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767章 大楚国与大吴国的贸易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67章 大楚国与大吴国的贸易战

高坪之战,杨枫一把大火烧死了五万铁勒兵马,收降了五万,再次震动了杨钦。

以前吧,杨枫对匈奴,每战每败,杨钦并没有太在意。

因为杨钦曾经对阵过匈奴,对匈奴还是颇为了解。

匈奴人,少有谋略,靠的就是铁骑无敌,灵活机动,战斗力彪悍。

所以,只要燕州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击败匈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杨枫做到了,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燕州铁骑,战斗力还要在幽州铁骑之上。

杨钦认为,把杨枫换成杨铭,或者杨错,或者是他,带领这一支强大的燕州骑兵,也能灭掉匈奴。

可燕军在铁勒的战斗,就彻底刷新了杨钦对杨枫的认知,这娃打仗确实厉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杨钦心中也隐隐有些后悔了。

当初,杨钦听从了萧氏的建议,这才将杨枫送到燕州,以绝了他能成为皇太孙的资本。

因为杨枫怕死,一旦到了燕州,一旦匈奴犯境,他一定会逃回来。

可事情的发展渐渐就脱离了杨钦的掌控,直到今天这种局面。

当然了,虽然有铁勒境内的几次大胜,杨钦仍然不可能认为燕州能够吞并铁勒,最多是占领一些靠西的城池罢了。

但后续的发展,再次出乎杨钦的意料之外,情况彻底失控了。

贺胡真城内乱,贵族指挥兵马攻打汗宫,要废掉贺胡真大汗。

各地,百姓和军队起义,主动投降燕州。

杨钦无法淡定了。

铁勒的形势发展,已经近乎要灭国的程度了。

燕州已经吞并了匈奴,若是再吞并铁勒,实力暴增,杨钦还怎么钳制杨枫。

就说燕货吧。

即便大荒国抵制,大楚国抵制,还有铁勒和高句丽国这两个地方啊,足以能支撑燕州的经济了。

还有大吴国。

因为“平吴”这个年号,大楚国和大吴国彻底翻脸了,直接断交。

双方的贸易往来,直接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吴国为了报复大楚国,吴皇直接下旨,提高江北货物的岸税。

什么是岸税呢?

就是江北的货物渡过长江,到达江南,最后得上岸吧,就是上岸需要缴纳的钱,每一种货物的岸税都是不一样了,但全都提高了。

但是呢,这些货物在江南的售卖,价格不得提高。

也就是说,成本增加了,价格不变,江北商人的利润空间就减少了。

减少归减少,但总归还是有钱赚的,交易量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江北的商人,对杨钦自然就有些不满了。

你丫的,定什么年号不好,非要用“平吴”这俩字。

现在可好了,吴皇大怒,提升岸税,导致我们的利润缩水,为你的过失买了单。

杨钦当然也知道了这事。

更换年号?

当然不可能,这牵涉到大楚国的颜面,绝对是不能更改的。

于是,跟左右仆射和礼部的官员一番商议之后,杨钦也下了一道旨意,提升江南货物的岸税,比大吴国提的还高。

丝绸、陶瓷、茶叶等等,自然全都受到了影响。

这种贸易战,你制裁我,我收拾你,基本上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但大吴国是没有退路了,因为大楚国欺人太甚。

这时,右仆射刘巨龙给吴皇陈仲德出了一个主意。

大吴国的两个仆射分管,跟大楚国是一样的。

左仆射分管吏部、户部和礼部,右仆射分管兵部、刑部和工部。

这种贸易方面的事呢,是归礼部负责的,左仆射叫冯不破。

但冯不破是个佞臣,玩政治可以,别的本领就不行了。

刘巨龙的这个主意是,抛开大楚国,派出商船,从东部沿海港口出发,走水路,往高句丽国,在海州登陆。

意思是,大吴国放弃大楚国这个市场,重新在北境开辟市场。

北境有高句丽国,有铁勒,有大荒国,有维部,还有倭国,市场远比大楚国要大得多。

而且,一旦江南的丝绸、陶瓷和茶叶等货物不再北上大楚国,大楚国断货,自然是会受不了的。

到那时,或许大楚国就会反过来求大吴国,而大吴国也可以趁机抬高价格,狠赚大楚国的银子。

这个主意,着实让吴皇陈仲德大喜之极,当即就同意了。

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高句丽国正在内乱,高树汐和高树泓正在争夺王位。

大吴国既然派出使者北上,那就得表明态度,支持哪一方。

陈仲德问刘巨龙的意见。

刘巨龙说道:“根据老臣对高句丽国的情报分析,高句丽国王高延江很可能是被其次子高树汐杀死的。”

“而且,大楚国出兵支持高树泓,更是燕王杨枫亲自领兵,高树汐兵败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我大吴国应该支持高树泓。”

陈仲德不满了:“大楚国与高句丽国是盟友,如今我大吴国与大楚国已经彻底翻脸,高句丽国能会给咱们好脸色?”

刘巨龙微微一笑:“陛下无须担心,此中情况有些复杂。”

“那高树泓与燕王杨枫有旧,此番国内大乱,也是向燕王杨枫求助。”

“而燕王杨枫与楚皇杨钦之间,乃是父子不和,关系几乎已经僵化,不可调和。”

“故而,我大吴国与大楚国翻脸,反而可以派出使者前往燕州,与燕王杨枫谈及商贸之事。”

“毕竟,如果燕王杨枫能够在海州建造一个燕货制造基地,从水路南下我大吴国,不管是时间还是成本,都会减少许多,有益无害。”

“再者,我大吴国还可以保证,帮助燕王杨枫将燕货销售到南越各国。”

“如此一来,不但我大吴国获利,燕州一样获利。”

“而燕州越强大,燕王杨枫就有更多的实力跟楚皇杨钦叫板,对我大吴国又是好事一桩。”

听了刘巨龙的话,陈仲德大喜之极:“好,就以爱卿之言,速速派遣使者北上,谒见燕王杨枫。”

刘巨龙说道:“启禀陛下,礼部归冯大人分管,陛下可下旨让冯大人从礼部选出一能言会道,有胆有识之人,前往燕州。”

“甚善。”陈仲德龙颜大悦,立即就派人将冯不破宣入宫中,亲口安排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