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世泽,李恒当然不会重用,这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心腹,只要是重用他谁知道会不会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只不过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用处罢了。
现在这个时候张世泽好用就用一下,等到以后不好用了,那就不用了,这点事情李恒还是能够说得清楚的。
李恒那边安稳了下来,北京城却慌了。
紫禁城,乾清宫。
黑着脸从外面跑了进来,手里面捧着一份礼奏,王承恩跑进大殿之后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双手高高地将密揍举过了头顶:“皇上,刚刚送来的密奏。”
崇祯皇帝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挑了挑眼皮,有一些不耐烦的说道:“从哪里送过来的密奏?”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糟糕,没有耐心仔细的询问。
“回皇上,”王承恩连忙抬起头说道,“李恒那里送过来的密报。”
崇祯皇帝脸色瞬间就变了,这些天他一直都在等待着李恒大营里面的消息,结果一直没有消息传来,现在终于有消息传回来了。
“赶快呈上来。”崇祯皇帝有些激动的说道。
王承恩答应了一声,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将手中的密报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随后恭恭敬敬的退到了一边。
检查了一下密爆的火印,这没有什么问题,崇祯皇帝这才拿出了刀,缓缓的将信打开,将信掏出来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崇祯皇帝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来人,来人。”崇祯皇帝大声的说道,“马上传内阁和六部的人议事。”
“是,皇上。”王承恩答应了一声,连忙跑出去叫人了。
没过多久,小太监们就全都跑出去了,王承恩则是回到了崇祯皇帝的身边。见到崇祯皇帝,脸色涨得通红,连忙端了一杯茶水过去。
“皇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保重龙体。”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说道。
抬起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崇祯皇帝脸上都是苦笑,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到现在这个时候,也就你还关心朕的身体,可惜朕的身体已经撑不了太久了。”
“不会的,不会的,”王承恩用力的摇着头说道,“皇上一定成万岁。”
摇了摇了头,崇祯皇帝自嘲的笑了笑说道:“皇帝万岁,喊了多少年了,可纵观古今,都有谁真的万岁了?百岁之人都寥寥无几。”
“古人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什么叫古稀?古来就稀少,人能活七十已经是老天爷开眼了。”
“你再看看朕的身体,多大的年纪,头发也白了,背也弯了。每天晚上这里都疼,朕怎么可能活得长?朕现在就担心老天不给朕时间,不让朕解决好眼前的事儿。”
”不会的,一定不会的。”王承恩用力的摇着头说道。
崇祯皇帝自嘲的笑了笑,将手中的信递给了王承恩说道:“看看吧,你看看就知道了,这些人没有一个让朕省心的。”
王承恩伸手将信接了过来,看了一遍脸色就变了,抬起来头一点不敢相信的说道:“这怎么可能呢?李恒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
“这世上还有他不敢干的事儿?”崇祯皇帝冷笑着说道,“不过一个李建泰罢了,他杀了也就杀了,他不杀朕也要杀,可他不能现在杀。”
王承恩心里面叹了一口气,他当然明白皇上的意思。
李建泰现在是皇帝派过去的特使,见到了李恒之后,李恒什么都没说,直接一刀就把脑子给砍了,这是什么?这是对皇上的不尊重。
李建泰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儿,这些都与李恒没关系。
在李恒那里,李建泰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皇上的特使,结果李恒把人都杀了。显然是没把皇上放在眼里,甚至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
这也怪不得皇上生气了,这是在打皇上的脸。
如果放在平时这还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这个时候李恒这么干,摆明了是在给曹军和皇上下马威,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李恒不准备听朝廷的命令了。
没过多久,外面就响起了脚步声。
先是小太监进来通报,随后便是大臣们从外面走了进来,虽然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走进大殿之后,他们就感觉到了气氛不对。
皇上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杀气,显然是出事了。
大多人心里无奈,更多的都是叫苦。
朝堂上的事情也好,朝堂外的事情也好,没有一件能够让大家顺心的,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搞不好谁都会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城外有消息传回来了。崇祯皇帝抬起了头也不废话,直接开口说道:“李建泰和英国公到李恒那里,李建泰第一时间就被李恒砍了脑袋,英国公被压起来了。 ”
话音刚落,大殿里面就响起了吸冷气的声音。
谁也没有想到李建泰就这么死了,这可是一个非常扛活的人。自己带兵出去打仗,打了一个大败仗,投降了李自成结果没死。
投降了李自成之后回到了皇宫里面,皇帝也没杀他还是没死。
现在可倒好,去见了李恒一面直接就死了,有人忍不住兔死狐悲。
“李恒竟然杀了李建泰,可见是不准备听朝廷的了,关于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崇祯皇帝眯着眼睛说道。
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谁都不开口。
朝堂上的这些人算是看明白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的日子恐怕都不会太好过,这件事情尘埃落定之前,想要平平安安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光看眼前不行,还要看以后。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大家该怎么平平安安的落地,在想到哪一个人都是聪明人,他们自然考虑过这个问题。
现在三方势力角力,谁是最终的赢家谁都不知道。
首先是李自成,这个人心狠手辣到一个地方就会杀官员,很多王爷都死在他手里面了,这个人是能不投降就绝对不要投降了。
要想尽一切办法抵挡,不要让他入城。
第二股势力就是驸马爷,比起李自成,大家更能够接受的就是驸马爷,驸马爷如果进城了,大家的日子还是好过的,说不定还能够得到重用。
即便出了什么事情,命也能保住。
最后一股是皇帝这一边,这是所有人都希望能够获胜的一方,一旦皇上获得了胜利,什么都不用改变,他们这些人还都是功臣。
问题在于能不能行,希望是一方面,实力是另一方面。
三股人马之中,李自成和驸马爷不好说,当然了,现在这个时候看好驸马爷的人要更多一些。
皇上是他们最不看好的这一边,自己虽然站在这一边,但他们却明白自己绝不是李恒的对手,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或许正因为自己站在这一边,所以才有如此清晰的认知。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他们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开口为皇上出主意去对付驸马,原因也很简单,他们不敢得罪李恒。
一旦有一天李恒进京了,难保不会被李恒清算。
即便李恒不找自己的麻烦,李恒的手下也会找自己的麻烦,在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不干,什么话都不说才是最要紧的。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语气之中带着几分不屑的说道:“诸位爱卿没有什么想说的吗?直到如今你们就什么主意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