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 第341章 无人机项目组成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上午,电话便安装到位。

下午收到童代表的电话,告知事情基本解决。

校长暂时停止工作,以后考虑调离,那位副科长直接开除公职,小胖子转校。

过去是没人搭理他们,他们做的那些事,只要有人调查,马上原形毕露。

百货大楼那小子除了吃拿卡要之外,还有生活作风问题。

校长主要是经济方面出现了问题,由于数量不多,上级“考虑”到他在教育上的付出,调离皇城根小学。

李元对那个老头还是很佩服,确实没有说大话,关系挺硬。

既然如此,他就没有必要再落井下石。

如果对方不服,敢来找死,到时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晚饭前,学校教导主任亲自上门,通知孩子们复课。

除了替学校道歉,还说了很多好话。

李元和教导主任相谈甚欢,答应明天准时到校。

处理完家务事,李元开始考虑无人机方案。

第一款无人机主要考虑侦察功能,然后在侦察功能的基础上再增加打击功能。

发动机的现成,就是涡扇100模型。

飞控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自动飞行模块即可。

侦察模块集成图像、光电、雷达等常规技术。

前一种可以采用他过去研究出来的S镜头,后两种军方有相关技术储备。

通过综合考虑,通信模块采用宽频数字wIFI技术,通信距离大于5公里。

如果再加上中继无人机,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

这种wIFI技术,李元给它起名为“星闪”。

“星闪”技术使用单向传输方式,类似位于高处的电视广播塔的数据传输形式。

单向接收周期地面控制信息,然后把图像和飞行参数叠加,向地面传输。

为了更好控制飞行姿势,需要考虑增加陀螺仪和3轴加速度传感器。

现在军方使用的陀螺仪体积太大,占用空间,对无人机外形设计不利。

所以,李元必须设计一款小型陀螺仪,并且对算法进行优化。

想到这么多工作,他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所以,只能尽量细化方案,然后把部分任务推给军方。

他主要进行飞控算法的优化和系统架构的搭建,并时不时去相关任务组指导便可。

这个任务完成,他就要考虑成立公司。

他想着,争取把国内第一张私营公司执照收入囊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周后,李元完成了方案的设计。

这款被李元命名的“红箭1”无人机,外型酷似21世纪的攻击-11。

它是华夏北方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大型隐形无人攻击机。

采用飞翼布局及隐身低流损蛇形进气道,机长12.2米,高2.7米,翼展14.4米。

载弹量高达2吨,航程达到4000公里。

攻击-11的特性,它将可能成为歼-20行动时的忠诚僚机。

当时看到这款隐身无人机,就被它的外型所吸引,一直记忆犹新。

所以,这次直接拿出这种设计,是想作为一个概念机。

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能够触发航空器相关的技能书,那就真的赚发了。

大量经过空气动力学考验过的气动设计,将为国产高性能飞机节省多少时间和经费。

为了使得“红箭1”无人机接近攻击-11的气动布局,李元在脑海完成建模。

然后根据建模后的数据,安排“女娲1号”进行气动曲线计算。

有了她的辅助,他相信,即使没有风洞,他也可以无限接近攻击-11的气动布局。

资料分为文字资料和设计图纸。

李元没有急得找童代表,而是趁着周末,带着家人出门游玩。

为了出行方便,李元打电话,和童代表借了一辆京都212。

在十渡附近找一风景秀丽的地方,一家人,又是烤鱼,又是烧烤。

为今年开一个好头。

第二日,一个电话,童代表很快便敲响院门。

“你小子看来是等急了”。

“别说我,褚老也经常询问进度”。

“都在这里,你拿回去先看看,考虑好你们能承担哪些任务,到时我们再开会讨论”。

“行啊?”说着,他迫不及待地接过档案袋,立马打开。

马上就被无人机的外形所吸引,“我天,你这是照抄b2啊!

不对,同样的飞翼气动布局,你这个更简洁”。

他兴奋地一页页翻动图纸,“你这个是不是隐身设计?”

李元点点头。

“准备采用什么涂料?”

“铁氧体”。

现在的隐形设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各国都在研究。

前文书也提到过,华夏在70年代初得到一架基本完好的d21无人侦察机。

上面就涂有隐身涂料。

这些涂料还非常原始,不像是21世纪,后世已经开始采用无机纳米材料与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

像是油漆一样,涂抹在飞行器表面,就能起到宽频带吸波作用。

它的机械性能好,面密度低,覆盖电磁波、微波和红外,并能增强腐蚀防护能力,耐候性好等等诸多好处。

目前只能做成蒙皮,类似三合板一样,固定在飞机的骨架上。

而以当前华夏的加工能力,李元选择的是单一雷达隐身防护功能涂料。

就是大家熟知的铁氧体。

作为吸波涂料,价格低廉,吸收能力强,应用广泛。

当听到是铁氧体,童代表撇撇嘴,“档次有点地啊!为什么不选用羰基铁吸波涂料?”

“可以呀,只要你能装备得起!”,李元嘲笑道。

“呃!那算了!”

童代表想起这种材料的制备难度和价格,秒怂。

但是他马上就找到了反击的点。

“你这个设计挺大胆,但是符不符合空气动力布局要求,不知你有没有考虑过”。

“我为什么考虑,那不是你们擅长的吗?”

我国在1956年就成立了国家级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

1959年就在北航建立第一个风洞。

“呃!好吧,不过你这个设计我感觉能行!”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李元笑道。

两天后,李元被接到某研究所。

与会者有国内的飞机设计院,有京都理工和北航的教授,还有一些不知道单位的专家。

李元把无人机的模块式设计理念进行了推广。

并针对主要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近40多人,整整讨论了三天。

最后成立了“红箭1”项目组。

组长是褚老,副组长多达5人。

分别是李元、北航的刘博教授、京都理工的吕岩炳教授、南方设计院的侯俊院长和北方设计院的陈焕军副院长。

李元负责飞控系统,北航负责侦察模块,京都理工负责通信模块,南方负责机体设计制造,北方负责发动机的产业化。

虽然同是副组长,但是李元被褚老任命为项目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协调各组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