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城主误会了。”刘邦嘴角微微扯了扯,“季要找的是郑应君郑小兄弟。”
之前黄孟娘叫过郑应君的名字,所有人都听到了。
鄂州江城,钟康他们几个也看到了视频。当见到跨山巨榕后,钟康立马将钟斐和钟奇叫到跟前,“你们两个,以后给我低调一点。”
钟斐与钟奇不傻,明白钟康的意思,纷纷应道:“父亲(大哥)放心,我们以后会注意的。”
不仅是他们,就连松宁县城那一伙儿人也看到了,一个个多少都有些提心吊胆。
“他啊!”黄孟娘对着城头叫道:“你们几个别看着了,下来吧。”
听到刘邦是来找自己的,郑应君当先跳了下来,有些好奇地看向他。
这老流氓长得还挺帅,特别是配上那长长的鬓角和胡须,有一种特别吸引人的气质。
但也许是滤镜的关系,郑应君总觉得刘邦有一些吊儿郎当的。
白起和岳飞对刘邦也颇为好奇,特别是岳飞,活着的汉高祖,他也想见见?
就这样,刘邦被当成稀有动物那样被几人看着。但他也不想便宜了别人,对岳飞和白起,刘邦同样好奇。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反正都是看猴子的眼神。
然后就感觉一阵膈应,眼神变换,恢复正常。
韩信想了想,也跳了下来,反正以后迟早要面对的,躲什么躲?他刘邦不怕我,我还怕他不成?
“郑小兄弟!”刘邦先招呼了一下郑应君,又看向白起和岳飞,“白先生,岳将军!”
郑应君、白起与岳飞也拱了拱手,“刘城主!”
刘邦最后看向韩信,“齐王,好久不见了。”
听到这个称呼,韩信一脸的膈应,“别,齐王这个称呼韩某可担不起,刘城主叫我名字就行。”
“哈哈!”刘邦轻笑了一声,“之前无论谁是谁非,现在一切都已重来,韩先生又何必揪着前尘往事不放呢?”
韩信嗤笑了一声,“刘城主的口才依旧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学过纵横之术。”
“纵横之术季也向往之,奈何无处可学。”面对韩信的出言暗怼,刘邦就当作是老熟人聊天。
如此一来,韩信倒还真拿他没办法,一时间不想再说话。
刘邦也不想与众人继续扯皮,汉城那边的情况可不容久等,向郑应君拱手道:“郑小兄弟,季厚颜相请,帮汉城渡过此难关如何?”
郑应君还未答话,韩信却说了,“凭什么帮你?”
刘邦向韩信投来感谢的目光,老下属的助攻给力,他正打算给出条件呢!
“城外这条路名为丝绸之路,大家想必都不陌生。”
刘邦心中虽急,但表面却十分淡定,缓缓介绍:
“今后各个城池分散在浩瀚界之中,往来不便。而我汉城丝绸之路却能连接众多城池,加强多方来往。等建成之后,我在城外二十里处留下一处可通往我汉城的驿站如何?”
看向郑应君,“只要郑小兄弟前往帮忙,此后小兄弟你无论想去何处,我汉城免费相送。”
怕这些条件不够,刘邦又打起了感情牌,“再说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汉字,同为华夏儿女,还请郑小兄弟相帮!”
话毕,他对着郑应君拱手低头,深深地作了个揖,可谓是诚意十足。
“这个!”郑应君被刘邦说动了,不过还是看向了黄孟娘和韩信。
韩信不在意道:“你想去就去吧,不用在意我。”
黄孟娘也说道:“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决定。”
郑应君想了想,帮这个忙也不是不行,汉之一字确实已经深入自己的骨髓之中,就为了这个字,这个忙也要帮上一帮。
不过,也只有这一次,以后刘邦再想用这个字来请他帮忙却是不行了。
至于说丝绸之路的免费使用,郑应君还真不在意。
“好,那我就随刘城主你走一趟。”他应了下来。
刘邦却有些得寸进尺,“不知易姑娘可在,也可否请她走一遭?”
“不必了。”郑应君果断拒绝,“我一个人就足够了。”
易清默在攻城结束后便和郑应婕一起回到家中,而郑应君则是想和白起他们三个待久一点,吃吃瓜。
“也好!”刘邦呵呵一笑,给人的感觉十分宽厚。
“我们走吧!”郑应君当先朝城门口走去。
刘邦迅速跟上,“郑小兄弟等等季。”
在众人的目光中,郑应君和刘邦踏上了赤红的丝绸之路,化作虹光消失在天际。
郑应君只觉得眼前红芒一闪,与刘邦来到了汉城城头之上。
除了刘邦之外,城头还站着六男一女。
郑应君暂时没有理会,伸手先将跨山巨榕召了出来,扎根在东城之外。
真正的用肉眼见到跨山巨榕,即使是这些前帝王皇后,面色也难免露出震惊。
“行了!”郑应君拍了拍手,“我们等着看就好了。”
乌云很快被跨山巨榕凝聚而出,遮住了烈日,天地至少暗了五个亮度,就和明月照耀下的夜晚差不多。
转头朝刘邦等几人看去,其中有三位看向郑应君的目光很是热切。
郑应君有些不自在,问道:“这几位是?”
吕雉先站了出来,款款言道:“妇人吕雉。”
这是吕后?郑应君表示自己有被吓到,人彘创始人,心如蛇蝎,歹毒异常。
她怎么在这?
他心中默道:“你说你,戚夫人虽然与你争宠,人家失败后你干脆地把她杀了不好吗?还做成人彘,把自己的儿子都给吓得去了半条命。何必呢?”
不过,吕后确实漂亮,妥妥的一位美艳少妇,更具有一分高贵,一分威严,一分冷艳、一分果断。
很难想象,如此多的气质糅合在同一个人身上。
“呵呵!”郑应君勉强笑了一下,“你好!”
吕雉也是个人精,清清楚楚地知道郑应君此时在联想什么,就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接着,一个整体高贵而又谦逊斯文的人上前一步,“在下刘恒,见过郑先生。”
这是汉文帝,郑应君可不敢当先生这一称呼,“刘先生叫我名字就可,先生一词我可不敢当。”
他对汉文帝的印象可比刘邦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