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16章 莫要自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王宫,承运殿内。

身穿孝衣的朱秩煃正跪在庆王朱栴的棺椁前,嚎啕大哭,哭声里似有悔恨、委屈,更有不甘。

“世子,圣旨已下,您还未领旨谢恩呢。”胡濙不知何时已站在朱秩煃身后,恭敬的弯着腰,低声说道。

朱秩煃的哭声戛然而止,转过头,狞笑着看向胡濙:“呵呵,领旨?谢恩?你让我怎么领旨,怎么谢恩。”

“自然是心甘情愿的领旨谢恩。”胡濙站直身子,沉声道。

“本世子要是不领旨谢恩呢?”

胡濙脸色一沉,摸了摸胡子,颇有些威胁意味的说道:“世子,好歹您也是朱家子孙,多少给自己留些体面。”说着,他回头看了看大殿一角,蜷缩成一团的庆王妃和其他几个庆王的儿子,又道:“下官也是奉旨办差,还望您不要为难我。”

“为难你?呵呵,胡大人还真是会倒打一耙,现在是你在为难我!为难我庆藩!”说着,朱秩煃霍然站起身,怒指京城方向道:“我父王自就藩以来,一直是奉公守法、谨小慎微,比起中原那些胡作非为的藩王,庆藩何曾对朝廷有过不恭,他凭什么要除我庆藩?凭什么?”

胡濙见朱秩煃还没有认清形势,还在挣扎,语气加重道:“世子,请注意你的言辞!”

“言辞?我父王如今尸骨未寒,他就迫不及待的想削藩,想把我的家给毁了,还要我注意言辞?”

“世子!”胡濙呵斥一声,“陛下是君,你是臣,听下官一劝,莫要自误!”

“我呸!”朱秩煃一口浓痰喷出,直接喷了胡濙一脸,黄黄白白一股腥臭之气瞬间让胡濙差点吐了,他掏出手绢赶紧将浓痰擦干净,气的胡子都抖了起来。

“来人,”胡濙气的当场发飙,大喊道:“庆王世子朱秩煃悲伤过度,神志不清,将他带下去。”

说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士卒跑进殿中,粗暴的将朱秩煃架起来就往殿外拖。

“胡濙老儿,你不过是皇帝身边养的一条老狗,狗,狗……哈哈哈哈”

胡濙气的脸都白了,活了这么多年,不仅第一次被人吐了一脸浓痰,还第一次被人骂做老狗,他能不生气,好在他还保持着几分冷静,再怎么说朱秩煃毕竟是朱家人,皇帝的亲戚,皇帝厌恶藩王,可以打可以骂,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若是对他们不敬,那就等着挨收拾吧。

“我说胡大人,你可真是个书生,他这样对你,你也能忍?”宁夏朕总兵史昭上前,一脸玩味的说道。

“本官本就是读书人!”胡濙没好气的瞪了史昭一眼。

随即,他笑着对史昭又道:“史总兵,本官劝你一句,皇帝虽然要除庆藩,可没说其他的,说回来,他们和陛下可都姓朱,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你可要掂量清楚了,别到时候板子打下来,还不知道为什么?”

史昭一愣,他是武将,可没有这些文官那么多弯弯绕,在他看来,庆藩已经完蛋了,还有什么不能说,不能做的吗。

见史昭还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胡濙也不想和他多说,而是走到大殿一角,对着梨花带雨的庆王妃汤氏一躬身道:“王妃,恕下官无礼了。想必您也知道了,陛下允庆王归葬南京,也算是陛下作为晚辈的一片仁孝之心。南京人文荟萃,气候宜人,最是养人,至于……还望您能多多劝劝世子,不要在口无遮拦,今天世子的那些话本官就当没听见,也不会上奏给陛下,还请您能体谅下官的一片苦心。”

汤氏冷笑一声,眼泪婆娑的站起身,对着胡濙道:“时也命也,胡大人,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朝政,还请你上奏陛下,庆藩上下谢陛下不杀之恩!”

胡濙一听,心中有些恼怒,不过还是忍住没有发作,只是叹息一声,躬身行礼后,又走到朱栴的棺椁前跪下,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这才拉着史昭走出了承运殿。

“史总兵,还要劳烦你吩咐下去,今晚就不要为难他们了。”胡濙回头看了看哭声又起的内殿,对着史昭说道。

史昭看了看大雪依旧的天空,呼出一口长气道:“哎,都是命啊!”

“胡大人,他们何时启程?”史昭又道。

“三日后!”

……

三日后的午后,银川城,十几辆马车在数百名宁夏镇士卒的护送下,不,准确的说是在押送下,缓缓出了城门,沿着官道,一路向南而去。

城门之上,胡濙注视着远去的车队,叹息一声,对身边的史昭说道:“史总兵,明日本官就要回京复命了。”

“怎么,这就要回去了?”史昭有些意外,暗道:“虽然庆藩的人都走了,可留下这一大烂摊子事你拍拍屁股就走了?”

“史总兵不必担心,我来之前,陛下都安排好了,过了年会有人来处理庆藩的后续事宜,你不要担心。”胡濙苦笑一声道。

史昭似乎没有听见,而是看着远处的车队突兀的说道:“你说咱们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

胡濙一脸疑惑的看了看史昭,嘴唇动动,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也没说出来,而是看着远处的车队,叹息一声,径自下了城楼。

……

北京,乾清宫内。

“此事你办的不错,朕已下旨褒奖。”御案前,朱祁镇笑着对刚刚回京的胡濙说道。

“臣心中有愧……”

朱祁镇笑着摆摆手,走出御案,拿起火炉旁的钎子随意的摆弄了几下炭火道:“事情过去就是过去了,朕说过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胡濙心中却暗自发苦:“过去了?你要是能让我过去才怪。”

果然,朱祁镇话锋一转,沉声道:“胡爱卿,朕听说当年你曾受太宗皇帝密令秘密寻访建文十四载,可有此事?”

胡濙心中一惊,顿时额头冒汗,赶紧跪下道:“皇上,臣…臣…确有此事。”

“结果如何?”朱祁镇又问。

“回皇上,其实…其实当年太宗皇帝派臣走访各地,目的并不全是为了寻访建文。”

“哦,难道还有其他的事儿?”朱祁镇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最近翻阅永乐时期的密档,在密档中发现了胡濙分别从永乐五年至永乐二十一年间,曾多次给朱棣密奏关于寻访的经过和发现,因为这段历史朱祁镇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很好奇,于是便想问一问。

“是,当初太宗皇帝之所以派臣密查建文下落,表面上看确实是在查访其下落,目的臣不说,皇上您也应该知道为何,其二是,太宗皇帝刚刚靖难成功,各地军政地方官其实对太宗皇帝……颇有微词,臣授命前往各地其实也有查访各地地方官的目的;其三,是为了寻访道教的仙人张邋遢。”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辛密的往事。”朱祁镇听后,心中有些失落。

“是。”胡濙苦笑道,“寻访十多年,也没有查到建文的具体行踪,臣愧对太宗皇帝的信任。”

朱祁镇已经没有听下去的兴趣,安慰了胡濙几句,便打发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