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去抗战 > 第172章 炸毛的老高和云龙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炸毛的老高和云龙兄

7月5号,国、日双方正式签署停战协定。

日方承诺让出保定以南的平汉铁路沿线占领区,即日起开始与国民军交接。

7月9号,鬼子从南方军第十一军、第十三军、第二十一军共计抽调约6个师团的兵力,北上至平津、热河地区。同时华北方面第2、第3、第5、第14这四个师团则以休整的名义调回国内。

话说这4个师团确实需要休整,上次会战,这几个师团都残了。

鬼子的兵力还在继续调整,除了少数几个野战师团在前沿继续和国民军对峙,后方大部分部队都换成了新组建的独立混成旅团,主力部队都在往华北集结。

同一天,石友三所部国民军第69军进驻石门。

石友三这货,原时空他这时候已经因为投靠鬼子,被高树勋他们抓起来活埋了,但是这一时空,他看到鬼子被八路军暴打,一时间有些拿不准该投靠谁,居然让他活到了现在。

现在让他去守石门,他心里是很慌的,毕竟他也被八路军狠狠地打过一顿。

他从没有想过投靠八路军,因为他无法放弃自己现在所享受到的利益。

当然了,大部分坚决反对我党的国民军将领都跟石友三差不多,不舍得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

紧接着是7月11号,孙桐萱部第3集团军进驻邢台、邯郸等地。

得到消息后,我方大佬们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没当回事。

国民军已经摆明了联日抗我党,那我们再继续坚持所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有什么意义?

到时候要打一块儿全打了就是了,不带怕的。

当然舆论上还是要喷,这几天新华社就一直在对着重庆方面开炮。

虽然我方占据了道义,但无奈对方“人多、嘴多、笔多”,双方居然又喷了个旗鼓相当。

。。。。。。

舆论互喷,并没有影响我军备战的步伐。

经过一个月的初步训练和筛选,第六集团军基本成型,其他身体素质差的,经不住训练强度的,都被淘汰了。

话说那些被淘汰的倒也不是意志不坚定,他们都很想加入八路军,因为八路军,或者说解放军伙食好就不说了,关键每个月2元钱的津贴都是足额发放从不拖欠。另外还有伤残退役金500元,阵亡抚恤金1000元,退役老兵或者家属遗孀每个月还能领到1元的福利金。

本来是没那么高的,早几年甚至都没有,这不最近一仗看伤亡那么小,而且根据地现在也不差钱,就照着晋冀边军区的标准给定下来了。

所以以往一直收到上司打的白条的晋绥军老兵们,几乎都是卯着劲儿想留下来。

但无奈编制就3师2旅,外加几个团的直属辅助兵种,总共也就10万多一点的名额,还得被雁北支队、大青山支队、晋察冀游击总队这些“老八路们”抢走三分之一还多。

所以,近30万的晋绥军,裁汰率达到了残酷的近百分之七十,留下来的,全是年轻力壮,或者某些技能方面拔尖的兵。

当然了,每个被裁汰的晋绥军老兵,都发了10元的退役补贴。

这是走的总部的账,总部那边钱也不多,要换成是晋冀边军区会多一点。

以前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现在在解放区,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而老兵们私下里又在说:一人当兵,全家幸福。

可不是?虽然那些各大集团基层员工现在工资都涨到快4元了,而且吃饭也是食堂免费吃,但是他们除去日常开销,比如隔天买包烟,偶尔跟工友一起去外面搓一顿什么的,一个月下来存不了多少钱给家里。

而当兵的就不一样了,每个月两块钱基本全都可以寄回家,而随着政策的改革,晋冀边军区已经开始实行军龄奖了,2年以上老兵,每年递增每个月5毛钱的津贴。

特战队那几位当年强渡大渡河的兵王,最早的是27年就参军了,现在每个月的津贴比刘宇这个司令员都高很多。

话说津贴比刘宇高的老兵多了,刘宇本人的军龄到现在满打满算才5年。

可有些人就天生没家人,这个政策他们都跳出来反对。

然后当时刘宇就红着眼睛怒喷:这些老兵把青春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一个月10块钱,多吗?!

一句话喷地他们哑口无言。

所以第六集团军经历大规模裁汰后,现在留存下来的士兵,除了一些技术兵种,步兵的平均综合素质甚至超过了刘宇的第四集团军。

当然战斗力方面短时间内还是没有可比性,第四集团军各方面已经相对很成熟了,大同会战后,其步炮、空地、步坦等各种协同作战已经接近合格,再加上还有一支比自家空军还强大的航空兵部队......

说句难听点的,现在其他几个集团军全加起来也未必打得过刘宇的第四集团军。

要说兵力的差距,虽然明面上第四集团军的常规兵力只有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个重炮兵旅,以及1个空降旅,但是别忘了刘宇手里还有2个警备旅,以及18个补充团呢。

是的没错,一年多过去,原本9个补充团增加到了18个。

已经控制招兵数量了,但还是那句话,那些跑到招兵处翻墙都要进去填表的,体检不合格也就算了,合格的那些总不能扔出去吧?

。。。。。。

榆次,新兵训练营。

今天老吴值班,刘宇和老宋两人得空,跑到这里来看了看。

看着又是新一批3000多名新兵即将完成训练,到时候又多2个补充团,刘宇的脑壳就大了一圈。

不光是他这边,其他几个军区的招兵处也有这种情况,不过他们是将新招进来的兵放到军区所属的八路军编制了。

现在解放军的整编师太贵,不说刘宇手里的机步师和装甲师,就其他几个集团军的摩步师,一个师就顶得上国民军一整个集团军。

你以为是在开玩笑?

一把八一杠内部采购价40元,一个师多号出去高层军官几乎人手一把,哪怕是炮兵都有,大不了平时他们都放车上没随身带着。

光步枪这一项一个师就得花70多万元,再加上车辆,还有茫茫多的火炮......

当时xxx申请的2亿美元经济援助还记得不?在四大家族吃了8000万之后,再加上其他地方的花销,剩下的几千万美元都扬言能组建出100个师,说一个师顶他一个集团军都是客气的了。

让刘宇头大的倒也不是兵太多养不起,而是那快20个补充团的安排问题。

这都够第四集团军主力部队换一茬的了。

关键大部分补充团士兵都是一直在练,而前方主力部队战损又少,这些兵一直练,没有实战经验也是个大问题。

对此,老宋也深有同感。

“要不然,组建几个轻步兵师?”刘宇说道,“平时让他们负责防务,战时就跟在主力部队后面,接手前面打下来的地方进行驻守。”

老宋一听,点了点头。

要是刘宇说再组建几个机步师,他能喷刘宇一脸。

要是刘宇自己出装备那还行,再让军管委出钱,老宋就得去当裤子。

老宋正想说话呢,就见刘宇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瞪大个眼睛一脸兴奋。

就听刘宇说道:“山地师!还有武警!我怎么把这两种编制给忘了!”

“山地师?”老宋也眼前一亮。

然而就在他想继续说话的时候,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怒喝。

“司令员!”

转头过去,就见老高和云龙兄两个人联袂而来。

看着两人的表情,老宋皱起了眉头:“这俩货瞅着像是来打架的啊。”

就见刘宇翻了个白眼,无奈道:“我猜是新坦克装备的问题。”

接着就见两人走到近前,就听云龙兄怒道:“正好政委也在,您给评评理,凭啥他二师就先装备新坦克?”

“就是!”老高帮腔道,“怎么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云龙兄:“别说老高了,在我这儿,他孔二愣子就是个新兵蛋子,敢跟老子抢坦克,我看他是皮痒了!”

老高:“难道就因为他二师现在驻扎在太原,离临汾近,就先装备?这不扯犊子吗?我申请换防行不行?”

老宋和刘宇对视一眼,两人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两人,加起来刚好60岁了,怎么都跟小孩子似的,一副家长先给弟弟买新玩具的既视感。

没错,新坦克,也就是ZtZ-41式(59式)坦克列装了,不过先列装的是老孔的装甲第二师。

原先刘宇不是答应了送李景泉同志一个装甲团么,第六集团军装甲旅刚好又要组建,而长征集团那边交付了第五集团军的订单后,t34和t26就不生产了,所以刘宇就让孔捷兄的二师先把坦克匀出来,给第六集团军。

剩下多的就给了刘帅,他也一直想闹一个机步师,至于装甲师是真玩不起。

“你们现在跟我来讲先来后到,早干嘛去了?”刘宇反喷道,“当时我就问你们把坦克匀出来给六集的兄弟,你俩咋说的?要说这点你们真得学学人老孔,看看人家那思想觉悟!”

云龙兄又怒又委屈,苦着个脸说道:“我们哪儿知道您是这个意思?”

“哎呀行了!”见老高也要说,老宋出声劝道,“又不是不给你们装备,晚点儿就晚点儿嘛!”

老高撇了下嘴:“你就哄我们吧,上次不知道谁说的41式坦克太贵,暂时不考虑列装。”

老宋瞪眼:“我都说了是暂时,都半年了,这暂时能暂这么久?”

倒是刘宇的语气缓和下来,说道:“本来我也是打算先让二师装备......你俩瞪啥?我是这么考虑的,新坦克装备了又得磨合是不是?你们一师是咱四集的拳头部队,你们进入磨合期,就等于我们整个集团军瘸了个腿,是吧?所以先让老孔他们装备,检验了装备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之后,到时候你们再装备,那不是直接就能形成战斗力,多好?”

老高眨了眨眼。

云龙兄则眯起眼睛,木着脸斜看刘宇。

他们嘴上没说,但表情显示他们不信。

刘宇咽了下口水,最后只能一挥手:“你们爱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