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谋明1630 > 第104章 运筹帷幄,决战得胜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运筹帷幄,决战得胜口

京师紫金城,乾清宫。

忙碌一天,刚躺下准备就寝的崇祯帝,被内侍太监唤起,“陛下,王承恩在宫外求觐见,说有紧急军情禀奏。”

“甚?王承恩…”

王承恩不是派他去宣大当监军了嘛,怎么……

朱由检马上意识到前线军情有变,否则王承恩不可能从宣大匆忙赶回来,并连夜进宫乞求觐见呐。

“快快…宣王承恩觐见,并宣曹大伴一同前来商议。”

“遵旨。”内侍太监低着头退出。

龙榻上的朱由检,对边上侍寝的田贵妃说道:“爱妃,给朕更衣。”

“巨妾遵旨,陛下。”

田贵妃也没什么二话,她理解眼前的这位皇帝,每天愁眉不展,清心寡欲,活得很累。

……

当崇祯帝走进乾清宫内廷时,王承恩和曹化淳都已恭候在旁。

“陛下…”曹化淳肩搭拂尘,双掌环胸低头请安。

“微臣王承恩叩见陛下。”王承恩则跪地拜叩。

“平身王承恩,你有何紧急军情,速速呈奏上来。”朱由检在御塌上坐定,开口道。

“陛下,这是宣大总督张宗衡等几位总兵的军情奏报,由微臣连夜送达,请陛下圣裁。”王承恩双手高举奏折,躬身移步至御几前放下,然后退数步侧立。

崇祯接过厚厚奏折,在御几上展开仔细审阅起来,一时间里,廷内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过了有一柱香功夫,朱由检反复阅读奏章之后,这才抬头看向王承恩,“奏折中说到,提出建奴酋长皇太极将会攻打杀虎口及得胜口一带,是虎牢屯总旗官石风所述,可属实?”

“启奏陛下,此事属实,当时是宣府镇参将,万全都指挥使徐贻成举荐,宣大总督张宗衡准许,石风上台在沙盘前陈述观点和理由,后半程,微臣亲自在场。”王承恩双手一抱躬身禀报道。

一个神秘的夜不收,竟然会大胆提出敌方攻击点不在北古口,而是大同镇的杀虎口一带。

还有登城云塔这样的重大事宜,他得到的情报明显比锦衣卫还早。

他的分析和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宣大武将的认同,难道说这个叫石风的总旗官,能未知先卜?

“大伴,你怎么看?”崇祯扭过头去询问曹化淳。

朱由检清楚,曹化淳一定比他先了解到奏折内容,因为王承恩是他的心腹,王进宫之前,一定事先跟曹化淳口头禀报过,然后王才连夜闯宫求见。

“皇爷,以杂家愚见,这个总旗官石风虽身处关外烟墩,则时刻关注漠南局势,善于琢磨分析,也及时探得科尔沁秘密建造云塔之情报,故冒死闯关建言,实属忠心耿耿,请皇爷早下圣裁。”曹化淳刚才就接到戚显宗秘报,内有对石风的考察报告。

“依大伴之见,这个夜不收建言有七八成可信呵,嗯…好,王承恩听旨。”

“微臣在。”

“朕意已决,建奴小儿极有可能施展声东击西之诡计,奔袭大同杀虎口一带,命宣大总督张宗衡等全力组织防御,十万京师精锐速速调往大同镇一线布防,增援大同镇方面共同防御,不得有误!”

“王承恩奉朕的旨意,速速返回宣府,向张宗衡等宣旨,并督令十万京师精锐火速调往大同镇,开拔银两十万两随后拨付。”

“臣领旨速办,臣告退。”王承恩跪谢之后,退出办差去了。

朱由检望着王承恩远去背影,对曹化淳道:

“本次事件过后,若石风猜测准确,那他建言立有不世之功,朕定当重奖并重用这个夜不收。”

“皇爷圣明。”曹化淳拱手躬身。

“退下吧,朕要回宫就寝去了。”

“恭请圣安。”

……

就在王承恩快马赶回宣府镇,向宣大总督张宗衡宣诏调兵增援大同镇之时。

大同镇的长城攻防战已然打响……

原来,石风大闹白虎节堂,唇枪舌战众将,这个消息当晚,就被肫哲安插在大明宣府镇总兵府内的影子获得,他通过最秘密渠道-鸿雁传书,及时把情报送出。

“父汗,情况有变,请父汗定夺!”

在后金军大汗牙帐内,肫哲拿到密信急匆匆进入汗帐禀报。

“哲儿如此慌急,究竟发生了甚?”皇太极喝着砖茶,很不以为然道。

“据三号影子来报,父汗的声东击西之计谋,已被大明边墩的一个七品总旗官给破解了,他们还知道了登城云塔的事实和详图。”肫哲说着,把手中密信交给皇太极。

皇太极只扫了一眼,并没去接密信,咧嘴冷笑道:

“声东击西既是阴谋也是阳谋,有人猜到了本汗将会在大同镇的杀虎口一带动手,这就成了公开的阳谋,现在,就看谁的调兵遣将本领高,速度快啰,哈哈…”

“这倒也是,大明的火器辎重移动起来像蜗牛,怎能跟父汗的八旗精锐相比呢?”

“这就对啰,从现在开始,本汗就跟崇祯小儿公开,来个兔子赛跑,看哪只兔子跑得快,抢占先机。”

皇太极笑了笑,忽地脸容一敛,对着牙帐内的中军统领命令道:

“传令下去,命科尔沁部率先攻击大同镇的得胜口关城,同时在杀虎口关城前布城,命令大贝勒豪格,率镶白旗人马先行,奔袭得胜口关城。”

“嗻…”中军统领叩拜后退出汗帐,传达圣旨去了。

“哲儿,你说识破本汗计谋的,竟是个大明边墩的七品总旗官?”皇太极好奇地问道。

“禀父汗,这个七品总旗官名叫石风,原是个明军夜不收,现在关外屯田筑堡,大有在边关做坚固防御之势。”肫哲道。

“嗯…这倒是个人才,看来大明朝并不缺乏能臣良将啊,可他们缺的是天运地势,这个石风,本汗这次有机会的话,可以去会会,瞧瞧他究竟有多大的本领?”

“父汗英明。”

……

崇祯七年五月廿七。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大同镇长城得胜口关城前,战鼓声,号角声,马嘶声……乱哄哄一片,响彻云霄。

不到一个时辰里,陆续有二万蒙古科尔沁部和一万后金镶白旗,如潮水般涌到关外,将城池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有将关城推倒重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