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772章 其野心可见一斑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好,昌胡人少,又行事匆忙,只是焚烧了一部分粮草,大概占四分之一。

第二天,祁山不再赶路,一边命人赶制燕军的军旗,一边命人寻找燕王杨枫,递交降书,请杨枫派人前来受降。

剩余的粮草,供大军支撑半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半个月之内,杨枫派人接管这支军队,祁山也就彻底放松了。

祁山这边兵变的消息,杨枫暂时还不知道,但他也遇到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大吴国的使者找到了他。

这位大吴国的使者,是礼部的一位员外郎,名叫王世林。

王世林是从水路来的,在高句丽国的海州登岸,再经过陆路进入铁勒境内,见到了杨枫。

这一路,兵荒马乱的,好在他们是大吴国人,大吴国也算是一个强国,不管是倭国,还是铁勒,都不会主动跟大吴国起冲突。

尤其是倭国。

大吴国的东面和南面,都是沿海,造船业发达,水军的战斗力极强。

如果倭国真动了大吴国的使者团,大吴国派兵攻打倭国,肯定能让倭国喝上一壶。

杨枫的兵马,距离贺胡真城已经不远了。

但因为祁山的兵马一直在后面跟着,杨枫不敢对贺胡真城动手,只是派人时刻关注贺胡真城的情况。

“外臣王世林,参见燕王殿下。”

“贵使无须多礼,赐座,奉茶。”

“外臣多谢燕王殿下。”

等王世林就座,喝了茶之后,杨枫这才开口问道:“眼下,铁勒和高句丽国战事连连,但贵使仍然克服困难,来到此处,想必是定有要事吧。”

王世林拱手道:“燕王英明,确实是有一件要事,须得向燕王殿下当面禀告。”

大吴国使团在海州登陆之后,这才发现,北境的情况跟刘巨龙所了解的又发生了变化。

楚军先败,但杨枫的燕军却直攻铁勒的本土,并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更可怕的是,铁勒又发生了内乱,各地到处起义,直接陷入了灭国之厄中,朝不保夕。

而高句丽国呢,燕军和倭国都参战了,局势依然还是胶着状态,胜负未分。

在高句丽国中,高树汐和高树泓打得不可开交,燕军和倭军这两个帮手则是打起来了,也是战事胶着。

王世林敏感地发现,真正能左右铁勒和高句丽国战局的人,是燕王杨枫。

所以,找高树泓商谈吴货北上的事,或者找贺胡真大汗商谈,没有太大意义,不如直接找上杨枫,绝对能一锤定音。

不得不说,王世林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礼部是左仆射冯不破分管,而冯不破是个佞臣,贪得无厌,在他分管的吏户礼三部,自然是谁送钱多,谁就当官大。

可是呢,光靠着一帮子送礼的,阿谀奉承的,工作怎么开展?

所以,在这三部里,也是有一些勤勉能干的,王世林就是其中之一。

跟大楚国的官职系统一样,礼部的老大是尚书,相当于正部级。

尚书的副职叫左右侍郎,相当于副部级。

再往下,就是郎中了,相当于正厅级。

员外郎是郎中的副职,自然就是正厅级。

接下来是主事,相当于正部级,詹事相当于副部级。

这一次北上出使,风险极大,因为北面正打着仗呢,那些送礼的和阿谀奉承的都不愿意去。

不然,国与国商谈,哪能轮得上一个员外郎啊,至少也得是一个侍郎才行。

杨枫点了点头:“贵使请说。”

王世林拱手道:“启禀燕王殿下,外臣此番北上,乃是与燕王殿下商讨吴货北上之事。”

吴货北上?

杨枫差点乐了,他弄了一个燕货南下,没想到大吴国却搞了一个吴货北上,倒也有趣。

杨枫含笑问道:“贵国的吴货,渡江之后,便可北上,而且是一直如此。”

“如今,贵国突然绕过大楚国,直接来到北境之地,想必是大吴国与大楚国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吧。”

“嗯,让孤王猜猜,是不是父皇的年号惹得吴皇不喜?”

王世林叹服道:“燕王殿下英明,外臣钦佩万分。”

杨枫哈哈大笑道:“孤王听说,礼部的员外郎王世林大人乃是正直之人,态度躬恳,从无溜须拍马之嫌,却不知今日为何如此啊?”

对于大吴国的官场,杨枫自然是颇为了解,但也仅仅了解到了王世林这样的员外郎,也就是副厅级的程度。

毕竟,再往下,大吴国的官员就太多了。

王世林听了,不由暗暗一惊。

燕州是大楚国最北的州,身处北境之中,但这位燕王殿下却对南方的大吴国了如指掌,其野心可见一斑啊。

这一次,吴货北上,固然可以教训大楚国一回,对大吴国的商贸也会有利,但以目前北境的情况来看,最受益的还是燕州。

燕王杨枫有虎狼之心,若是吴货北上再助力其经济发展,只恐等于是养虎为患啊。

想到这里,王世林不禁有些犹豫了。

杨枫察言观色,基本上猜到王世林心中所想,淡淡一笑:“怎么,贵使觉得,吴货北上,会助力我燕州经济发展,日后必将对大吴国不利?”

“我燕州与大吴国之间,隔着大楚国不说,我燕州更无水军,如何会对大吴国不利?”

“再者,我燕州陷于北境之战,何时脱身也不知道,哪里还会盯上一个翻山越岭也到达不得的大吴国呢。”

“只不过,孤王爱才,对各国的能臣干吏多有了解。”

“贵使在大吴国似乎不太被重用,一身才华难以施展。”

“若有一日贵使在大吴国得罪了什么小人,举步维艰之时,孤王的燕州大门随时向贵使敞开。”

王世林不由微微一叹,久闻燕王唯才是举,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难怪,一个满目疮痍的燕州,只是不到两年的时间,被这位燕王殿下扫清了内忧外患不说,更是经济腾飞,百姓安定,发展成了一个强州。

以一州之地,先并匈奴,再灭铁勒,古今从无啊。

王世林稳了稳神,拱手道:“多谢燕王殿下厚爱,外臣在大吴国一切安好,就不劳燕王殿下挂念了。”

“燕王殿下,下面咱们就开始商谈吴货北上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