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扇厚重的红木大门被缓缓地打开了。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过来,对他微一躬身道:

“穆先生,请!”

穆野怀着敬畏与期待的心情,轻轻地踏入了这片神秘而迷人的领地。

映入眼帘的,是一方静谧而典雅的庭院。

这座宅院坐落于京城核心地段,却奇迹般地保留着江南水乡的格局。

朱漆廊柱、雕花窗棂、青瓦飞檐,处处彰显着传统建筑的美学意蕴。

青砖铺就的小径蜿蜒向前,两侧是修剪得体的罗汉松,它们挺拔而苍劲,枝叶间洒落着斑驳的阳光。

荷花池开阔明朗,宛如一面明镜,映照着蓝天白云与周围的景致。

建筑依水而建,与荷花池相映成趣,更添几分诗意与雅致。

池水对面有一个紫藤架,藤蔓缠绕,绿意盎然。

藤蔓上绽放着一串串紫色的小花,犹如一串串紫色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李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紫气东来,欣欣向荣。

人走在廊桥里,可以闻到淡淡的桂花香。

廊桥曲折有致,连接着庭院中的各个美景,三步一观,五步一景,每一处都充满了匠心与雅致。

庭院深处,一株百年银杏巍然矗立。

金黄的叶片在秋风中轻轻摇曳,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族绵延百年的故事。

那历经风霜的树干,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更替,如同家族的脊梁,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里也种了松树、柏树、腊梅,彰显着主人的坚韧与风骨。

庭院一角的假山鱼池旁,摆放着一张明式圈椅,椅背上的雕花细腻精致,扶手处已被岁月磨得发亮。

这些细节无不透露着主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孙亚彬就在会客厅里等他。

他旁边坐着一位老人,年过七旬的李老先生。

老人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既有学者的儒雅,又不失革命世家的刚毅。

见到穆野走进来,孙亚彬起身走到他旁边。

“穆野,你来了。”他微笑着打招呼,随后转身向穆野介绍道:

“这位是我的外公,李老。”

穆野没想到第一次来就能见到这个家族的第二代传人李老。

李老的父亲是华国成立初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决策。

李老本人则是一位着名的经济学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建议。

他赶忙恭敬地向李老鞠了一躬,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和敬仰:

“李老,您好,久仰大名。”

李老微微点头,目光温和又透着审视。

“坐吧,年轻人。”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

“亚彬多次提起你,说你年少有为,相当出色,是个难得的人才。”

李老声音沉稳有力。

穆野坐在一旁的沙发上,闻言心中一震,李老的话意味着孙亚彬对他的高度评价。

他看了一眼孙亚彬,两人相视一笑,转向李老回应道:

“李老过奖了,我只是尽我所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孙亚彬笑着说:“穆野,今天你过来,正好姥爷也在,见个面认识一下也好。”

这时,一只白色的波斯猫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慢悠悠地走进会客厅,径直跳到坐在沙发上的李老腿上,找了个舒适的位置蜷缩起来。

李老轻轻抚摸着白猫,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小穆啊,你对当下社会一些新兴行业发展有何看法?”

穆野心中一惊,没想到一来就面临这种考验。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起自己的观点,从互联网创新带来的巨大变革,谈到环保科技产业所蕴含的无限潜力,再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

李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知识去服务社会。\"

随后穆野将自己在嘉德拍卖会上精心拍下的一件战国晚期的黄玉绞丝纹卷龙玉器恭敬地递到了李老面前:

“李老,这是晚辈在拍卖会上拍下的文物,今日特意带来,想请您品鉴一番。”

李老点了点头,专门戴上了眼镜仔细端详着玉器。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穆野:

“小穆啊,这件玉器确实是战国晚期的珍品。不仅仅是工艺精湛,更难得的是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战国时期,玉器不仅是礼器,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件卷龙玉器,很可能是当时贵族或王室所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李老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黄玉本就稀有,而这绞丝纹的雕刻工艺更是精湛,尤其是这卷龙的形态,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

穆野看他喜欢,欣慰一笑,语气真挚地说道:

“李老果然慧眼如炬。这件玉器我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才拍下的,今天作为见面礼将它赠予您。”

李老闻言,摘下眼镜,随即摆手道:

“小穆啊,这可使不得。这件玉器如此珍贵,是你费尽心思才得到的,我怎么能收下呢?”

穆野神色坚定,语气诚恳:

“李老,您一直是我敬仰的前辈,您对玉器的研究和鉴赏造诣深厚,这件玉器在您手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请您务必收下,也算是我对您的一点心意。”

“这件玉器能由您保管和研究,是它的荣幸,也是我的心愿。”

李老看着穆野真诚的眼神,又低头看了看那件温润如玉的黄玉绞丝纹卷龙玉器,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小穆啊,你的心意我领了。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穆野见李老收下玉器,脸上露出了笑容,心里明白双方的关系从此更近了。

接下来李老回忆起自己的父亲,谈起家族往事,目光变得深邃:

\"我父亲常说,权力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服务的。他一生简朴,从不追求物质享受,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父亲那一辈人,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这一代人,在建设新华国的道路上筚路蓝缕,历经艰辛,但始终不忘初心;到了你们这一代,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让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关怀,\"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与我们家族一贯强调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所不同。\"

李老对孙亚彬和穆野继续说道,\"我尊重年轻人的选择,但也希望你们能够铭记家族的使命与责任。\"

\"一个家庭的未来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成就,更依赖于集体的努力。\"

“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的一部分,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咱们国家这个大家族的拼搏精神代代相传。\"

“你说是吧,小穆。”

穆野点点头,静静地聆听着长者的谆谆教诲,感受着那份来自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启迪。

此时发表任何意见都显得多余。

李老又起身带穆野参观他引以为傲的书房,这里堪称一个小型图书馆,四壁书架直达天花板,藏书以文史哲为主,其中不乏珍本善本。

书房整面墙上挂着一幅巨画《江山如此多娇》,气势磅礴,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得淋漓尽致。

书桌上摊开着一本《资治通鉴》,书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在交谈中,穆野深切感受到这个家族对教育的重视。

李老的子女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长子在军中担任要职;长女从政,在地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次女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展览中展出。

孙亚彬就是李老的长女所生。

李老对子女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此很是欣慰:

\"教育是家族传承的基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重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为民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