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三教同原录 > 第120章 十试不折鹤岭游 四韵俱成马当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十试不折鹤岭游 四韵俱成马当助

吕生感悟,拜曰:“先生非凡人,愿求度世术。”云房诡曰:“子骨节未完,志行未定,须更数世可也。”翩然别去。吕不复赴试,与僮东归。至家,父母妻努皆病殁,停棺在室。吕心虽悼恒,喜无挂牵,但备葬具而已。将货物鬻于市,议定其值,市者翻然,半酬其值,亦无所争,委货而归。

中元日,有丐者倚门求施,即与钱物,复索而谩骂,抽刃相向,吕礼谢,披襟受刃,丐笑而去。吕偶牧羊山中,遇一虎逐逼,乃推羊下峻陂,独以身当之,虎释去,遂居山中草舍。见一女,年可十七八,光艳照人,妆饰靓丽,自言归宁迷路,借此少憩。夜逼同寝,吕竟不为动,三日始辞去。

一日出郊暨归,舍中所有,席卷殆尽,并无愠色。无以供朝夕,乃采药自给,忽于锄下见金数十饼,速掩之不取。有风狂道士在坊陌市药,自言服者立死,旬日不售,吕乞药归,服之无恙。既棹小舟至中流,风涛掀舞,端坐不恐,归而独居室中,见怪状鬼神无数,有见系者,有欲杀者,复有夜叉数十,械一囚,血肉淋沥,哭曰:“汝宿世杀我,急偿我命。”吕曰:“杀人偿命,其又奚辞。”遽索刀绳欲自尽,忽闻空中叱声,鬼神皆不见。

云房抚掌而下曰:“尘心难灭,仙才难值,吾之求人,甚于人之求吾也。吾十度试子,皆不能折,得道必矣。但功行未完,授子黄白秘方,可以济世利物,使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来度子。”

吕曰:“所作庚辛,有变异乎?”曰:“三千年后,还本质耳。”吕怅然曰:“误三千年后人,不愿为也。”

云房笑曰:“子推心于此,三千八百,悉在是矣。”因与之叙弃世得道来历,且言受苦竹真君记曰:“此后遇有两口者,即汝弟子。今详君姓实符苦竹之记矣。予居终南鹤岭,能从游乎?”

吕即随往,星月交辉,四顾寂寥。云房执手偕行数步,恍如骑马,历山川,至洞南门下钥矣。以碧绦系吕生带,俱从门隙中入,豁然明朗。登一高峰,至一大洞门,额曰“正阳”,有二虎踞守,云房叱之,虎伏不动,引入金楼玉台,珍禽琪树,气候如春,相与坐盘陀石,饮元和酒三杯。云房曰:“君真余山中友也。”为改名曰岩,字洞宾。

俄有一青衣,双髻金铃,朱裳翠袖,持玺纸金书,曰:“群仙已集蓬莱上宫,邀先生赴天池会,论五元真君神游记事。”

云房将去,洞宾虑不复返,赋诗送曰:

道德崇高相见难,又闻东去幸仙坛。

杖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攒五岳冠。

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俱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云房曰:“汝但驻此,不久遂还。”乘紫云冉冉而逝。

洞宾将所付素书数卷,披阅诵玩,独处洞中。旬日,云房还曰:“子在是岑寂,得无忆归否?”洞宾曰:“俗骨已离,敢动家山思乎?”云房曰:“善哉。”始授延年之术。“未得金液还丹,今以传子。夫道有分合阴阳之妙,守阴则只是魄,存阳则只是魂,若能聚魂合魄,使阴阳相会,是谓真人。”

洞宾更问何以全形,云房曰:“慧发冥冥,泰定神灵,神既混合,岂不契真。金形玉质,本出精诚,人丹既成,身乃飞轻。”

洞宾问天地日月、四时五行、龙虎铅汞、抽添河车等事,云房悉传以上真玄诀。通会阴阳、制炼形神入妙之道,洞宾未达奥旨,云房又授以《入药镜》一集,曰:“得此,采取火候皆明矣。”

洞宾问何上真所作,云房曰:“崔汪手着,仙秩已高,为玄元真人也。”洞宾读而赞之曰:“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云房曰:“予初于终南石壁间得《灵宝经》三部,上曰《元始金诰》,中曰《元皇玉箓》,下曰《太止真元》。义凡数千卷,予撮其要为《灵宝毕法》,为三乘六义十六科,盖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地升降,气水交合之机,而其要在泥丸,姑借咽气漱液为喻,而真炁口诀,实在口口相传,不在文字间也。”因赠一章曰: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用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神垣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洞宾尘浊尽豁,进问三元、三清、三宝、三境之说,云房曰:

“第一混洞太无元,从此化生天宝君。治玉清境,清微天宫,其气始青。

第二赤混太无元,从此化生灵宝君。治上清境,禹馀天宫,其气玄黄。

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此化生神宝君。治太清境,大赤天宫,其气玄白。

故《九天生神气经》云,三号虽殊,本同一也,三君名为教主,乃三洞之尊师也。”

论未已,有扣户声,启视,见二人体凝金碧,相揖共坐,乃清溪郑思远、太华施胡浮。郑曰:“适为真人尹思丹成来贺,并复造访。”施曰:“侍者何也?”云房曰:“吕海州之子,少习儒、墨,邂逅长安酒肆,从我奉道。”乃令前拜。郑、施曰:“形清精藏。子欲脱尘网,可示一诗。”

洞宾即献诗曰:

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非轻。

抛家别国云山外,陈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

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二仙各以所秘相赠而别。时春禽嘤嘤。云房题于洞口曰:

春气塞空花露滴,朝阳拍海岳云归。

复曰:“吾朝元有期,小洲羽客至五京奏启功行,以升仙阶。恐汝不能久居此洞,后十年洞庭湖相见。”草书于壁曰:

昼日高明,夜月圆清。

阴阳魂魄,混合上升。

俄有二仙绡衣霞彩,按金简宝符,云上帝诏钟离权为九天金阙选仙使,拜命讫,谓洞宾曰:“住世修功,他日亦当似我。”洞宾曰:“岩志异于先生,必度尽众生,方升上界。”时翔鸾舞凤,玉节金幢,仙吹嘹亮,云房乘云而去。

洞宾招驺虞乘坐回乡省墓。偶步南郊蒲阴村,见一人坐柳树下,性极通灵,问其从来,即行童寄儿,为主家零落无依,缢死廓外柳下,一灵耿耿,常出现形。洞宾曲为点化,付成丹服之,易其魔相,令守炉执炊,呼曰郭上灶。同至祖茔,拜告曰:“使岩度遍世间九族,同升上境。”适孙思邈来访,相与南游沣水之上,登庐山钟楼,远眺有感,洞宾书于壁曰:

一日清闲一日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祝融君遇见,知是仙宗,即传以天道剑法曰:“余火龙真君也,昔持此剑斩邪魔,今赠君家断烦恼。”洞宾谢别二真,纵游彭泽。见狄仁杰有善愿,且有仙缘,说以入道。仁杰曰:“计为柱石,安念蓬壶。”洞宾知其心志,乃与上灶隐显度世。

是秋,召仁杰同平章事。僧法明等撰《大云经》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寻敕诸州建寺藏之。乾封间,右司谏宇文钧以直言遭贬,至是,太后念之,召为学士。

王勃六岁能文,年十三,与母舅游江湖,舟经马当山,顿起风涛,将覆,勃端坐朗吟,舟人怪之,曰:“我命在天,岂在龙神。”须臾浪息,泊舟闲步。勃见桧阴中有古庙,红匾金书“中源水府行宫”,作一律叹美。

有老叟皤髯玉貌,坐石上。勃整衣前揖,叟握手邀坐曰:“来日重阳,洪都阎伯屿府君开宴滕王阁,赋诗记胜。子旷古清才,盍往作序,可获厚资,且得垂名后世。”勃问路程,叟云七百余里,勃曰:“一夕焉能至乎?”叟曰:“当助清风一帆,使子早达。”勃再拜曰:“老丈仙耶?神耶?”叟曰:“中源水君也。”勃曰:“若得滋笔之金,安敢自私。”遂别而登舟。

当晚即命张帆,但闻水势淙淙,天明已至豫章,进谒阎公。当时名宿毕集阁中,公命诸宾为序,相逊至勃,任而不辞,公愠而入,遣吏驰报。公曰:“此子真天才也。”更衣出谢。次日,赠值千金,勃回马当,买牲醴陈金帛称谢,老人至曰:“观子留题,有‘伴我清幽’之句,但凡限未终,数年后,图会于海岛。吾昔负长芦神薄债,子过可代偿阴帛。”言讫化风去。

勃至长芦,有群鸦绕舡。勃备金钱到祠楚祝,鸦乃散去。麟德初对策,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父远任南海,勃欲往省,值宇文钧左迁,愿同泛海。忽风怒浪掀,舟人大怖,水面仙乐悠扬,云中幢幡摇曳,一仙娥执碧符呼曰:“马当水君在蓬莱翠华高真上仙吴娘娘前,举子安才华贯古,请作方丈记。”勃曰:“中源君有约于昔,今其时矣。”撩衣起就。钧以人神异途,止之,勃曰:“此夙愿也。”径至船头,云拥而逝。及钧回都,传为水化云。

癸巳,以娄师德同平章事。时广州增城县何泰之女灵通神异,太后厚币聘请。何女生而紫云绕室,顶有六毫。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失侣迷径。见东山峰下一道士,修髯绀目,冠高,冠衣轻绡,何女亟拜之。道士出一桃曰:“食此,他日当飞升。”仙姑食之。道士指归路曰:“后可常会于此。”归已逾月。自是不饥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复梦神人教饵云母粉,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每朝出暮归,得山果归遗其母。至是应召赴阙,中路复失去。

遣使往嵩阳,五请攸绪不出。丁酉秋,师德奏仁杰、元忠之直,即召还擢用。时承嗣、三思皆营求为太子。太后言于朝曰:“昨梦鹦鹉折两翼。”仁杰曰:“武陛下之姓,起卢陵豫王,两翼振矣。”戊戌春,召哲还,旦为相王。

己亥秋,师德薨。庚子岁,仁杰卒,遗表请建寅从之。甲辰,张柬之同平章事。太后寝疾。乙巳春,柬之等举兵讨武氏,斩二张,徙太后上阳宫,中宗反正,改元神龙,复号唐,太后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瀛博野人鼎师者,有奇行,太平公主言于则天,试之,以银瓮盛酒三斗,一吸而尽。又曰:“臣能食酱。”即以银瓮盛酱一斗,鼎以匙须臾抄尽。则天欲与之官,鼎曰:“情愿出家。”即与剃发。至是曰:“如来螺髻,菩萨宝首,若能修道,何必剃除。”遂长发。未几谓人曰:“吾将会韩道友于益州。”遂去成都。

先有老父携一壶卖药,得钱则转济贫乏,自不食,时饮净水。如此经岁,百姓赖之,有疾得药者无不愈。或游江岸,凝目永日,又登高引领,不语终朝。

遇有识者,必告曰:“夫人一身如国,心即帝王也;傍列脏腑,即内辅也;外张九窍,即外臣也。故心有病,何异君乱于上,臣下不可正之也。凡欲身之无病,必先正其心,不使乱求迷惑,则内辅外窍,无由受病矣。况药亦有君臣佐使,攻其病者,君先臣次后佐使,自然合宜,小不当其用,必自乱矣。此象国家用人也。老夫用药,常以此为念。每遇人一身君不君、臣不臣,使九窍悉纳其邪,致良医自逃,诸药不效,悲夫!士君子记之。”

一日,独请锦川净浴,探囊中选一丸药自吞,谓众曰:“老夫罪已满,今归岛上矣。”俄化一白鹤飞起,东北来一玄鹤相与旋舞于空,良久南去。则天遣洛州长史薛季昶建玄白二鹤观于益州。

季昶尝与朝邑尉刘幽求谓柬之曰:“三思犹在,公辈终无葬地。”至是,果以三思为司空。制以安事微攸绪入朝,除太子宾客,固请还山,帝不能强。墨敕郑普思为秘书监,叶静能为国子祭酒,皆以方术为上所信。时叶法善在京,频察袄祥,三思忌之,窜于南海广州。人庶夙仰其名,北向候之。法善乘白鹿自海上而至,止龙兴观,岁余入洪州西山。

三思与韦后通,潜柬之等五人专权,封为王,寻贬杀之。召魏元忠为中书令,上言六祖慧能道行坚固,帝遣迎之。

能,卢姓,其先范阳人,客居岭南。家贫,樵采自给,负薪入市,闻客诵《金刚经》,悚然感悟,矢志寻师。至韶州,遇女尼无尽藏,诵《涅盘经》,能暂听之,即为解说。尼执卷问字,能曰:“字则不识,义则请问。”尼曰:“字尚不识,安能会义?”能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大异之,遍告居人,竟来瞻礼。能曰:“我去寻师,得法回来,为汝等说之。”

咸亨中,至昌乐西山石室,遇智远禅师,指示入蕲州黄梅山寺,参谒五祖。祖问曰:“汝自何来,欲求何事。”能曰:“岭南人,求作佛。”师曰:“岭南人若为得佛?”能曰:“人有南北,佛性无二。”

师默识利器,令入槽厂。能入碓坊服劳八月,昼夜不息。师知付授时至,令徒众各为无相颂。上坐神秀者,众所宗仰,乃于廊壁书云: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师叹曰:“依此修行,亦得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