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玉虚观的兄弟三人都有些心灰意冷,尤其是芦嵘,更是连续几天闷闷不乐。想想自己学艺一年,本来以为武艺有成,还想下山行走江湖、除暴安良,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强盗(其实也就是一个难民),只一招,就将自己打败,这还是他手下留情,要不然,自己可真是小命不保。就连铁牛,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这真让兄弟三人接受不了。
其实,黑大汉能一招打败芦嵘纯属偶然。首先,芦嵘根本没有上阵经验,这一年只是和自己两个哥哥对练,哪有机会真刀真枪的上阵厮杀,而那黑大汉不管是以前和官兵还是后来当强盗和别人,都真打过,自然经验要比芦嵘丰富。其次,芦嵘是轻敌了,平时和两个哥哥对练,都是点到为止,只是兄弟三人之间为了练习招式。芦峥用刀砍来,芦嵘举枪架起,都是平时三人对练常有的事,而平时对练,芦峥怎么可能真的用全力砍芦嵘,就是做个样子。而黑大汉那一刀砍来,可是有些力气的,而芦嵘只是像往常一样的随手举枪,当然会被黑大汉一刀击败。这也是黑大汉没有用尽全力,不然芦嵘也不可能没有受伤。最后,其实是芦嵘吃了一个大亏,因为那黑大汉冲来,毕竟是骑了一匹马,虽然只是一匹瘦马,可是这冲击力也不小,要不然,即便芦嵘没有太大的力气,也会架住这一刀,不至于被对方一刀砍的后退数十步。但萧瑶兄弟三人哪里知道这些,只知道芦嵘一招被别人打败,心里自然有些难受。
好在兄弟三人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在难过了几天以后,三人也慢慢恢复了过来,想想自己学艺不精、本事不够,更是让三人越发努力了。
玄辰在三人难过的几天里并没有出言相劝,等看到三人都恢复斗志,才把三人叫到跟前,不但给三人讲了芦嵘战败的原因,也给三人分析每人的不足之处,并与三人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
芦嵘本身年龄就小,没多大力气,回到古代之前,只是个小公子,在家连活也很少干,哪有什么力气。到了这个时代,不要说比那些壮汉,就是同龄的孩童,因为常年帮家里干活,也比他的力气要大。幸好这一年中他也因为打水、砍柴长了不少力气,但想达到正常人的力气,以后还要多加训练。好在芦嵘所使的“灵蛇枪”是以灵巧为主,只要有点力气就行,以后要练的还是以灵巧、速度为主。为了让自己更加灵巧,芦嵘在玄辰的建议下开始学习另一门兵器——鞭,并在演武堂找到《追魂鞭法》开始学习,而“追魂鞭”便成了芦嵘以后的副武器。
芦峥受到的打击不比芦嵘小,他本来就是以力量见长,但是他也明白自己虽然力大,但是比芦嵘也大不了多少,芦嵘一招败北,自己又能坚持几招?痛定思痛后明白自己想要武艺有成更是要加倍练习,因为他所用“云月刀”可是以力量为主的,只有让自己更加力量强大,才能充分发挥刀法。为了让自己更有力量,芦峥每天的训练加重了很多,变的更加吃苦了,并且也在玄辰的建议下开始学习弓箭,拉弓放箭可以说最是锻炼人的臂力了。于是,芦峥在演武堂找到了“穿云弓”,并开始练习《穿云弓法》。
而萧瑶,却有了其他的想法:一个人武艺再高能打几人?十个百个?还是千个万个?难道真的能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霸王项羽、温侯吕布都是以勇武着称,可是呢?他们都没有走到最后;皇叔刘备,即便拥有关羽、张飞还不是让人打的无处栖身。看来想要真正的“万人敌”,不但要学武艺,还要学习谋略。如果当年项羽能听范增的、吕布能听陈宫的,那他们不一定早早失败;就是刘备,也是在有了诸葛亮之后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坚定信念的萧瑶在得到玄辰的认可后,便开始学习兵法策略,并在玄辰的同意下,进入了玉虚观的另一个禁区——藏文阁。原来这藏文阁中,放着的全是书籍,兵法、策略、道教、医术、药理、星术……真是应有尽有。第一次进藏文阁的萧瑶不禁心想:想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博览群书的“群书”吧?
那以后,兄弟三人比以前更加刻苦了。每早起来,芦峥、芦嵘两人为了增加力气,便把打水、砍柴的任务全包了,而萧瑶便到藏文阁开始看书。然后,兄弟三人开始像以前一样对练自己的兵器,只不过,现在对练,三人往往都是竭尽全力,更加认真了。午饭过后,芦峥、芦嵘开始抡刀空砍,而萧瑶,因为早就习武多年很有力气,也就省下了空砍的时间,用来向玄辰求教问题,因为现在单个的字是认识了,可连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萧瑶也是一知半解,只能向师傅求教了。空砍过后,芦峥、芦嵘两人便开始练自己的新兵器了,而早就看书看的头晕目眩的萧瑶这个时间却闲下了,看两个弟弟练了几天后,萧瑶也从演武堂拿了一本《霸天剑法》开始学习,只不过这“霸天剑”是玄辰的佩剑,萧瑶也只能用普通的剑来练习。玄辰知道萧瑶学习《霸天剑法》后,也表示要将“霸天剑”送与萧瑶,但萧瑶拒绝了,自己只是看两个弟弟练兵器无聊而想学学剑法,并没有想要个副兵器,学好兵法才是自己现在主要目标。而恰巧芦峥以前也喜欢文科,爱看一些书,所以没事便与萧瑶一起学习兵法谋略。
转眼间又是半年过去了。这半年,三人每天勤学苦练,武艺可是大有进步,比起半年前,可以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加上三人时常和玄辰对练,也时常到永和村找铁牛和黑大汉切磋武艺,积累了不少对战经验。黑大汉现在跟铁牛住在了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曾听铁牛说黑大汉姓周,兄弟三人便以“周大哥”称呼黑大汉,而黑大汉他们在永和村也与众人相处的十分融洽。
大汉光和6年秋八月的一天上午,萧瑶与芦峥两人正在梅林院自己的居室里研究兵法,房门被推开,正是在门口练习鞭法的芦嵘与另一个同门师弟踏步而进。
“萧师兄,师傅让我来请你和两位师弟去清虚殿一趟。”和芦嵘一起进门的师弟说道。
“哦,好。”萧瑶赶忙答道:“那张师弟,我们一起去吧。”
玉虚观里并不是以入门早晚来排师兄弟的,而是以年龄算。所以即便兄弟三人入门最晚,但玉虚观里也有很多比萧瑶、芦峥入门早而年纪小的弟子以师兄来称呼他们,倒是芦嵘,因为入门时只有12岁,是玉虚观名副其实的小师弟。
兄弟三人跟着那弟子一起来到玉虚观主殿清虚殿,发现大殿之中坐满了人,为首的正是自己的师傅,坐在自己师傅旁边的,也是一老道。只见这老道碧眼童颜,身穿青道袍、头戴斗笠、手握藜杖,花白的长须飘至胸前,深邃的眼神闪着智慧的光芒,看起来,比自己的师傅更像神仙。而在这老道身后,站着八个人,年纪都在十三、四岁左右,一个个看起来精神抖擞。
“徒儿拜见师傅。”兄弟三人急走几步到玄辰面前行礼。
“嗯。好,好。”玄辰点点头,然后把手指向自己旁边坐的青袍老道说:“来,快见过你们的师叔。”
原来这青袍老道就是师傅的师弟,自己的师叔。兄弟三人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行礼说道:“弟子拜见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