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 第381章 招工容易,招大学生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1章 招工容易,招大学生难

工人们先用几块防雨布,把装配车间的物件全都覆盖住。

在李元的指挥下,开始在倒座房后墙上开孔。

先是把3.5米长的横梁放到量好的高度,用木楔子把空间塞满,确保不影响房屋结构。

然后开始在两边和中间开槽,接着把三个2.4米的四方柱放入。

每一个四方柱下面都是一个半米深的大石头墩子,作为四方柱的地基。

大石墩子顶面与地面齐平。

接着,用四个m12的螺杆把每一根四方柱与顶梁固定。

如此,便形成一个m型支撑梁。

下一步便更加简单,工人把钢架中间的砖墙掏掉。

很快,两个1.7多宽的通道便出现在巷子里。

从头看至尾的童代表,一脸的不可置信,瞪大着双眼,给李元竖起一个大拇指不断地摇晃。

然后兴冲冲的跑到巷子口。指挥着一辆军用卡车倒入巷子。

此时工人已经把地面和通道的尘土和垃圾清理一空

十几个棒小伙子拿着棉垫子、绳子跑步进入房间,开始捆绑。

童代表不断游走四周,提醒着军人小心再小心。

捆绑完成,检查无误,8个人开始用大木杠子插入绳套,在其他人的保护下,试得抬起机器。

4.5吨的重量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人所能够撼动的。

不得已,童代表带着卡车离开,十几个军人都留在了操作间。

工人们在领头的带领下开始安装大铁门,向外打开的两扇大铁门可以直接靠着外墙上。

四方柱对外焊接着铁片,刷着和外墙颜色相近的灰色油漆。

大铁门下面用铁皮密封,上半部是8号铁丝编织的铁丝网,里面是两扇安装玻璃的双开门。

说实话,这次轧钢厂确实用心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采光。

比李元之前提出的两扇大铁门的要求,明显更为实用。

“李工,我们的工作完成了,就走了,以后有什么事情您直接打电话”。

工人带队人是个周姓的青年小伙,做事较为沉稳。

“别走,家里正在做饭,饭后再走”,李元连忙拉住他们。

“谢谢李工。不过,我们确实必须得尽快离开。

一是来的时候,上面就命令我们不听不看,低头干活,任务结束,立马离场。

二是,现在工厂接到一批紧急任务,工厂人员严重不足,所以我们得回去赶任务”。

既然如此,李元也不能强留,和郝伟耳语几句,“你们等几分钟”。

“不了,我们真的走了”,看出大概的带队人婉拒道。

李元怎么能如他意,几番拉扯,郝伟抱着半扇羊肉跑了出来。

李元接过,硬塞给带队青年,“不吃饭可以,东西你得带走”

现在物质比过往充裕不少,但是大家工资普遍不高,看到半扇羊肉,工人也都心动。

见李元真诚,考虑到工人们的感受,带队青年“勉为其难”地收下。

走出巷口,找到一个买肉铺,几人把半扇羊肉分解,各自先带回家。

然后约定会面的地点和时间,各自鸟兽散。

再说李元这里,中午招待军人的是大烩菜,有着大片肉片的猪肉炖粉条,和半斤量的馒头。

下午4点多,童代表带着卡车和一辆吊车重新回到这里。

他先是从车上卸下一个大平板,下面一排排滚动圆杆。

在一众人的努力下,才把机床放到大平板上。

如此,厚度刚过1米5的机床,被几人推着便从其中一扇门中通过。

来到小巷,后续操作便容易很多,吊车轻易把机床装入卡车。

和李元简短交流几句,不放心的童代表亲自押车,缓缓离开小巷。

看着手中的汇票,思考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晚上,梁志祥匆匆赶到李元的院中。

郝伟早已下班,他来的时候,李元正给宋叔重新调教假肢的参数。

梁志祥来的不是时候,只好坐在旁边看着。

“元子,不用调整了,你忙你的去吧。

我现在好的很,不仔细看,别人根本看不出我这腿没了”,宋叔不断地抱怨着。

这个阶段,宋叔没少受李元折腾,现在的肌电传感器已经是第三代。

通过三点布局,已经可以正确识别用户的肌肉意图。

为了从杂乱的生物电里捕捉到只有几个uV的肌电信号,宋叔没少被李元用银针扎。

那可不是穴位,而是大腿肌肉。

李元也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把他过去设计的三代开天计算机也拿了出来。

使用傅里叶正反变化,功率谱密度分析,在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深度识别各种信号的特征。

提取出各种人体生物电信号,设计专门的肌电信号滤波器,多次更新控制电路。

为之,宋叔再一次成为了小白鼠,被李元摆来摆去。

多次发火,每次李元一句“想想你同样残疾的战友”,他不得不乖乖配合。

终于可以正常走动,今天没有事情做的李元再次找到他。

让他走了十几圈,通过观察,李元说要再次调整参数。

现在宋叔已经认命,彻底躺平,李元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这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正好被进入阳光房的梁志祥看到。

被逗的他想笑又不敢笑,憋得那个难受。

终于在十几分钟后,李元放过了宋叔,带着梁志祥来到书房。

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给二人倒上茶水,出门时细心地带上房门。

看着梁志祥疑惑的眼神,李元笑着解释。

“她是吕家坡村的,他是吕家坡村村长的孙女,打小不爱学习,眼看着年纪渐大,想给她找点事做。

就把她送我这里了。

我看她年纪小,待人接物还行,就留家里帮忙,跟着孩子学点知识。

等将来有了合适的机会,就帮帮她。

毕竟过去,吕家坡村帮过我不少忙”。

梁志祥见李元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虽然好奇,也识趣的没有追问。

“老大,实验室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分隔和布设管道。估计再有两个多月,就能完工”。

“行,不错,看来能在五一前开业”。

“放心,肯定没有问题”。

“对了,人员招牌的情况如何?”

“现在找工作的人很多,但学历最高也就是高中毕业,大学生想都别想”,梁志祥有点苦闷。

“实验室普通职员,你可以找找各个街道。

一些四五十岁,正是当打之年的技术工种,为了孩子,被迫退休的人,街道都清楚。

再就业,也是街道的任务。

你去找他们,他们肯定乐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