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惊雷 > 第635章 风起云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用过晚餐之后,夜幕已悄然降临。众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崇祯所居住的这间房,周后之前早就已经来查看过了。

一踏入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张宽敞且舒适无比的大床,床上铺着厚厚的棉被,那细腻的触感和温馨的色彩,都给人一种家的温暖与安心。

再往里走几步,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洗浴间。洁白的瓷砖闪烁着淡淡的光泽,各种洗漱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这里没有皇宫中的奢华装饰,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一种简洁而实用的美。

如此舒适的布置,竟然让周后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种眷恋之情。她静静地站在房中,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角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如果以后能够一直过上这样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似乎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呢。至少,陛下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整日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了。

想到此处,周后的心头微微一酸,轻轻叹息一声后,转头看向身旁的崇祯,柔声说道:“陛下,臣妾觉得这里真的挺好的。”她的话语虽然轻柔,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崇祯自然一听便明白。他望着周后那略带倦容却依然温柔美丽的脸庞,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就在崇祯皇帝携着一家老小在耽罗岛忐忑不安的生活时,外界已然是风起云涌,局势发生着巨变!

随着大华军源源不断地向天津卫调遣兵力,孙大成亲率一支骑兵师风驰赶赴天津卫。与此同时,金日观亦正式投入大华军的阵营;得到孙大成的号令,他更是亲自统率着三千骑兵进驻天津卫。

不仅如此,耽罗岛上的新兵训练基地亦是输送来整整一个师的步卒。再算上前些时日李景程所统领的特种作战部队以及后续陆续抵达的兵员,此刻驻扎在天津卫的大华军人数已然高达一万三千余人!

在天津卫孙大成做为最高军事长官统筹全局。而在民政事务方面,有方孔照和顾炎武等人的到来,各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逐渐走上正轨。

近些日子以来,天津卫又接纳了为数众多的难民,其数量竟然多达十万之巨!面对如此庞大的人流涌入,镇守此地的刘芳亮和李双喜不敢阻拦,他们在将当下的情形如实禀报给李自成之后,李自成权衡再三,最终也只能无奈地下达命令,让刘芳亮率军后撤至三河一带暂且待命。

而随着刘芳亮所率军队的撤退,天津卫原本大明的各级官员、守城的官兵以及当地的普通民众们,便如同潮水一般纷纷投入到大华军的怀抱之中。

尤其是宝坻地区的军民,表现得尤为坚决和果敢。当闯军的队伍途经此地时,宝坻城内的军民毫不犹豫地紧闭城门,并迅速组织起严密的防御工事,绝不让李自成的一兵一卒踏入城门半步。幸好闯军并没有进攻宝坻的意图;与此同时,他们还立刻派遣使者快马加鞭赶往天津卫,向那里的大华军紧急求救。

此时的金陵城中,则是风雨飘摇、人心惶惶。在这些日子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令人揪心的消息从遥远的北方源源不断地传来:先是听闻李自成的大军已然顺利通过了大同,紧接着没过几天,又有新的情报显示,李自成麾下四十万之众已如铁桶般将京师团团围住,这座繁华的都城如今已是水泄不通

然而,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金陵城的官民们起初并未显得过于惊慌失措。毕竟在过往的十数年,他们早已习惯听闻京师被围困这样的消息,而且每一次最终也都能够化险为夷。

可是谁能料到,仅仅两日之后,一则惊天动地的噩耗震撼了整座金陵城——大顺军势如破竹,一举攻陷了京师!崇祯皇帝走投无路之下,竟选择了以自焚这种惨烈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刹那间,整个金陵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恐惧与绝望所笼罩,陷入了一片混乱不堪的恐慌之中。

然而,就在这片惶恐不安的氛围弥漫之际,却有一些人在暗中蠢蠢欲动。南京镇守司内,各个不同派系的势力正在此聚集。众人摩拳擦掌,各抒己见,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就此拉开帷幕。各方言辞犀利,慷慨激昂,试图在这场权力争夺的风暴中抢占先机……首先是福王朱由崧被推了出来。

李自成率领大军攻破洛阳之后,整个局势变得动荡不安。朱由崧见势不妙,匆忙从河南逃离,一路奔波,最终来到了淮安,并暂时定居于此地。

朱由崧和朱由检是堂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而且朱由崧还是福忠王朱常洵的长子。按照这样的亲缘关系,如果让朱由崧来接任皇位,可以说是再正统不过的选择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居然遇到了阻碍。那些一向把忠孝礼仪纲常挂在嘴边、自我标榜的东林党人,竟然坚决反对拥立朱由崧为新皇帝。

究其原因,只因多年前,福忠王朱常洵曾被东林党人逼迫离开京城,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如今,他们担心一旦朱由崧登上皇位,肯定会跟他们算这笔旧账。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已无任何官职的人物——阮大铖突然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各位大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福王朱由崧乃是神宗皇帝的亲孙子,论身份、论血统,由他来继承大统,那绝对是名正言顺,天下之人想必都不会有异议的!”

说起这阮大铖,其实他曾经也是东林党的一员。只不过后来不知怎的,他转而投靠了魏党。等到崇祯皇帝即位并着手清除魏党时,阮大铖便因附逆之罪被罢免了官职,从此沦为平民百姓,只能在金陵一带过起了隐居生活。

但他可不甘心就这样销声匿迹,一直心心念念着能够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只可惜,由于东林党人的处处阻拦,他始终难以如愿复出,这次拥立福王可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自是不会错过!

第四百九十一章、立长立贤

“国家当此危难之机,立帝当立贤,潞王素来以贤德之名着称于世,如今更是身处淮安,若能速速迎其登基称帝,必定能够引领我大明王朝走向中兴之路!”就在这时,同样身无半官半职的钱谦益挺身而出,他代表着东林党的立场高声反驳道。

“钱牧斋啊钱牧斋,亏你还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呢!你口口声声说着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临重重危机,却在此刻这般不依不饶地纠缠不休。再者说了,你凭什么断言潞王向来有贤名,难不成福王便没有贤德可言吗?”话音未落,只见阮大铖怒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气急败坏地大声骂道。

“够了!够了!你们都别再吵啦!咱们之前派出去征询史可法大人意见的人已经回来,先听听史大人是怎么说的吧!”兵部侍郎高弘图在一旁劝解道。

听闻此言,原本争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人总算是暂时停下了嘴,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纷纷转头望向刚走进门来之人。那使者感受到众人灼热的视线后,快步走上前,不敢有丝毫耽搁,开口说道:“诸位大人,史大人给出的意见是拥立桂王为新帝!并且已经开始着手筹备相关的仪仗事宜,准备前往迎接桂王进京即位。”

听完这番话,镇守司内的众人不禁全都愣住了,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反应。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人长叹一声,摇头叹息道:“哎,史大人这个书呆子!桂王远在千里之外,眼下京城已然沦陷,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肯定会整顿兵马,继而挥师南下。我们又怎能有时间等待桂王前来就位呢?”

“哼,真是书生之气!”人群之中再次传来一声冷哼,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

这些人之所以征询史可法的意见,原因无他,只因史可法手中仍掌控着数万名精兵。若能获得史可法的全力支持,那么无论最终由谁来继承皇位,都会变得相对顺利许多。

这时,高弘图将目光转向另一个人,开口询问道:“不知马巡抚对此事持何种看法呢?”

马巡抚马士英,乃是凤阳巡抚,其手中同样掌握着重兵大权,因此他的意见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

旁边刚踏入镇守司的另一人急忙上前说道:“回禀各位大人,属下并未见到马巡抚本人。据凤阳府那边传来的消息称,马大人已然率领大军前去迎接福王殿下了!”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皆是心中了然,马士英显然是想要抢夺拥立之功的头筹。

就在众人暗自思忖之际,魏国公徐弘基站起身来,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高声说道:“依我之见,无论是按照立嫡还是立长的规矩,这皇位都理应归属福王殿下!”

随着他这一表态,其余的一众勋贵们也纷纷附和起来,表示赞同。面对这样一边倒的局势,那些东林党的官员们即便心有不甘,此刻也只能无奈地选择随声应和。

而在这群人中,唯有钱谦益沉默不语。他深知如今大局已定,若是自己继续坚持反对,恐怕只会给自己招来诸多麻烦甚至祸端。

然而,站在一旁的阮大铖此刻已经难以抑制住内心那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喜悦之情了。他那张原本就略带狡黠的面庞之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得意洋洋的笑容,仿佛整个世界都已被他掌控于股掌之间一般。

要知道,去迎接福王,先下手为强,皆是他与马士英精心策划、后才得以实现的成果!看着面前犯愣的众人,阮大铖心中不禁暗自嘲讽道:“哼!这帮书呆子整日里只知夸夸其谈,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却是如此这般无能。我不过是暂且留在这里陪着他们瞎折腾罢了。”

正当南京镇守司内的喧闹声渐渐停歇之时,在通往金陵的道路之上,数万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正浩浩荡荡地跟随着马士英一路前行,他们此番的使命便是护送那位已是头戴朝天冠、身着一袭华丽黄龙袍的福王朱由崧向着金陵进发。

当队伍刚刚抵达扬州际,一名探子赶来禀报说,史可法大人已然来到此地,并请求面见马巡抚。马士英听闻此讯后,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心中顿时生出一计。

如果能够成功争取到史可法对福王登基一事的支持,那么此次行动必将更为顺遂。稍一犹豫立刻前去请史可法前来拜见福王。

只是此时坐在车驾上的福王朱由崧做梦都不曾料到,自己居然会有机会登上那拥有无上权力的九五之尊。毕竟,一直以来,他心中所怀揣着的梦想并非是什么君临天下、治国安邦之类的宏图大志,而是终日沉浸在温柔乡之中,被众多美女环绕左右,过着那种纸醉金迷、逍遥快活且醉生梦死般的生活。

一路狼狈地从洛阳仓皇出逃,先是历经艰辛抵达了凤阳,接着又转移至淮安。此地虽远不及洛阳那般繁华昌盛,但马士英却深谙其喜好,源源不断地给他送来众多如花似玉的美人。对于这位只知贪图享乐的福王而言,只要有美人们便已足矣。

此刻,忽然听闻马士英禀报史可法求见,他的心头不禁猛地一沉。要知道,这史可法向来与他不合,不仅从未像马士英这般向他进献过女人,反而还时常派遣使者送信前来,苦口婆心地规劝甚至严厉地指责于他。

虽说以他堂堂福王的尊贵身份,史可法即便有所不满也难以真正将他怎样,然而不知怎的,每当面对史可法时,他总会没来由地生出一股深深的惧意。

“殿下,史巡抚手握数万雄兵!若能够获得史可法的全力支持,那么放眼天下,便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殿下您登上皇位!”马士英深知福王心中所忧所思,赶忙趁热打铁出言相劝。

岂料,马士英话音未落,福王便连连摇头摆手,一脸苦相地道:“马大人,本王着实是无心去做那个劳什子皇帝!”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担惊受怕地四处奔逃,又怎能比得上昔日在宫中与那些娇艳欲滴的美人们纵情欢乐、逍遥自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