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火红大明 > 第二百一十章 偏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南海地区的战争已经开始愈演愈烈,因为兴华公司已经控制吕宋到巴厘岛的整个东部岛,南海地区开始进行对荷兰人的防御作战,而四月份同时到达的还有朝鲜下水的5条战舰和8条商船,这弥补一部分兴华公司船只需求,不过南海的战争并没有影响到台湾的建设,老二正在印尼的中苏拉地区负责海军,杨向东与李小哥正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组织对于当地土着得管理工作。

面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还没大规模的伊斯兰化的情况,杨向东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道教推进,先是将很多并没有宗教的地方部落,推行道教和医生的地方医疗工作,随后将不认同不接纳兴华公司的部落进行统计和标记后,雇佣兵进入各个部落对其上层管理者进行清理,将顽固分子清理后分派到那些合作好的部落,结果就是有六成的青壮男性被其他部落人清理,女性被部落接纳,小孩被安置在一些兴华公司建立的学校内。

而清理工作在三月中旬,两个团主力和7个南海归化营,还有20个雇佣兵团负责清理整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到现在快一个月时间,公司统计部门的数据上看,手中用来进行建设工作的原住民人口有人,他们被分成八个区域进行防御点的城寨建设工作。

而作为先期清理的西部已经有三个城池被建立完成,这不得不让杨向东惊讶雇佣兵的能力,而3000人的死亡让杨向东心里有些不忍,不过西部也不只有死亡和饥饿,兴华公司医疗在头商业在后,道教压阵的情况也让兴华公司在西部的收货满满,相对于西班牙人那种近乎于欺骗和敲诈的贸易行为,兴华公司的贸易商品和贸易价格简直就是良心的很,这让西部的部落有着非常强的贸易态度。

而医疗和贸易也让道教在西部快速发展,到七月末道教信徒已经超过6000人,而道教也不会让他们闲着,在兴华公司的指挥下有2000人的道教信徒加入了归化营,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对东部也进行管理和传教活动。

相比于杨向东和李小哥在巴布内亚新几内亚的顺风顺水,老二基本上每天都是红眼病,在中苏拉的老二一直没有得到荷兰人主力的消息,而对防线的骚扰工作已经持续了快两个月,如果是没有战果也是瞎说,不过显然荷兰人觉得车轮战熬一下兴华公司的船队也是不错的法子,老二很清楚被动防御等着挨打不是法子,不过老宋和杨向东陶朗先陶学詹认为目前需要最少半年时间才可以进行西进,印尼周边岛屿太多了,消化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不过控制这些大岛屿就要半年,此时时间也仅仅过了一个月预计反击也需要到年底。

不过老二这里也不全是坏消息,双方在文莱岛周边的游击战也是胜多败少,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70多条武装商船和12条战舰沉没,而兴华公司仅有15条战船沉没,这对于一年就能下水24条战舰60条武装商船的兴华公司来说不算事情,此时海军参谋部正在敲定突袭雅加达和苏门答腊港口的计划。

对于进攻地方港口和造船厂这种任务,在战争一开始就应该实现,但是新华公司也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能力不足,具体的说法就是现在成了人等装备的局面,经过这几年对于帆船的改良,兴华公司将盖伦船的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极限,而帆船的标志性船型飞剪船,在进入台湾时就开始研发制作,而因为人才和技师数量不足的原因,台湾只能从技术理论到小模型制作到等比例制作一套流程,脚踏实地得做。而飞剪船也不是没有,第一批生产的飞剪船其实在年初时候就已经下水了,不过因为设计的原因,导致在随后的试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台中地区的二号三号船坞,不得不将已经铺设的龙骨进行重新设计和组装,到了今年的三月份飞剪船开始进行海试,不过试航就需要半年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作战任务主要以防御为主的原因,而老二在飞剪船已经上了船台后,对于飞剪船的热情反而没有了,现在他希望的就是库页岛在完成蒸汽车头设计之后开始船用蒸汽机的实验。

而为了更加主动防御,老二也安排了陆战队登陆了文莱岛屿,毕竟这个岛屿未来也是兴华公司必须控制的。

此时文莱东部得邦吉岛和山打根地区已经有了稳定的支点,两个团的登莱军驻防开始修建防御城池,而女真归化营日本籍归化营和南海归化营跟在雇佣兵身后进行西进突击工作。

而负责他们的总指挥是登莱军老军头,原来靖海卫百户张有利的儿子张熙国,作为归化营的总指挥他负责将雇佣兵平顶过的土着收容工作,而前线雇佣兵的领导是经过学习后的原刘爱塔部下的刘畅平,对于这次文莱挺进工作,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准备,面对荷兰人的打压,文莱地区本来就有为数不少得福建广州等南部地区的大明人,对于兴华公司也有几年的贸易交流,而文莱有很多亲大明得地方势力,这导致荷兰与兴华公司交战之后很多地方势力开始和和荷兰人的势力开始冲突起来,而文莱的行动也确实给荷兰人产生了不少得压力,这也导致荷兰人人没办法和兴华公司进行大规模的决战,而文莱在护卫队登陆后,双方的冲突规模越来越大,那些亲荷兰人的势力不得不加大与荷兰人的联络,而荷兰人也决定花大价钱对他们进行援助,首先是在南海地区采购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高价卖给了这些势力。之后又对这些势力提供了雇佣兵,而已经登陆得兴华公司的雇佣兵也不是吃干饭的。

双方在建宁欧地区交火,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雇佣兵部队,在经过多次战斗之后其实雇佣兵比归化营的士兵作战能力更加强,不过雇佣兵的装备反而不如归化营,双方的军队在一条平坦的场地上展开。场地的北面正在进行激烈的攻防战,作为北面唯一的一个制高点,归化营的指挥官刘畅平也不是吃干饭的,在参谋部提供的地图帮助下,第一时间赶到战场的侦察部队就已经占领了整个山头。不过侦查部队的数量实在太少了。一个排的侦察兵在山头上仅仅度过了一个下午。就被荷兰人的600多雇佣兵推了下来,看着被士兵们抬着回来的唯一一个幸存代理排长,刘畅平心里那愤怒的怒火反而平熄了。

后续的增援日本籍归化营长小向太郎已经带着自己一个营兵马重新推上去,荷兰人雇佣兵后续部队仅仅慢了不到半个小时,小向太郎已经站稳了山头并且和后续到来的雇佣兵一个营汇合,双方从当天晚上一直激战到第二天上午。而后续两个雇佣兵营和两个朝鲜归化营配合包围了山下的2000雇佣兵,刘畅平马上安排手中的两个营突进打了一个伏击,战斗一直持续一天一夜,到第二天的傍晚工兵营和民夫已经在建设好的营地接纳伤兵。

而一天后人的荷兰人雇佣兵正式抵达,并且开始对北山制高点开始进行进攻,而双方也开始对峙的情况。

在高高的望台上,刘畅平拿着手中的望远镜正在观看北山的攻防战,通讯兵拿过来北山上的小向太郎的信,看着还算能看懂的大明文字,刘畅平也有些犹豫,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荷兰人这次增援的部队不仅有人,加上西部投靠荷兰人的文莱地方势力,有多人,而自己这里只有十个营的编制。如果除去前段时间的战斗损失只有不到人,小向太郎的信没有要求增援的内容,而是要求增加火药和手雷的补充,并且保证后勤补给的通道,而且小向太郎也委婉的表示双方兵力对比悬殊不能正面决战。

“刘司令,我看拖下去也无妨。小吴司令正在安顿兵马,正面进攻或许力有不逮不过防御还是绰绰有余。”前指参谋长说到。

“我看是不是可以请求后方的护卫队参与增援。”刘畅平说到。

“刘司令,护卫队是做什么的我想你也清楚。雇佣兵和归化营说的好一点是白手套,甚至归化营比雇佣兵还要好一些。”参谋长把水杯递给刘畅平说到。

“确实如此,我原来还有一些偏见。以为护卫队不过是兴华公司有钱组织起来看家护院的,现在看来护卫队不仅有岳家戚家遗风,甚至更甚于两者,不过暂时发展到现在这状况其因,我等也是占了六成之过。”刘畅平对于自己还是很清楚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就参加过讨论的会议,我想刘司令也很清楚。”参谋长拿下自己的军帽扇动着。

“小吴司令讲过文莱作为前指,本来就是主动出击,只是因为我们前期的行动太过于顺利,导致整个前指都非常乐观,但是战争到了现在文莱的得失也变得非常重要。”刘畅平无奈的坐了下来。“其实相对来说也还不错,我们的补给基地在北部距离我们的位置有100多里。”

“现在后方小吴司令新的指示还没有到达,兵力上我们又处于劣势。防守确实是很稳妥的方式。既然补给很充足那么我们只能争取相对多的时间完善防御设施。敌人的补给线相对于我们更加漫长。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派出数支小分队对其补给进行伏击。”参谋长提议到。

时间到了八月末,结束段性工作的杨向东到了中苏拉指挥部,杨向东也没空着手来,他带来了四个南海归化营和6条战船,这对于老二是非常大的助力,而老二也表达了自己决定对文莱地区荷兰人的补给港口进行突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