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 第六百四十八章 迁都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完书信之后,马谡不得不立马返回长安了。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尚书台的顶梁柱,蒋琬突然的病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禅和尚书台商讨出来的一个新想法。

把首都迁到关东洛阳去。

这个想法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刘禅真有这个想法。整个尚书台连同下面的六部在年底一核算账本之后,同样都认同这一想法。

因为这个事情,长安方面不得不写信给巡镇关东的诸葛亮和督屯淮南的马谡写信,希望看看这两位的看法。

虽然马谡不是很喜欢掺和这些事情,但这一次讨论的问题确实很复杂。简单来说,这件事的最终导向结果,很可能决定了未来季汉的国运。

所以不管是为老朋友蒋琬奔丧,还是为了参与商谈参与这件事,马谡都应该回长安一趟了。

而且马谡就算不想回去,看看丞相都已经出发了,他也不好意思继续待在寿春。

于是,在十一月,马谡把两淮大小事务全权交给了邓艾,并命柳隐负责徐州军务。在将东南军务安排妥当之后,马谡正式启程返回关中。

现在马谡返回关中,已经算不上多麻烦了。尤其是在荆州南阳等地全都收复之后,马谡返回关中的路线就几乎是直线了。

马谡乘坐船只很快就从寿春抵达了昆阳。从昆阳上岸之后,骑上战马一路狂奔,只需数日就抵达了宛城。

在抵达宛城之后,马谡又在荆州部曲的护卫下,一路通过武关,重新回到了关中境内。

这一路下来,花了马谡近二十天的时间。但这漫长的路途并没有让马谡感到无聊,反而一路上让马谡感到有些岁月沧桑了。

曾几何时,这些地方都还是敌占区。不管是关中,南阳,还是关东两淮,全都是季汉,或者确切的说是马谡这十几年时间一步一步打下来的。

十几年啊,一眨眼时间自己也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了。曾几何时,谁还知道当初那个街亭的小将实际上只是想作死罢了……

“该死的贼老天啊!你是真不当人啊!”马谡摇摇头,对着天空恶狠狠的竖起了一个中指。

这天道真是要逼着他成为天降猛男,然后眼睁睁的看着他老死啊!

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两千年之后,自己的历史风评如何。或许不会太好,但应该也不差。

应该有资格在某站上,赢得一个硬核狠人的名额吧?

咳咳,扯远了。

总而言之,马谡走过这些地方,就仿佛看到了昔日自己的辉煌。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回忆,马谡来到了季汉的首都长安。

自从汉军东征之后,马谡也有好几年没有回来了。而这座大汉首都,此刻也恢复了不少生气,城镇街坊也变得繁华了不少。

在长安的街坊之中,马谡还发现了不少胡民往来做买卖。整个城池此刻都变得井然有序,王朝兴盛之色已经有了几分预兆了。

不过,这些都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若是朝廷决定迁都洛阳,恐怕这里很快就要重新回归冷清了。

返回长安之后,前来跟马谡做对接的官员已经变成了杨准。在见到马谡之后,杨准首先向马谡道歉。

“大将军,昔日伪魏和逆吴污蔑您之时,某还试图怀疑您的用心……现在某向您道歉,此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杨准羞愧的向马谡拱手道歉,态度非常真诚。

这一方面是他真的是一个大汉忠臣,对马谡忠心大汉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嘛……杨家前些年在曹魏出仕,可没少被这些洛阳大族欺负。

所以在关西大族看来,马谡的河内之变反而是一件美事。

对杨准的话,马谡也只是摇了摇头,不以为意的说道。

“都是为了大汉,很正常……对了,公琰他真的……”

“蒋尚书于一个月前病逝于家中……”杨准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道。

“陛下主持丧礼,并且亲自送了蒋尚书最后一程。而且要不是群臣拦着,陛下恐怕还想亲自为尚书扶棺呢。”

蒋琬,历史上的蜀汉四相之首,是诸葛亮最得意的助手。这些年在诸葛亮主持北伐事业之后,他就成了季汉朝堂的顶梁柱。

在朝堂迁至长安之后,蒋琬主持尚书令,兼顾内外,以安民为本。

只可惜了,这么一位大才,原定的诸葛亮朝堂的接班人,死丞相前头了……

“这个家伙,他还要找我喝酒呢……但凡他少喝点酒,也不至于成这样。”马谡叹了一口气,眼底多了几分落寞。

很显然,向朝堂政务这种东西,并不是他能打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于,因为马谡这么多年进展飞快,导致了季汉朝堂工作量大幅度飙升。

这些工作由诸葛亮处理了一部分,其他的全都由蒋琬接手。繁重的工作加上身体不好,最终让蒋琬提前走人了。

“罢了,不说这些悲伤的事情了……陛下是真的打算迁都洛阳吗?”马谡感慨完,做好回头给蒋琬祭奠一下的准备之后,迅速回归了正题。

见马谡言归正传,杨准也收起了悲伤的情绪,迅速神情一肃,回答道。

“此事并非仅仅是陛下的想法,而是尚书台这几年总结出来的最终结果。”

“关中这边虽然好,长安虽然也是旧都。但是眼下关中的承载力还是太弱,而且军事压力还是太大了。”

“就目前来看,关中恐怕很难支撑的住京城的需求。若是未来长期将京城放在长安,朝廷的压力恐怕会非常大。”

“所以关于迁都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是尚书台讨论好几年得出的最终结果了。”

杨准的一番话,让马谡也陷入了沉默。

他对历史了解也不少,也明白杨准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西汉时期,朝廷将首都放在了富饶的关中。因为那个时候关中不仅地势险要,同时还是人口众多,富饶无比的秦地!

在西汉年间,长安只需要关中本土提供的物资,基本就能维持京城的运转了。一直持续两百年,基本没出什么大问题。

而在王莽新政之后,东汉刘秀迁都洛阳。这实际上也是因为经历汉末大乱直接,关西残破已经无力维持首都的职能了。

然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季汉同样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而与东汉不同的是,季汉方面在考虑关西人口的同时,还需要把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考虑进去。

气候!

(本章完)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