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奏对
赵曙说道:“使节不用着急,当日引伴如今就在家中戴罪,孰是孰非,一问便知。”
接着又问狄咏:“使节受伤,又是怎么回事儿?”
狄咏说道:“苏探花当时就指责夏使,并问辽使这个少帝是契丹国主册封的吗?耶律大使说并无此事,苏探花便说那西夏国主只可称小王,而不可称少帝。”
“西夏使节便大怒,张弓取箭,欲『射』小苏探花,臣见情形不对,赶紧使跤扑之法制住了他。”
说完京兆府属员呈上一支簪子:“刺伤夏使右手的,乃是一支簪子,臣也不知从何而来。”
阿囤弥伸手取过,很自然地戴在自己头上,施了个宋人仕女的礼节:“这是末将的,夏人使团将刀拔了出来,我与高侯爷也只得挺刃自卫,控制局势。或是混『乱』当中,簪子掉落伤了夏使,也是可能的。”
这事情颇有古怪,但是所有当事人里,只有阿囤弥一个女生,而且这妞一身的眉山货,和那只簪子搭配完美,说是她掉落的,还真就是唯一的理由。
赵曙之前听大家叫她将军,待这小娘子竟然也自称末将,不由觉得太匪夷所思了:“你是”
阿囤弥裣衽施礼:“参见陛下,末将乃二林部抚远大将军阿囤赤尊之女。父亲领益州路防御使,益州路兵马钤辖。我与兄长阿囤烈受命为副钤辖,掌囤安军驻泊守战之事,曾有朝廷颁赐的玉带,印信,锦衣为凭。此番乃是作为大理小高侯爷弓弩教师而来。”
赵曙对纵多的羁縻州头人将领也分不太明白,富弼在一边低声说道:“陛下,二林部囤安军,与江阳城控鹤军,是两支只占名目,不耗钱粮的队伍,属于羁縻州编制,数次助官军剿灭西南夷叛『乱』,也算功勋卓着。”
这么一说赵曙也想起来了:“西南鹤胫弩,就是小苏探花所献,据称乃江阳城义勇所用,是吧?”
富弼说道:“正是,还有炮弩,也要着落到小苏探花和这位夷人女将军身上。”
赵曙微微点头,这才对吴综说道:“如此说来,夏使受伤,乃是意外而已。”
这时鸿胪寺官员将当日接待的引伴带到了这里:“陛下,待罪臣高宜带到。”
高宜一摔袍袖,大踏步上前,一脸不服:“陛下!臣无罪!西夏使臣实在无礼!臣敢请陛下逐之!”
吴综梗着脖子:“引伴谓当用一百万兵,遂入贺兰『穴』,这话你说过没有?!此乃何等语言?”
高宜扭头瞪眼:“是你言必称西夏国主为少帝,故高宜才有此对!是使者有错在先,而不在引伴!”
说完转身对赵曙施礼:“还有,陛下,当日夏使与随从等至顺天门,欲佩西夏国主赐鱼及以仪物自从。”
“此乃僭越之举,如让夏使得逞,大宋颜面何存?!小臣当然禁之不纳,让其解下配饰,退去仪从,方得入觐。”
“然夏使倔强,必欲强持。小臣只好将之留止外廐,绝其供馈。”
“陛下,这是鸿胪寺旧例,查阅典籍,自当知晓,并非小臣自作主张!听闻台谏以此参劾小臣,小臣不服!”
富弼说道:“先外而后内,你的处置,此后再议。夏使吴综,你可有辩言?”
吴综咬着牙,不再说话。
韩琦说道:“事情已经清楚,原来非我大宋臣工应对失当,处置不公。那就请夏使自带宋皇的一封诏书回去,让你家国主今后精择使人,莫要滋事寻衅,遗笑天下。”
知制诰是苏油的老熟人张方平,转眼拟好诏书,交于吴综。
吴综满脸羞怒,面红耳赤地说道:“大宋君臣如此相待,我家国主,必有厚报。”
说完甩袖而出。
赵曙却不理会他,转身对帘内说道:“太后,如此处置,可还妥帖?”
帘内曹太后道:“此事臣工们为了大宋颜面,据理力争,本无过失,这西夏使节实在是过于跋扈,官家处置得甚好。不过刚刚有一人从头到尾未发一语”
赵曙点头:“鸿胪寺引使节们自去休息,余人也退下吧。苏油留一下,还有事情要问你。”
待到众人去后,苏油才躬身施礼:“苏油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赵曙说道:“听闻你得到朝廷文书,竟然连夜启程?”
苏油躬身:“是,听闻夔州父老准备集会于衙前强留苏油,微臣只好挂印于大梁之上,夤夜呃,逃了。”
就听见“噗嗤”一声笑,却是韩琦之下,富弼之上位置的一个年轻人,苏油自然认得,便是一起钓过一次鱼的高家小哥。
坐在这个位置,苏油便知道他是谁了,这小子如今已经改名为赵顼,不过还没有进封颖王,带着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淮阳郡王的名头,论起来苏油该称呼使相或者王爷。
不过现在是君臣奏对,苏油只好和他微微点头,表示打过招呼,和对老张一样。
韩琦笑道:“听闻明润在夔州大展神威,诛除田承宝,五千狼狫兵一日之间灰飞烟灭,如何却害怕乡民聚众?居然用了个逃字,这不是有失官体吗?”
苏油答道:“君子之道四: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如果苏油不逃,被夔民强留的话,既是让朝廷为难,也是陷百姓于不义。夔州新附,动『荡』不得,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因此只有逃了。”
“木叶蛮田承宝,我曾两次召之,共议发展之策,奈何他不服王化,兴兵造『乱』,那也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赵曙问道:“正要问你,你初至夔州之时,手下无一兵一卒,而时不假年,即得精卒两千有余,其后竟能克逾倍强敌,是何缘故?”
苏油躬身道:“臣在夔州,所倚者,天时地利人和而已。”
“夔州气候佳宜,适合水稻种植。奈何周边熟蛮,不习水利,不懂梯田。而眉山这些技术早已成熟,所种稻谷来自占城,滋味稍差,然产量极高。因此稍加整饬,修塘引水,改麦为田,户产即增一倍。此乃天时。”
“乡谚有云手中有粮,心头不慌。加上鱼,禽,畜的配套出产,如今夔州连带周边地区,家家有余粮,户户有鸡鸭,人心思定,自然会站在官府朝廷这边,播『乱』者人人衔恨入骨,这就是人和。”
“夔州所产其实颇丰,金,银,盐,汞,加上苎麻,足以成业而厚养其民,然金银矿产,长期为木叶蛮所占盐因技术落后,产量不高,几处卤水飞泉,白白流入江中浪费而苎麻竹木柑橘之类,也因峡江垮塌,栈道封闭,导致运不出去。”
“不过夔州自古地利所在,扼控巴蜀,俯瞰荆湖。只是我朝一直未得利用而已。安定人心,消弭动『乱』之后,只需要打通交通,发展矿业,外送物产再建造仓廪码头,使之成为蜀地和荆湖吴中的转运枢纽,万商云集,百业齐兴,可坐而立待。”
“所为难的,只是肇造之初,缺人,缺财,缺稻种雏苗。所幸微臣在眉山还算有几分薄面,与二林部,江阳城也亲熟。作为晚辈求告,几处亲长都伸出援手慷慨相助。加之路郡官长宽和,僚属支持,朝中诸公信任,让臣得以放手施为,才有了夔州今日此番景象,实是齐心而合力,非臣一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