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此去安都两万里 > 第803章 汉国巧布离间计 将门世子披甲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3章 汉国巧布离间计 将门世子披甲上

长勺 赵军联营

次日清晨,当廉策巡视完营防,回到营帐时,便见一名赵硕的心腹手持密令,正焦急地等待着他。廉策接过密令,仔细阅读,心中顿时明了赵硕催促大军出营决战之意。

然而,廉策并未立即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

眼下长勺局势错综复杂,汉军士气正盛,且战斗力强悍。若盲目出击,很可能会重蹈北境军的覆辙,导致全军覆没。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以坚守为主,等待时机。

于是,廉策不顾那赵硕心腹的再三提醒,硬是说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语。他决意以坚守为主,不能盲目出击与汉军交战。他深知,只有稳住阵脚,才能寻找战机,反击汉军。

那赵硕心腹闻言,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廉策的决定自有其道理。他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营帐,返回丹城如实禀报赵硕。

……

当赵硕的心腹风尘仆仆地从长勺归来,一脸凝重地将廉策的言辞一字不落地禀报给赵帝赵硕时,整个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仿佛连空气都沉重了几分。

赵硕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铁青,手中紧握的玉如意因愤怒而不自觉地加大了力道,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哼!好一个廉策,竟敢如此大放厥词,置朕的威严于何地!”赵硕的声音低沉、充满威胁,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怒意。愤怒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让在场的心腹们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左相赵章门下,皆是这等狂妄之辈吗?他们莫非以为,朕真的拿他们无可奈何?”赵硕怒不可遏,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

“还有那温崇,李文铎的门生,一个个都以为站上队伍,便可以肆意妄为!朕的赵国,何时轮到他们这些宵小之辈来指手画脚!”赵硕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朝堂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慕玄虽忠心耿耿,可兵事之上,却不得不倚重那廉策……”赵硕说到这里,语气中不禁流露出一丝苦涩。他深知,当前的局势下,为了国家的稳定与边疆的安全,他不得不暂时隐忍,这份无奈与憋屈,让他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

……

赵国右相府邸的深处,夜色如墨,一位潜藏在相府多年的的汉国暗卫顺利从李文铎心腹侍从的口中套出了关于赵硕怒斥廉策的情报后,心中不禁一阵窃喜。

没有片刻犹豫,暗卫迅速返回藏身之处,取出一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将精心编写的密报绑在其腿上,然后轻轻放飞。信鸽振翅高飞,穿越夜空,向着遥远的安都城疾驰而去。

……

安都城内

都指挥使刘闻农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公务之中,突然,一只信鸽落在了他的窗前,他迅速取下密报,展开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刘闻农的眼中逐渐闪烁起兴奋的光芒,他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摆在眼前。

“来人!备马,某要进宫面圣。”

没有丝毫耽搁,刘闻农披上斗篷,匆匆入宫面见汉帝刘弥。

御书房内,汉帝刘弥听完刘闻农的汇报后,眉头舒展,随即下令召见伤势刚刚痊愈的大将军沐君封和新任兵部尚书陆象先等数位心腹大臣。

大殿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刘弥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定格在陆象先身上:“陆卿,你可有良策?”

陆象先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名曰离间。我们可派人携带重金前往赵国丹城,散布谣言,称汉国所畏惧的,唯有赵国曾经的大将军赵之毅的长子赵楷。廉策年事已高,不足为虑,早晚会被汉军所擒,目前廉策已经暗自里与汉军接触,极可能投降。此言一出,必将在赵国内部引起动荡,君臣之间产生嫌隙。”

“而后,我们再通过风言风语,让赵硕对廉策产生疑虑,最终迫使他换将。如此,赵军必将陷入混乱,我军则可趁机出击,一举破敌。”

刘弥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当即拍板决定:“好!就依陆卿之计行事。”

……

半月之后,赵国丹城内,赵帝赵硕正被一连串的坏消息所困扰。他既怒于坚守长勺三年来与汉军的多次交锋中的失利,又反感于廉策等人的消极防御策略。

此时,关于廉策可能投降汉国的风言风语开始在丹城内流传,赵硕听后,更是怒不可遏。

特别是当他听到那些反间之言,称汉国所畏惧的唯有赵楷时,心中不禁产生了动摇。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让赵楷取代廉策,以重振赵军士气,击退汉军。

于是,在赵硕的心中,一个换将的念头悄然生根发芽。

……

深夜,赵国皇宫的一隅。

赵帝赵硕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或许是被那精心编织的谣言所动摇,又或许是长久以来后勤补给线的重压让他不得不考虑更为激进的策略,赵硕最终决定召见已故大将军赵之毅的长子赵楷。

赵楷,自幼便饱读兵书,四处求学,又曾随其父征战数年,后守孝在家,虽年轻却已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到来让赵硕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赵硕的目光如炬,直视着面前这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将领。

“赵楷,朕问你,面对汉军的步步紧逼,你可有把握击退他们?”赵硕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赵楷闻言,神色凝重,并未直接回答。他先是对当前的战局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粮草供应、地形地势,到双方将领的作战风格与弱点,无一不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分析完毕,他抬起头,胸有成竹地望向赵硕。

“陛下,若汉国派遣的是沐君封,我或许还需谨慎应对。但如今沐君封病重,前来的不过是昭苏之辈,他充其量只是廉策、温崇等人的对手。若是我领兵,打败他,拒敌于国门之外,绝非难事。”赵楷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赵硕听后,心中大为振奋,仿佛看到了扭转战局的一线曙光。然而,右相李文铎却站出来,忧心忡忡地劝阻道:“陛下,此事还需三思。赵楷虽饱读兵书,又是名将之后,但经验尚浅,骤然换将,统领二十余万大军,恐生变故。”

“住嘴,休要多言!”

然而,赵硕心意已决,他深知赵国已无法再承受长时间的消耗,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于是,赵硕不顾李文铎的谏阻,毅然决定派赵楷接替廉策为主将,并命令廉策前往长兴,密切关注齐国的动向。

为确保对汉军作战的胜利,赵硕还任命在长勺军营内的左骑将军慕玄作为赵楷的副手,二人携手,共同筹备反击汉军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