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火姑苏台,此书毁而不传,武子曾以此质诸计然,因求得而注释,复语以性命之学,悉能领会。
墨子至山,见宾才可以用世,入魏荐之,王命涓作书往聘。
先生曰:“子之功名终在故土。”为更名膑,又授以一囊曰:“遇急方开。”
膑至魏拜为客卿,涓嫉其能,谮刖其足。
膑启囊,乃“佯狂”二字。膑密行之。
明墨子客于田忌家,禽滑厘自魏之齐,具言孙子被刖。墨子曰:“吾反害之也。”
言于威王,令淳于髠聘魏命厘随往,计取孙子归。
王欲官之,膑愿隐于田忌家,以待复仇。
赵初取魏中山,至是魏命庞涓伐赵,赵请救于齐。齐命田忌为将,膑为军师。
膑乃扬言伐魏,涓还救,发伏击之,大败。膑仍不受职。
涓复伐韩,昭侯求援于齐,忌、膑救之。径趋魏都,涓弃韩归。
膑退师减灶示弱诱之,伏弩马陵隘道。涓不能脱,乃自刎。
威王欲相,膑固辞,手录十三篇以献,乞闲山一片,以养残躯。王封以石闾之山。
初有洛阳苏秦、魏人张仪亦入鬼谷问道。
先生曰:“闻道易,修道难。二子世心未冥,可学游说,以适今时之宜,必得相其国矣。然得相必死,若不惧之,当相传。”
仪、秦请学,遂同习游说之术,三年成,见孙膑应聘,亦欲辞归。
先生曰:“最难得者聪明之士,以汝二人之质,若灰心学道,可至神仙,何苦驱逐于浮名虚利乎?”
二子坚志辞行,先生以太公阴符篇为赠,各与之只履,令随履可以速返。
二子下山,履化为犬,引其即日到家,二犬不知所之。
苏秦欲游秦,闻卫鞅方用事,且止。孝公命鞅伐魏,魏迁都大梁。
鞅受封商於,号商君,为政严酷。
孝公薨,子惠文立,车裂商鞅,公孙衍为相,劝称王,以号召天下,令割地为贺。诸侯相观望。
楚威王商新,任昭阳为将,杀越王无疆,并其国。
秦使至,叱而逐之,求贤欲与秦敌。
闻庄周之名,遣使至灵墟聘之。
周前与杨朱南行。朱欲往沛,周问何事?
朱曰:“陶朱公在兰陵卖药,寻得计然,邀之同往仇池会友。吾在秦遇见,相与留连三日。知我为老子之徒,谓我曰:‘吾以赤鲤度齐人涓子,以白鱼度铚乡子明。子若南游,可一访子明,或有好处。’”
朱乃之沛,寻问至铚乡,其处一哄之市。
土人云:“子明来栖吾乡,所居荜门圭窦,因以窦为氏。
常以垂纶为乐,曾钓于涎溪,得白鱼斩眼似龙,惧而解钩,拜放之。
后五年,白鱼复来吐书,授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色石脂,炼而沸水服之。
三年数日前,有双龙来迎,子明跨之而去,故立祠以祭焉。”
杨朱大悔来迟,复与庄子北游至齐。
威王闻而召见,问以治道。杨子曰:“昔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如此,天下治矣。”
时禽滑厘在朝,出问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
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
禽子曰:“假使能济,肯为之乎?”朱不应而出。
田齐族中欲招杨子为婿,朱掩耳避去。
田宗重庄生人品,以女妻之,周一娶楚女,生子曰蹻。楚女亡,子蹻寄养邻家。
继娶宋女,有过被出,今娶田氏。居年余,迁往赵地藐姑射山莲花洞。
有辽东丁令威,初名固,自少访道,闻庄生之名,远来从游,周语以道要。
因念子蹻在楚,复回故居灵墟,闭户着书五车,惠施多方,遂遗世自放,王公大人皆不得而器之。
威王使大夫以百金聘周。
周方钓于浦上,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二千岁矣。巾笥而藏于庙堂之上。此龟宁无为留骨而贵乎?宁生曳尾涂中乎?”
大夫曰:“宁掉尾涂中耳。”
周曰:“吾方掉尾于涂中。”
大夫还报,楚王又以千金之币迎之,许立为相。
周笑谓使曰:“千金,重利也;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夫郊祭之牺牛乎?食以刍菽,衣以文绣,见耕牛力作辛苦,自夸其荣。
及其迎入太庙,刀俎在前,反为耕牛所笑。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亟去,无污吾耳。”
及楚使再至,周曰:“吾身终不仕,然王意殷勤,吾有子名蹻,在汉东游学,王拔用之可也。东南王气将兴,郢中之气不振,宜迁应之为上。”使者复命。
王谓东南木旺,以金制之,命铸金人埋以镇之,因置金陵邑。
召蹻为将,不一年,黔中尽平,因山筑五城。王以为能,令略西南夷,以宽肘后。
跻兵行千里,直抵滇池。而贵阳始通中国,蹻复伐夜郎。
至且兰椓船于岸,步战灭之。因有椓牂牁处,名其地牂牁,建且兰城。
陶朱公以货殖经营,居积富厚,三致千金,即散与贫交。
公有三子,长曰赤孙,善谋而吝。次子辩,勇而戆直,使游学于外。三子论,幼而懦,居家习诵。
辩游至楚,醉后杀人系狱,从者归报。
公谓:“杀人者死,法也。然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乃治千金装,令少子入楚营视。
长子请死,曰:“父不遣,以为不肖也。”母强公令赤孙往。
公致书庄生,命进此书与金,听其所为,慎毋探其行事。
公叹曰:“长子往而次子死,数也。”
赤孙不之省,至楚见庄生,出父书并金致之。
庄生命之速行,赤孙潜留探听。
庄生入见王,言荧惑临翼轸,犯贯索。王欲禳之。
庄曰:“夫贯索天之牢狱,若释其冤滥,或可消弭。”
王下令尽赦罪犯。
赤孙不知庄生之谋,往索其金。
庄以金还之,而恶其欺己,复入见王,言有杀人陶犯,出狱扬言谓赂王,左右始有此赦。
王令独追陶犯正罪,戮于市。赤孙敛埋负金而归。
公曰:“此汝吝财所致也。”赤孙悔恨无及。
墨子自去齐北游,遇犊子于东阳,言陶朱即天师岐伯,即往见之。
公恐其在妻孥前泄言,邀至外馆表待,叙论数日。
公曰:“子又生孙,予久欲弃此。曾忆吾师有言,财者所以就事也,道成则无用财也。且财曰利,利能害人。如此则财不可以久积也。孰若吾身之多于财也,吾故常散财以赡贫,将寻吾师以还清净。”
墨子曰:“天师不忘师祖,弟子亦念本师。未知今在何处?”
公曰:“犊子前见我时,言扁鹊与郭偃、史苏居恒山。后闻与姑布子卿入晋。”
墨子拜别西行。陶朱公亦不归家,遂撒手南游。
杨朱欲行其教,与孔孟争衡,闻梁求贤益切,与弟布西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之掌。
王笑曰:“子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艺,何也?”
杨子曰:“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
王曰:“此非寡人所知也。”
杨子至郑访列子,有云为壶丘子林引往仇池,会文始也。
杨子在齐、魏、宋、卫之间行教,从者甚众。
时孟子复去齐适梁,惠王求教,孟子执言仁义,终不能用。
当是时方务攻伐,而孟子辩理义之微,明性善,辟邪说,是以所如不合。
先是浮丘翁又牧鸡于鸠兹黄山,大江中有老蟂窃食其鸡。
浮丘欲俟而杀之,镇居山上。
庄生常就之谈道,将丁令威托其教诲,自乃挚妻归宋,隐于曹州之南华山,着书不辍,洸洋自恣,名其书曰《南华经》,共三十三篇。
偶游山下,见荒冢垒垒,一坟封土未干,旁坐缟衣少妇,举扇向冢连扇,怪问之。
妇曰:“冢中良人,生时相爱,遗言土干方可他适。”
庄戏曰:“愿代一臂可乎?”
举扇坟土顿干。妇喜谢而去。
庄归言其事,田氏曰:“甚矣!其不贤也。”
庄曰:“常情耳。”
田知讽己,遂忿然设誓。
未几,庄生忽病而逝,田氏悲伤殡殓。
数日,有少年云楚王孙,特来从学,闻先生已殁,至灵前下拜。
欲留诵读遗书,馆于左厢将半月。
田潜问其苍头,知王孙未配,即浼其为媒。
王孙恐遭物议。田氏曰:“未经北面无碍也。”除服成亲。
王孙笑指柩曰:“先生复生矣。”
田氏顾望回视王孙,即是亲夫所化,惊惭无地,自缢而死。
庄生将空棺盛之,乃箕踞鼓盆而歌:“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人之无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噫嘻!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大限既终兮各自分飞。”
歌罢取火焚庐,遨游濮水,垂钓自乐。
复至中条山,见二人对奕岩下,局竟,一人推枰而起,笑曰:“师弟此局又负矣。”
玄衣者曰:“为人莫学棋心,杀夺无厌也。”
庄生问其故。
二人揖坐于石,衣淡黄者曰:“予魏人尉缭,此燕人文挚。同投支父风真人学兵法,本师以为凶危之事,未可轻授,且教奕棋赌胜。未知何意?”
庄生因请见风后,引至洞府。
风后知是老君高弟,叙礼逊坐。
庄子求谒天母玄女,风后曰:“家师越归,厌山中烦扰,令我居守于此,自往碧落静炼。
近有缭、挚二子,欲学兵阵,故先令奕棋,以决胜负。棋与兵合,有动静进退之道。
能决胜于局中者,即可语以兵机;善败不乱者,知表里阴阳,可教以医术。
挚败不面频,口不饰辞,吾将作书,令往恒山投秦越人,悉求其秘。尉缭留学韬钤,为帝皇混一舆图也。”
当晚款待庄生。明日命挚往恒山学医。
挚勤习数年,业愈通,拜辞扁鹊南游,自号负局先生。常负磨镜局,循行吴市。
因磨镜时,辄问主人得无有疾苦否?有即出紫丸赤药与之,无不霍愈。
如此数十年,值楚大疫,先生家至户到,以药疗之,愈者万计。
后上吴山绝顶,岁岁悬药与人,下济疾苦。
复欲北游宋地,访同门墨子、犊子。去时诏下人曰:“吾欲还恒山,为汝曹下神水于崖头。”
一旦有水白色,从石崖间流下,病者饮之多愈。乡人立祠十余处祀之。
初苏秦回见父母,兄已亡过,二弟代、厉俱长。
秦求见周显王,以自强策说之,王不能用。
复回家治装,入秦见惠王,说以兼并,书十上而不纳。
留秦岁余,赀用乏绝而归。
因取阴符之谋诵之,得纵横术,揣摩既成。
先往说燕文公,悦之。
乃往赵说,令韩、魏、齐、楚、燕、赵合纵摈秦。
肃侯厚赉之,使约诸侯,适秦攻魏,将移兵于赵。
苏秦遣人托名贾舍人,去访张仪。
仪适为楚相,昭阳所辱,闻秦相赵,欲往无资。
遇舍人载至赵,修刺求谒。
秦故为傲慢,激之入秦。
舍人亦云,欲往秦国。复为仪治衣装仆从,同入秦。
出金帛为仪延誉,惠王召为客卿,舍人始述苏君之意。
仪曰:“当季子之身,不敢言伐赵。”
肃侯封秦为武安君,约从列国,路由洛阳。父母、二弟、妻、嫂俱荣之。
入楚,威王如约。六国君臣至洹水会盟,秦请六君俱称王。
六王封秦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
是年,齐威、燕文、韩昭俱薨,齐宣、燕易、韩宣惠嗣立。此周显王三十六年也。
初,铚乡子明为龙迎去,止于陵阳山上。春餐朝霞,夏食沆瀣。
山顶去地千余丈,常大呼下人至山半与语。
自言周简王之后,弃荣归隐,以窦为姓,以放白龙而得道。声振山谷,所言吉凶皆验。
其弟子安来寻,问兄钓车在否?
子明云:“投于溪中。”
安往求得之,终日钓于旋溪,不获一鳞。
后二十年,安死葬于黄山,有黄鹤来栖冢树,鸣声如呼子安不辍。安忽自地底跃出乘鹤而去。
盖子安伏土仙成,子明遗鹤来迎。
闻宋国冠先,亦因渔入道,往寻不得,遇负局先生问及。
负局言会见犊子,曾云冠先即涓子,初名任光,今往霍山大明彭真人处访道矣。
子明遂别负局,径投南岳,寻见涓子。已敕为大处真人,居潜山为副。
子明留年余,尽得涓、彭二真道术,乃别游于中原。
涓子着琴心三篇,中有玄理。子明虽受其略,未得其精,因复投鬼谷,研究其理。
鬼谷自苏、张下山,亦出游尘寰,欲觅有根行者入道。
先往石闾度孙膑,指示前因,膑乃悟,遂从遨游蓬岛。
遇方子春与其徒成连,鬼谷与谈琴理,深相契合。
复转入中国,过中条,进谒风后。
风后正为尉缭立心惨刻,不欲教以兵事,乃借言将与庄子远游,转托鬼谷教诲。
尉缭随回云梦,日与孙膑周旋听讲。
陵阳子明来学琴,十有三月尽探其奥。
鬼谷称美之曰:“尘世之琴,无有高出于君者矣。”
子明欲游人间。
先生为改其号曰琴高,出二简令遗苏、张。
膑曰:“先生何缱绻于二子也?”
鬼谷曰:“自古无懵懂仙人,苏、张俱绝世聪明,仙家所最惜者。”
琴高往赵见苏秦,示之以简,秦恭立捧读:“二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华不能久茂。
今贵朝露之浮荣,忽松乔之永寿。夫女爱不及席,男欢不毕轮。惜哉!”
秦色沮移时,叹曰:“至此愈不能中止耳。”待琴高为上客,欲荐于赵王。
所谓:俊翩不偕凡鸟集,贪夫焉识逸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