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坤和林晓雨来到了案发现场,一栋破旧的民房。这里是被害人李梅的住处,也是她被人杀害的地方。警方已经封锁了现场,正在进行勘查。
“这是我们接手的第三个案子了,”赵成坤对林晓雨说,“每次都是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死法,同样的留言。”
“是啊,”林晓雨点点头,“每个被害人都是单身女性,年龄在二十到三十之间,长相普通,职业不定。每个被害人都被人用绳子勒死,然后在身上刻上一个字:‘罪’。”
“而且每次都会在现场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们都是罪人,应该受到惩罚’。”赵成坤补充道。
“这个凶手到底是什么心理?”林晓雨感叹道,“他为什么要这样杀人?他又是怎么选定目标的?”
“这就是我们要找出来的。”赵成坤说,“我们要从这些案件中找出共同点,找出凶手的动机和特征。”
他们走进了民房,看到了尸体。李梅躺在床上,脸色青紫,眼睛瞪大,嘴巴张开,显然是死前极度恐惧和痛苦。她的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勒痕,血迹已经凝固。她的胸口上刻着一个血淋淋的‘罪’字。
“可怜的女孩。”林晓雨轻声说。
“看看她身上有没有其他伤口或者痕迹。”赵成坤说。
林晓雨小心翼翼地检查了尸体,摇了摇头。“没有,就像前两个案子一样,除了勒死和刻字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暴力行为。”
“那就是说,凶手并不是为了性或者财物而杀人。”赵成坤推测道,“他只是单纯地想要杀人。”
“那他为什么要刻字呢?”林晓雨问道,“难道他真的认为这些女孩都是罪人吗?”
“也许吧。”赵成坤说,“也许他有自己的标准和理由。也许他有某种心理扭曲或者变态。也许他只是想要制造恐慌和混乱。”
“那我们怎么才能找到他呢?”林晓雨问道。
“我们要从线索入手。”赵成坤说,“看看现场有没有留下什么可以追踪的线索。”
他们开始在房间里寻找线索。房间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衣柜,一个电视机,一个空调。墙上挂着几张照片,都是李梅和她的亲友。桌子上有一个笔记本电脑,一个手机,一些杂物。
“看看她的电脑和手机。”赵成坤说,“看看她最近有没有联系过什么可疑的人。”
林晓雨拿起了电脑和手机,开始查看。她很快就进入了李梅的电脑和手机。
“她的电脑和手机都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软件或者文件。”林晓雨说,“她的通讯记录也很正常,没有什么异常的电话或者短信。”
“那她的社交网络呢?”赵成坤问道,“她有没有在网上发表过什么言论或者观点?”
“让我看看。”林晓雨打开了李梅的社交网络账号,浏览了一下。“她有微博,微信,qq,还有一个叫做‘心理罪’的论坛。”
“心理罪?”赵成坤皱了皱眉,“这是什么论坛?”
“我也不太清楚。”林晓雨说,“我没听说过这个论坛。不过看样子是一个讨论心理学和犯罪学的论坛。上面有很多关于心理分析,犯罪心理,犯罪案例,犯罪预防等等的话题。”
“她在这个论坛上发表过什么吗?”赵成坤问道。
“我看看。”林晓雨点开了李梅的个人主页,“她在这个论坛上注册了两个月,发表了十几篇帖子,都是一些关于心理学和犯罪学的问题或者观点。不过都没有什么回复或者互动。”
“那她有没有关注过什么人或者话题?”赵成坤问道。
“她关注了三个人和两个话题。”林晓雨说,“三个人分别是‘心理罪’论坛的管理员‘心理罪’,一个叫做‘心理侦探’的用户,还有一个叫做‘心理判官’的用户。两个话题分别是‘你们都是罪人’和‘你们都该死’。”
“什么?”赵成坤惊讶地说,“这不是凶手留下的留言吗?”
“是啊。”林晓雨也吃了一惊,“难道这是凶手在网上留下的线索?”
“也许吧。”赵成坤说,“也许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明显的线索。”
赵成坤和林晓雨决定深入调查“心理罪”论坛,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到凶手的蛛丝马迹。他们发现这个论坛是一个非常神秘和危险的地方,上面有很多自称是心理学家或者犯罪学家的人,他们以各种方式讨论和评判各种犯罪案例,甚至有些人还会发起或者参与一些实验性的犯罪活动,以验证自己的理论或者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赵成坤和林晓雨发现,李梅并不是唯一一个在这个论坛上被刻字杀害的女性,还有另外两个案例,分别发生在北京和上海。这三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被害人都曾经在“心理罪”论坛上发表过一些观点,而这些观点都引起了一位叫做“心理判官”的用户的不满。这个用户认为这些女性都是对心理学和犯罪学一无所知的无知者,他们的言论都是对真正的心理学家和犯罪学家的侮辱,他们都是罪人,应该受到惩罚。
赵成坤和林晓雨怀疑“心理判官”就是凶手,他们试图跟踪他的身份和行踪,但是发现这个用户非常小心和谨慎,他使用了各种技术手段来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和网络轨迹。他们只能从他在论坛上发表的内容中寻找线索,希望能够找到他的动机和特征。
他们发现“心理判官”是一个非常自负和狂妄的人,他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和犯罪学领域的权威和先驱,他对其他人的观点都持有轻视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自己有权利去评判和惩罚那些不符合他标准的人。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他喜欢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他会用1代表真理,0代表谎言,2代表对立,3代表平衡等等。他还会用数字来编写一些密码或者暗号,只有懂得解读的人才能明白他的意图。
赵成坤和林晓雨根据这些线索,推断出“心理判官”可能是一个从事数学或者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而且可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开始在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寻找可能符合这个特征的人员名单,并且与警方合作进行排查。
就在这时,“心理判官”又在论坛上发布了一条信息,他宣布他已经找到了他的第四个目标,一个叫做王莉的女性,她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她在论坛上发表了一些关于心理疗法和心理健康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心理判官”的眼中都是无稽之谈和误导之言,他认为她是一个罪人,应该受到惩罚。他还留下了一个数字密码,暗示了他的作案时间和地点。
赵成坤和林晓雨立即联系了王莉,告诉她有危险,并且要求她配合警方的保护。他们也试图破解“心理判官”的密码,希望能够提前阻止他的犯罪行为。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密码的含义,原来“心理判官”打算在王莉的生日那天,在她工作的心理咨询中心杀害她。
赵成坤和林晓雨赶到了心理咨询中心,发现那里已经被警方封锁了。原来警方已经通过其他途径找到了“心理判官”的身份,他就是一位叫做李明的数学教授,他是一个在数学界享有盛誉的天才,但是也是一个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变态。他曾经因为自己的一些数学理论被其他学者质疑而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仇恨,他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而其他人都是愚昧和无知的罪人。他开始在网上寻找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并且以“心理判官”的身份杀害他们。
警方已经在王莉的办公室里发现了李明的尸体,他被人用绳子勒死,并且在胸口上刻了一个“罪”字。而王莉则安然无恙地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刀。她向警方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李明在王莉生日那天假扮成一个求助者来到了她的办公室,然后趁机对她下手。但是王莉并不是一个好惹的人,她曾经是一名特种兵,有着丰富的反抗和自卫技能。她在危急关头用绳子勒住了李明的脖子,并且用刀刻了一个“罪”字在他的胸口上,以示报复。
赵成坤和林晓雨听完王莉的陈述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困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王莉会这样做,为什么她不及时报警或者求救,为什么她要用凶手同样的手法杀死凶手。他们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隐情或者秘密。
就在这时,“心理罪”论坛上又出现了一条新信息,这次是由“心理侦探”发出的。这个用户声称自己已经揭穿了“心理判官”的真相,并且成功地制止了他的犯罪。
“心理侦探”是谁?为什么他能揭穿“心理判官”的真相?为什么他要制止他的犯罪行为?这些问题困扰着赵成坤和林晓雨。他们决定去找“心理侦探”,看看他是否能给他们一个答案。
他们通过“心理罪”论坛上的私信功能,联系了“心理侦探”。他们发现“心理侦探”并不难找,他很快就回复了他们,并且约定了一个见面的地点和时间。他说他愿意和他们面对面地谈一谈,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们必须带上王莉。
赵成坤和林晓雨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心理侦探”要见王莉?王莉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也没有多问,只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通知了王莉。王莉也同意了见面,她说她也想知道“心理侦探”的真实身份和动机。
按照“心理侦探”的指示,赵成坤、林晓雨和王莉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咖啡馆。那里人不多,气氛安静。他们在门口看到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心理侦探”三个字。他们推开门,走了进去。
咖啡馆里只有一张桌子上坐着一个人,那个人正是“心理侦探”。他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一件黑色的西装,戴着一副眼镜,手里拿着一本书。他看到赵成坤、林晓雨和王莉进来,微微一笑,放下书,站了起来。
“你们好。”他说,“我是‘心理侦探’。”
赵成坤、林晓雨和王莉都有些惊讶,因为他们认出了这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c市大学的数学系教授、李明的同事、方木的导师——孟阳。
孟阳邀请他们坐下,并且给他们倒了一杯咖啡。然后,他开始说话。
“我想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做‘心理侦探’。”孟阳说,“其实,我也是一个犯罪心理学的爱好者。我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异常的、变态的、犯罪的心理和行为。我认为这些都是数学中最复杂、最有趣、最美妙的问题。”
“你是说,你把犯罪当作数学问题来解决?”赵成坤问道。
“是的。”孟阳说,“我认为,犯罪就是一种特殊的逻辑,一种特殊的算法,一种特殊的模式。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这些逻辑、算法和模式,就能够揭开犯罪的真相,找到犯罪的原因和动机,预测犯罪的行为和结果。”
“那你为什么要在‘心理罪’论坛上做‘心理侦探’呢?”林晓雨问道。
“因为我觉得那里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场。”孟阳说,“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对心理和犯罪感兴趣的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和观点,也有很多实际的案例和数据。我在那里做‘心理侦探’,就是为了测试我的理论和方法,看看我能否用数学的方式解决这些心理和犯罪的问题。”
“你是说,你把这些案件当作数学题来做?”王莉问道。
“是的。”孟阳说,“我把每个案件都当作一个数学模型,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然后,我用数学分析和推理的方法来寻找解答。我认为,这样做可以更客观、更精确、更有效地找到答案。”
“那你是怎么揭穿‘心理判官’的呢?”赵成坤问道。
“其实,我早就知道‘心理判官’是谁了。”孟阳说,“他就是李明。他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朋友。我们都是数学教授,我们都对心理和犯罪感兴趣。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这些问题,交换意见。我们甚至有时候会一起去‘心理罪’论坛上发表一些观点或者评论。”
“你们……你们是同伙?”林晓雨惊叫道。
“不,不是同伙。”孟阳摇摇头,“我们只是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我们从来没有合作过任何犯罪行为。我们只是在网上讨论一些理论问题而已。”
“那你怎么知道他是‘心理判官’呢?”王莉问道。
“因为我了解他。”孟阳说,“我知道他的性格、思维、习惯、喜好、特征等等。我知道他喜欢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知道他对自己的数学理论非常自信和自负,我知道他对其他人的观点非常轻视和否定。当我看到‘心理判官’在论坛上发表的内容时,我就觉得很熟悉,很像李明。于是,我就开始注意他,并且用我的方法来验证我的猜测。”
“你用了什么方法?”赵成坤问道。
“我用了密码分析。”孟阳说,“‘心理判官’每次杀人之后,都会在论坛上留下一个数字密码,暗示他的下一个目标。这些密码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都有规律可循。他用了一种叫做‘凯撒密码’的加密方法,就是把字母按照一定的位移规则替换成数字。比如A=1,b=2,c=3……Z=26。
“那么,如果他想要加密一个单词,比如‘罪’,他就可以把它替换成一个数字,比如‘26’。然后,他再用一个数字来表示位移的规则,比如‘3’。这样,他就可以得到一个密码,比如‘293’。这个密码的意思就是,把每个数字减去3,就可以得到原来的字母。比如29-3=26,对应的字母就是Z,也就是‘罪’的首字母。这样,他就可以用这个密码来暗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一个姓‘罪’的人。”
“我明白了。”赵成坤说,“那你是怎么破解他的密码的呢?”
“我用了一种叫做‘频率分析’的方法。”孟阳说,“这种方法是根据字母或者数字在一段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来推测它们的含义。比如,在中文中,最常见的字母是‘E’,最常见的数字是‘1’。所以,如果我看到一个密码中有很多‘E’或者‘1’,我就可以猜测它们可能对应着最常见的字母或者数字。然后,我再根据其他的线索和逻辑来验证我的猜测。”
“那你是怎么找到其他的线索和逻辑的呢?”林晓雨问道。
“我用了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孟阳说,“这种方法是根据一些已知的信息和规律来推断出未知的信息和规律。比如,在这个案件中,我知道凶手每次都会选择一些单身女性作为目标,而且都会在她们的生日那天杀害她们。所以,我就可以根据这些模式来预测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她叫什么名字,她什么时候过生日,她在哪里工作或者生活等等。”
“那你是怎么制止他的犯罪行为的呢?”王莉问道。
“我用了一种叫做‘心理操纵’的方法。”孟阳说,“这种方法是利用对方的心理特点和弱点来影响和控制对方的行为和决策。比如,在这个案件中,我知道李明是一个非常自负和狂妄的人,他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而其他人都是愚昧和无知的罪人。所以,我就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特点,故意在论坛上发表一些与他观点相反或者相似的内容,引起他的注意和兴趣。然后,我就开始和他进行一些心理游戏和挑战,让他觉得我是一个值得他尊重和对抗的对手。最后,我就利用了他的弱点——数学——来诱导他走入我的陷阱。”
“你是怎么做到的?”赵成坤问道。
“我给了他一个数学题。”孟阳说,“一个非常简单但又非常难解的数学题。这个题目是这样的:有三个数学家A、b、c,在一间房间里进行一场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都会被贴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正整数。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两个人的纸条上的数字,但是看不到自己的。然后,他们要轮流猜自己的数字是多少。如果猜对了,就可以赢得游戏;如果猜错了,就要退出游戏;如果不确定,就可以选择不猜。假设这三个数学家都是非常聪明和理性的,他们都会根据已知的信息和逻辑来做出最优的决策。那么,问题是:如果A的数字是1,b的数字是2,c的数字是3,那么这场游戏会有什么结果?”
“这个题目很简单啊。”林晓雨说,“答案就是A会猜对,b和c都会猜错。”
“为什么?”孟阳问道。
“因为A看到b和c的数字都大于1,所以他就可以推断出自己的数字一定是1。而b和c看到A猜对了,就知道自己的数字一定不是1。但是他们又不能确定自己的数字是2还是3,所以他们只能随机猜一个。结果就是有一半的概率猜错。”林晓雨解释道。
“你说得对。”孟阳说,“这个题目的答案就是这样。但是李明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个题目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和难度。他认为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罪’和‘惩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