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关山不渡清欢 > 第130章 一举两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雪娘走到窗前,推开窗栏,用支架架起来,书房后面是荷花池,她探出头去,确定四周无人。

才与柳夫人低声道:

“夫人应该知道,我本姓许,是二十年前因粮草军饷案被流放的许侍郎之孙女。”

柳夫人神色微动,轻轻摇着手里的团扇,眼神探究地看着雪娘。

这事侯爷临终前告诉了她,柳夫人怀疑,自己也许比雪娘知道得更多。

当年侯爷冒领许侍郎军功之事,恐怕雪娘就不见得知晓。

只是这时候,雪娘突然提起此事是何故?

见柳夫人神色,雪娘心下暗叹,祖母果然什么都知道。

难得她知道自己是罪户,竟半点也不假辞色,还一直不动声色地护着自己。

她继续说道:

“当年就因为粮草和军饷被贪污,导致北疆战事失利,青云四州被匈奴人占了大半去。先皇大怒,惩治了一批人,之后赵家有所收敛,老侯爷才得以顺利收回北疆。”

柳夫人点头,确实,当年那桩冤案,导致许家倾覆,却间接成就了洛家。

“夫人可知,十年过去,北疆又将重起硝烟。”

雪娘把木广霖打探来的消息,与柳夫人详细说了一遍,比对着洛子清,讲得更为细致三分。

柳夫人故去父亲官至兵部尚书,如今哥哥又是兵部侍郎,家学渊源,她从小亦爱好兵马战术。

看书也更喜欢历史军事与兵法,自然比雪娘对战争局势更为敏感。

听了雪娘一番话,她手里的团扇都慢慢摇不动了,喃喃自语道:

“大魏安定了十年,难道又要开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了吗?”

雪娘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

幼年在青州时,匈奴人已经被洛将军阻击在云州一带,之后更是驱赶到亚林关之外。

她对柳夫人所说的生灵涂炭,完全没有概念,但雪娘却深深懂得,什么是民不聊生。

索里镇和獒里镇的老百姓,从来就没有过上吃饱饭穿暖衣的日子!

安定富足的是江南,从来不是边疆!

雪娘叹一口气,“若战事能速战速决,百姓受的苦楚便会少许多。”

柳夫人露出恻隐之色道:

“速战速决,又谈何容易。仗打起来,没个五六年,甚至上十年,停不下来。”

雪娘拉住柳夫人的手,殷切地说道:

“所以我今日来见夫人,就是有一计策,至少可以保证北疆战事再起时,粮草与军需供应不会被奸人阻扰。”

柳夫人本柳眉微蹙,闻听此言,眉头一扬,言道:

“哦?你若真有妙计,且说来与祖母听听。”

雪娘回到榻边坐下,慢慢与柳夫人说来。

“夫人知道,我从侯府离开时,除了夫人所赠一千两,手里还有将军给的三千两。”

柳夫人点头,此事她自然知道,不然也不会放心雪娘离府。

“我用这些银子,雇了几个可靠的管事,做京城到北疆的行商生意,这一年多来,盈利颇丰。”

雪娘暂时还不想把木广霖的身份公开,当然罗氏商行的真实盈利也是机密。

柳夫人惊讶地上下打量雪娘,倒没想到,她竟然还有这份经商头脑!

仔细一想,又恍然大悟,难怪她当初说要回北疆,许是一开始就拿定主意,要回北疆找亲友做这门生意吧。

柳夫人自然不会追问雪娘往北疆行商的细节,她手底下也有不少商铺。

当然明白,各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经营秘密,不好向外透露。

“这行商又与北疆战事有何关系?若是打起仗来,商路怕是要断了吧?”

柳夫人不知道行商贩货的暴利,想着雪娘一年至多不过挣上挣几千两,还要与手下那些管事伙计们分,到手恐怕有限。

哪里知道,雪娘如今已经有了几万两银子的丰厚身家。

雪娘微笑着说:

“我原本也只是想,若是打起仗来,北疆粮草药材冬日棉衣应该是急需品,可以让手下管事走货时多备一些。后来想到当年祖父负责运送这些军需物品,惨遭陷害,就有了个主意。”

“夫人您知道钱庄票号吧?”

柳夫人当然知道,京城里有两大钱庄,一家后台是赵家,另一家是老贤王。

老贤王是先皇幼弟,自幼不爱读书习武,只爱打算盘,成年后出了宫,便做起生意来,创办了这家钱庄。

京城大户人家银子多了,便存到钱庄去,拿着银票吃利息。

老贤王用这些银子,将生意做到遍布天下,不过他不喜贩卖,只喜经营。

做得最大的是珠宝,茶叶,瓷器这三个行当,另外还有酒楼食舍客栈,甚至勾栏青楼生意。

赵家钱庄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规模没有贤王钱庄那么大。

雪娘点头说:

“如果皇上把每年的军饷与粮草物资都兑成银子,存到钱庄,换成银票,派百里加急的军士送到北疆,再令天下行商,往北疆运送物资,到了北疆一手交货,一手交银票,行商再拿着银票兑银子,这样是不是就能避开奸臣贪官,在其中弄奸耍滑,谋利害命?”

这一番话,说得柳夫人美目圆睁,似乎不认识一般,盯着雪娘看了好久。

才长呼一口气道:

“你这个主意,甚好,甚好!雪娘,朝中文武百官,怎都想不出你这样的主意!”

柳夫人激动得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步。

雪娘自然要谦虚几句:

“文武百官不见得是想不到,而是不愿或不好断了某些人的财路而已。我也是从行商贩货想到的,若打起仗来,断了商路便没了财路。想着可以贩些粮草物资去,与军中做这笔生意,才突然有了这个主意。只是我人微言轻,舅祖父身居兵部要职,不知是否可以与皇上提此建议?”

柳夫人转了几个圈,连声道:

“自然可以,自然可以,只是这事,你咋不与子清说?他是正二品将军,又即将升任青云大都督,他去与皇上进言,加上我父亲,此事必定能成!”

雪娘叹了口气,低下头不言语。

柳夫人瞬间明了,雪娘不想与洛子清接触。

两人本是有情,偏偏阴差阳错,陷入如今僵局。

柳夫人无奈地摇头,安慰雪娘说:

“子清那里,我去与他说,在他离京前,此事必会上达天听,你就回去等我好消息吧!”

雪娘释然点头:

“还有一件事,夫人,如今钱庄不过秦王与赵家两户,皇上若将数十万的军饷军需银两存入钱庄,怕是难免会有其他事端,反受牵制。不如皇上下令,建一座独立的皇家钱庄?”

柳夫人连连点头。

“自是如此更好,皇家钱庄专门用于朝廷银钱来往流通,由皇上直接掌握,不但军饷物资,以后各地税赋饷银,赈灾物资都可用银票来兑取,避免贪官污吏从中层层盘剥……具体如何立章程,皇上那应该有许多能人……”

柳夫人以前常听侯爷分析朝廷政事,天下民情,对税赋问题,知之甚多。

“这个主意也不错,我会告知父亲和子清,一并上折子奏与皇上。”

雪娘离开别院,脚步轻松许多,经过门口桃树,忍不住踮起脚,轻轻跳跃两下。

若是此事能成,不但对北疆战事助力甚多,其中商机又何止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