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只有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兵器,保护宁王府。
而宁王,虽然忙于处理各种事务,但也时常会到工坊来查看进度。
每一次看到那些逐渐成型的精美而又强大的兵器,他的眼中都会流露出满意和欣慰的神情。
他知道,这些兵器将会成为他在即将到来的风雨中最坚实的依靠。
有一天,工坊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第一件融合了特殊材料和符文的兵器终于打造成功了。
那是一把剑,剑身闪烁着七彩的光芒,剑刃锋利得仿佛能切开空间。
洛云玥拿起剑,轻轻一挥,一道剑气便呼啸而出,将远处的一块巨石瞬间劈成了两半。
“太好了,这把剑的威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青鸾兴奋地说道。
“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加快进度,打造出更多这样的兵器。”洛云玥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洛云玥全神贯注地看着兵器制造的进程,却未察觉身后那道炽热的目光。
宁王冷长风不知何时来到了工坊,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温柔地落在洛云玥身上。
冷长风轻轻地走上前,说道:“玥儿,这几日真是辛苦你了。”
洛云玥转头看到是他,微微一笑:“王爷,这都不是什么事,不敢言苦。这些兵器对于王府至关重要,玥儿一定会全力以赴。”
冷长风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心中的爱意一点也藏不住,说道:“本王知道,玥儿的付出本王都看在眼里。只是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莫要太过劳累了。”
洛云玥笑了笑:“多谢王爷关心,玥儿明白。只是这兵器制造的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随着兵器制造逐渐进入关键阶段,洛云玥更加忙碌,常常在工坊待到深夜。
冷长风心疼她的劳累,一有空就来到工坊帮忙,还吩咐厨房准备精致的点心送到工坊,用来给洛云玥补充能量。
有一晚,洛云玥正对着一件即将成型却出现问题的兵器愁眉不展,冷长风悄悄走进来,将一件披风披在她的肩上。
“夜里凉,莫要着凉了。”冷长风温柔地看着洛云玥,轻声说。
洛云玥转过头,看到他温柔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王爷,这件兵器的符文铭刻总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我担心会影响它的威力。”
她有些沮丧地说。
冷长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玥儿不必过于担忧,本王相信以你的聪慧定能解决这个难题。在本王心中,你是最有能力的女子。”
洛云玥听了他的话,脸微微一红,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王爷过奖了,玥儿定当努力尝试。”
……
太子府。
“太子,据探子来报,宁王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能够凭空变出制造兵器的材料。”夜影正在向太子汇报情况。
太子惊中一惊,连忙起身:“什么?凭空变出材料?这——这不可能!”
“是探子打探消息时,亲眼所见,属下为了核实,也曾偷偷地去确认过,确有此事!”夜影心中也是好奇。
太子低下头,用手捏了捏眉心,然后抬眸说道:“她到底是什么人?”
“而且——而且听说宁王妃让工匠在制造兵器时,在兵器上镌刻了一些特殊的符文。”夜影看了看太子的神色,继续说道。
太子更加惊讶:“特殊的符文?这宁王妃到底想干什么?这宁王到底想干什么?”
“殿下,属下也觉得奇怪,要不你去找太子妃打听一下,看这宁王妃是不是练过什么妖术?”
夜影观察着太子的神情,试探地问道。
太子皱了皱眉头,在殿内来回踱步。
他心中对宁王妃洛云玥的种种表现确实充满疑惑。
“那宁王妃在诸多场合展现出的能力,似乎远超常人。难道她真的炼了妖术?”太子皱眉头:“此事不可鲁莽行事。”
太子想到宁王妃若是被指认为妖女,有可能会被定罪,心中多少还是有点不忍。
“那——接下来——”夜影知道太子的心思,试探着问道。
太子停下脚步,缓缓说道,“太子妃那边也不是能轻易探听消息的地方。那宁王妃虽然行事神秘,但我们目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她练了妖术。若是指认她,怕她不承认,反倒落了个诬陷的罪名。”
夜影点了点头:“殿下英明。可是殿下,宁王府如今制造兵器之事已经走上正轨,再加上那宁王妃的神秘力量,若不加以遏制,恐怕日后会成为殿下的大患。”
太子沉思片刻,深知自己不能因为洛云玥而心慈手软。
于是,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继续派人盯着宁王府,尤其是那宁王妃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刻来报。本宫就不信,她能毫无破绽。”
“是!殿下!不过,我们如果让探子去做证人,指认宁王妃的怪异行为,是否可行?”
夜影分析道。
太子坐在雕花的檀木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中透着一丝犹豫:“此计虽看似可行,但那探子是我们的人,难保宁王不会反咬一口。而且,仅凭他一人之言,父皇未必会相信。”
夜影赶忙说道:“殿下,我们可以多找些人证。宁王府中总有一些心怀不满或者被收买的下人,只要我们许以重利,不愁找不到人证。”
太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去安排此事,不过要做得隐秘些,千万不可让人抓到把柄。一旦此事被揭露是本宫蓄意谋划,那后果不堪设想。”
“是!殿下!”夜影领命而去,开始在暗中寻找可以充当人证的人选。
他四处打听,威逼利诱,终于在宁王府的边缘人物中找到了几个愿意配合的人。
而宁王府这边,宁王冷长风和洛云玥也察觉到了太子的阴谋正在悄悄逼近。
终于,太子还是忍不住了。
在朝堂之上,太子恭敬地向皇帝行礼,“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告。”
皇帝坐在龙椅上,威严地看着太子:“太子,有何事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