴建寺庙,运了许多粮到南城外的庄子上,我听说,里面还有一尊由千金浇灌而成的佛像,又有一株珊瑚树,皆为镇寺之宝。”
那双眸子望向胡贵,于月霜下亮如星辰,“我知道那庄子在何处,大哥们若想取珊瑚树一观,小弟可代为引路。”
“可我听说,北海郡的新太守待平昌百姓颇为宽厚。”
少年口中的稀世珍宝,未令胡贵心生妄念。
先不提他们是不是人家郡守的对手,进城打探消息的兄弟可是说过,北海郡的新使君,是愿意给普通黔首一条活路的——他不仅抑制平昌县的粮价,还收留了不少流民,虽然也叫大家干活,却肯给大家发粮发工钱。
平昌城外,没再出现冻死骨,就是不争的事实。
胡贵拢着双手,意识到谢大郎好像长歪了:“大郎,可是因为他们未收下你做工,你心生了怨恨,才想如此坑害那位新使君?”
谢蕴:( ̄(●●) ̄)
“大郎啊,咱们也不能见着什么都去抢。”
胡贵劝得可谓语重心长。
军师与大哥都说了,他们干这一行,并不是为做大做强。
眼下抢一抢路上往来的车队,只是为了不被饿死。
“等房屋都盖好,咱们就会在山里开垦田地。”
要问他们这些关陇汉子最擅长什么,不就是放牧与种地。
他们深居山林,开荒开出来的田地不用缴税,来年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哪怕产出不多,至少每一粒都属于他们自己。
而且,不去抢北海郡太守的家当,亦是为他们给自己留的一条退路。
“军师说,咱们现在讲话关陇口音还太重,回头多练练,不那么容易被人听出咱们是凉州那边来的以后,农闲时可以去平昌城里做活。”
“据说那位使君给大家开的工钱很良心。”
面对胡贵这样的逃税分子,谢蕴除了微笑也只能微笑。
趁着自己没心梗,谢蕴拽着摩托与胡贵一别两宽。
她先前没向红玉打探弩匠之事,是怕‘惊’了红玉后出现意外,没想到,那个弩匠竟就是红玉本人。
迎着那轮如烧饼高挂于群山之上的皎月,谢蕴再一次刷新了对多边形战士·红玉的认知——优秀成这样,搁在现代,学期末,不得给他开一场个人表彰大会。
正欲前往红玉的院子,却注意到一道趔趄身影。
那是个目不视物、拄着拐杖的老妇人。
在老妇人一脚踩进水沟前,谢蕴伸手扶住了对方。
“是阿寿回来了?”老妇人握着她的手,那双灰色浑浊的眼也看过来。
谢蕴道:“我是新来的,叫阿蕴。”
老妇人嘴里念了两遍阿蕴,露出慈祥的笑容:“我孙子阿寿,跟你差不多大,昨日随村里其他男丁出山寻盖屋的茅草与砖头去了。”
“那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明日就能归来。”
谢蕴说完,也察觉到老妇人眉间隐隐的担忧。
不等她问老妇人可是家中有事,后者就又开口:“晌午家里发了粮,足足两斗菽豆,说是里正带人购回来的,每家每户都有,可我总觉得这事不太对。”
老妇人活到土埋脖子的岁数,却是第一次遇着这样的好事。
这天上,是不会平白无故撒下粮食来的。
除非——
因为猜到粮食从何而来,她心中才会惴惴不安。
这个小孙子,是她一手抚养长大的。
也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他们抢别人的粮,别人若报到县衙,派兵来抓他们——”
“不会的。”谢蕴截住老妇人的话:“您就放心,明天他们一定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