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4章 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下)

效节军原本建制骑兵,只有一千多骑

虽然这个数量也不算少,但对于想在西北开拓出局面的势力而言,还是相当不够的。

洮水之战后,尤其是收复了凉州,效节军缴获大量马匹,其中战马大概占三分之一。

多是河曲骏马,虽然比西域马略逊,但还是勉强能用,李业从中挑选了四千匹,充为军马,用作扩充骑兵。

除了战马以外,更重要的还是骑兵兵源补充

西北之民,无论汉藩,大都尚武,精于骑术,其间只需略加选拔,便是优质兵源。

当然这些人和真正的职业骑兵相比,还需要大量训练,但总是更加容易得。

效节军以凉州、河、洮良马,以及十州归附的陷蕃汉民青壮为兵源,搭配老兵,很快就扩充到了三千五百余骑。

原本踏白一都的编制自然也就不够用了,而且“踏白”这个名字,主要是取用为侦查轻骑。

李业随即将踏白都拆分出来,新设了两都,各一千骑,分别命名为龙骧都、骁骑都。

以张归霸为龙骧都将,葛存周为骁骑都将

随着军队规模成倍扩大,不少跟随李业的老人,也随之水涨船高。

尤其是当年德静都旧部,哪怕最普通的士卒,只要混到了现在,最少也是个队副、队正了。

人一多,不可避免的,也就有了山头

李业军中将领大概可以分三类,一则是德静旧部,如秦彦、李弘义、赵氏兄弟、孙胜等。

这些人其实能力都不算太出众,但忠诚性大多可靠,而且知根知底

其次便是收编的巢军俘虏,张归霸、葛存周、李唐宾等人,都属此类。

还有壮大过程中,李业兼并掉的其他唐军溃卒,如刘鄩、郭崇韬之类。

这些人,因为各自出身来源,在效节军这个大集团内,为了自身能站稳脚跟,自然会有彼此抱团的现象。

对此,李业一方面从制度和人事上尽可能加以限制。

比如,虽然李业现在身兼三使,但除了符杨和敬翔这样的文官以外,其余武将均不能任节度副使。

保证所有人事权力,暂时都牢牢握在他手中,不至于在自己离开后,各州军将又搞起自治来。

为此,李业此番南下,只带了三千骑兵,张、葛以及新任踏白都将韩遵,符存审和杨师厚都留在了后方看场子。

但关中的其他势力,可都不知道李业的虚实,只是见对方俱是骑兵(李业三千人,五千匹战马),风驰电掣的,看起来就声势不小,怕是有近万人,纷纷紧张。

而当李业发出讨逆檄文传开后,长安城内,以及跟随李儇南逃的大臣们,纷纷欣喜万分,终于有人愿意来治朱玫这厮了!

朱玫闻讯,担心夜长梦多,都懒得走三次三让的程序,短短两天后,就直接给李煴套上了皇帝冕旒,接受朝拜

改元建贞,尊唐僖宗为太上元圣皇帝。

和朱玫本就一丘之貉的李昌符,马上承认朝贡

而王重荣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也许是担心如果李儇和田令孜回来,会找他算账,便也向长安的建贞政权表示朝拜承认。连带着周岌等其他几个小藩镇,也纷纷朝贡。

李克用虽然不承认,但也不愿意出兵帮助朝廷讨伐朱玫

原本还因为西北大佬李业表态,而放松下来的诸多大臣,和李儇等人,立马又如落冰窟。

就连田令孜,也是束手无策

他当然不希望李业跑来掺和,可为今之计,纵观长安方圆千里以内,能挽救朝廷的,还真就只有李业了。

田令孜只能一边连忙诏南边蜀中的陈敬瑄赶忙北上,给自己撑腰。

但此时的陈敬瑄,也被西川叛乱缠身,分身乏术

就在这种情况下,纵然知道,李业一旦抵达兴元,自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但也只当是解脱了。

九月,李业率三千骑兵,从京兆西侧渡河南下,途径凤翔,李昌符派兵拦截。

结果五千步骑,如同纸糊般,李业直接放手让张归霸、葛存周、韩遵三人发挥。

张、葛二人自不必提,韩遵本是灵州大族韩氏子弟,原灵州刺史韩群,乃是其族叔,韩家算是西北本地,第一个完全投靠李业的大族,这些边郡大族和内地的世家不同,并不依靠科举入仕,而是以军功显赫,类似于北宋的x家将之类。

三将各自领千骑,于渭水河畔,这个李业十分熟悉的战场,正面不到一个时辰,便将此前就被王重荣暴揍过的凤翔军再暴打了一遍。

五千步骑,两个照面便顿然大溃,李昌符倒是有准备的,都没有亲自带兵出城,见情况不对,就连忙锁住城门,闭门不出。

李业就此大摇大摆的渡河南下,直接从凤翔城外数里,耀武扬威,取道凤州,走蜀道由兴州进东南的兴元府城,寻皇帝李儇去了。

听闻天水郡王大军已近数十里内,行在诸多大臣、宦官,纷纷议论,有的期待,有的惶然。

毕竟这种情况下,谁知道人家是来干嘛的?

万一李业真就搞出啥逼宫戏码怎么办?

甚至有心思活泛者,又受了朱玫废立皇帝,诸多藩镇暧昧的刺激,以为李儇皇位已不可保,连夜准备九赐、华盖,就差缝黄袍了。

田令孜更是哀莫大于心死,主动向天子请辞,毕竟现在他就算不请辞,随行的诸多军士,在此状况之下,也不会听他调遣了。

大家一起混,是为了发财的,李业什么人?就现在禁中这三瓜两枣,和人家碰?那不是找死吗。

兴元城内,有官员不顾体面,主动出城迎接李业,田令孜辞了职务,日日在府中饮酒作乐。

皇帝李儇则是战战兢兢,和宰相杜让能,让王建、宋文通谨守行宫。

唯有宰相崔安潜,连忙安抚皇帝,表示李业绝非篡逆之辈。

旁人皆知崔安潜是李业丈人,纷纷讨好,就连李儇和杜让能,也连忙让崔安潜作为使者出城试探李业。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崔安潜出城后,李业郑重接待,翁婿二人时隔一年,再次见面,感慨万千,面对老丈人,李业倒没有隐瞒,直接表明来意

“业此番勤王,本意为救驾,只是途径邠宁,得知朱玫篡逆之事,愤然起兵,事了安顿圣人,还于上都,只会引兵西退,绝不留恋。”

崔安潜这才放心,但临走之前,还是告诫李业道

“人心尚在,关中虽乱,但天下尚无大变,朱玫此番举动,虽是捅了窗户纸,但他自己绝不会有好下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取名望可以,但不要涉及过深,子烨要三思。”

李业拱手相送

李业没有马上入城,而是在城外数里,让回下军士驻营不前,随后才派遣掌书记韦庄,换了正经官袍,入城拜谒天子。

代天水郡王请求面圣

一番操作,可谓是恭敬有加,让城中君臣都有些愣

原本还惊恐有加的李儇,看着眼前恭谨下拜在地,一身乌纱绯袍的韦庄,不知该说什么,良久才反应过来

“那,那便快诏天水郡王觐见......”

李业只率数百骑入城,直往行宫前,直接大礼下拜,正色朗声道

“臣,天水郡王,门下侍郎兼侍中、同平章事,河西经略,节度朔方、陇右,太子太保,业,叩见陛下!”

原本身后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十余名将佐,纷纷大礼下拜,口呼陛下

李儇见状,顿觉两月间胆战心惊为之一空,欣喜上前扶起对方

“皇叔快快请起!”

然后看了眼身后的杜让能眼色,又连忙道

“朕不更事,以至于社稷动荡,还请皇叔辅政,以摄大事!”

李业闻言,面上没有半分欣喜之状,直接再次下拜,面色肃然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岂能轻予于旁人?陛下登基已有十二载,焉有不更事之言?”

“臣,只愿为陛下马前卒,效命前驱,不负祖宗之德,成功之后,自当引马,归西北戍边,此志权权,望陛下勿相疑!”

李儇闻言,感动近乎落泪,再次扶起对方

“皇叔真辅国良臣,擎天玉柱,跨海金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