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通明,暖意扑面,优质的无烟煤炭在壁炉中静静燃烧着,将房间中深冬时节的寒意驱散得一干二净。一只小巧的紫玉铜壶正悬挂在火焰上方温煮着,修长的壶嘴中不断散发出醇厚的咖啡气息,氤氲弥散,一直滋润到人的心底。
清英长长舒了口气,将最后一册审阅完毕的案牍放在了书桌的右侧;伴随着悦耳的金属铃声,便有侍者恭敬推门进入,而后将这些处理完毕的公文携带了出去。随着战后发展的不断铺开,清英手中的事务也变得愈发繁重;无论是东欧傀儡国的扶持、海外殖民地的建设、国民经济的把控掌舵、还是军事工业的引领投入,都是需要他详加思虑的重要工作。不过在他的工作之下,一幅堪称壮丽的蓝图,也缓缓在他所为之服务的政权跟前浮现了出来。
1915年,德国海军开始全面摆脱被美国报纸讥讽为“北海深宅”的绿水地位,向蓝色大洋发出了自己的乳虎初啼:整整6艘全新的万吨重巡洋舰在各大造船厂铺下龙骨,无论是定型速度还是建造规模都令世界瞩目。要知道,历史上最早的条约重巡肯特级也是1924年才开工建造,而且还是出了名的“白象”和“锡皮”,当前各国都还在为自己的重巡进行着技术储备,而德国却已经先声夺人!
此外,随着“格拉夫”、“普鲁士”、“勃兰登堡”、“威森堡”这后4艘国王级战列舰的相继竣工,德国海军也在欧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势阵容。当前英国海军只拥有10艘主力舰,而德国却有17艘。主力舰上的数量优势,促使德国海军开始调整自己的舰队组成:萨尔号战列舰作为印度洋舰队的核心被派遣到东非。而与之同属凯撒级的普法尔茨号则作为远东舰队的旗舰在马尼拉驻守。虽然该型战列舰同样不适合远洋部署,但在舰首简单加装了用于防浪的舷墙之后,也算是能勉强胜任海外派遣的任务了。重要的是,德国通过将足够分量的主力舰派遣到海外的这一举动,向世界宣告了自己对蓝色大洋的涉足和使用。飘扬着三色铁十字旗的商船随即开始越来越多的活跃在各处航路上。它们在各处中转站停泊补给的时候,也再不用看那些传统殖民国家的傲慢脸色。
在东方占领区,清英也在1915年扶持起了几个卫星政权。从上个世纪起就一直蠢蠢欲动的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分子们,在清英的刻意推动下终于实现了他们所梦寐以求的愿望:从内阁总理到地方长官的行政人员,从国民议会到代表选举的权力机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都一应俱全。不过。这些“独立国家”的独立性却是显而易见的了。在德军从这片领土上撤离之前,德国资本就已经全面接管了之前俄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命脉;运输、电力、农粮、矿藏……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全部尽落他手,这使得德国实际上仍旧保持着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通过新修订的《关税贸易协定》,波罗的海三国实际上成为了德国进行资源掠夺处和商品倾销的殖民地,与之前被德国直接占领的经济情况没有丝毫的区别;而由于卫星政权的存在。德国得以避免同当地民族主义分子的直接冲突,并将统治的行政开销转嫁到了当地人身上。这也正是闷声发大财的智慧体现。
按照清英原本的计划,是准备将乌克兰也作相同处理的。然而自威廉以降,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渴望将这片富饶的黑土地纳入德国的直接控制之下,以便在彻底解决粮食之患的同时,也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广袤的生存地盘。感受到他们以及国内那强劲的民族主义思潮之后,经过仔细思虑之后的清英,也不得不放弃了自己那个在当前这一时代显得过于美好的方案。转而选择对乌克兰采取直接统治了。虽然这件事情很麻烦,但当前的德国却也完全有实力实现自己的目的。
首先,德国需要向乌克兰大量移民。以尽量稀释乌克兰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绝对多数地位。而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战争造成的破坏,使得乌克兰大片地区都处于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百废待兴的局面,这无疑为德国势力的趁虚而入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为了吸引民众前往这片土地生活定居,德国报刊媒体开始在清英的授意下大量宣传乌克兰黑土地的肥沃:只要在这种土地上种庄稼,那么一袋肥料就能顶两袋撒。小麦吸收两米地下的氮磷钾且亩产一千八。而因战乱荒废的耕地,在承包价格上也是异常便宜。这必然会吸引大量德国民众前往乌克兰淘金。
在德国政府的鼓励下,数以万计的民众开始涌向乌克兰:毕竟德国的农产品还不能实现自给。每年都要花费不菲的外汇向罗马尼亚进口粮食;如果能填补上这一方面的空白,那么同样是大有商业前景!德国传统的农业容克率先下手,在乌克兰兼并了大量土地以待耕种,而更多的人也因此被吸引到这片土地上,清英的策略初见成效。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稳定当地秩序、并大量投入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建设了。只要这一地区的经济能够因此发展起来,那么在其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德国资本就能实现对这片领土的掌控;从某种程度上言,这无疑与之前德国用经济手段控制奥斯曼帝国和波罗的海三国有异曲同工之处。
此外,清英还准备在文化领域上下手,以便从根源上消除乌克兰人追求独立的念头。德语被毫无疑问的确立为乌克兰土地上的官方语言,并在所有的学校中做为必修课程强制教授。既然后世的英语世界将《最后一课》中那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内容、作为抹黑对方的默认史实而广为宣扬的话,那么清英也就只能恭敬不如从命的将其变为现实了。通过从学校中消灭其语言的这一策略,德国便会对乌克兰产生潜移默化的决定性影响,并最终使得对方彻底被中欧文明所同化。
至于波兰,清英则准备维持现状。毕竟德国是通过与俄军主力的连番血战之后才得到了这片土地,其在对俄战争中的一多半伤亡都扔在了这里,显然不可能就这么吐出来让波兰独立。既然这个国家已经从欧洲的版图上消失了150多年之久,那么不妨也就让它再继续消失一段时间,接受另一个胜利者的统治好了。
咖啡温热,馥郁扑鼻;唇齿留香,回味无极。将壁炉上温煮多时的咖啡缓缓饮尽之后,清英顿时感觉疲惫尽去,整个身体又重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站起来活动了一番筋骨,而后披上挂在衣架上的冬衣,推门走出了自己的办公房间。当工作结束之后,清英都会在第一时间前去陪伴家人:或是为幼子斯普林特予以启蒙,或是关注长女艾琳娜已经开始的学业,亦或是在精神和*上为已经和自己相识了二十年的桑妮娅,提供她在国破家亡之后的最后一丝安慰。
当前,俄国内战已经在一年的交锋当中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占据中央的红色苏俄孤身独斗高尔察克、邓尼金、和北面的尤登尼奇三方白军势力,其战争的激烈程度让清英这个始作俑者都不由得有些心中震动。各方势力向德国购入的军火、粮食等物资的总额,已经突破了30亿马克的关口;德国在战争中缴获的俄制武器弹药尽数销售一空,以至于柏林政府不得不重开东方占领区的原有生产线来满足各方势力的购买需求。而战俘营中的130多万战俘也释放近半,他们通过售卖和赠送的方式转到了这些势力的手里,并在战场上充分释放着自己的光热。
短短一年之间,各方的军事人员便有超过50万人死亡,而受伤人数则至少两倍于这一数字。工厂和桥梁被破坏,牲畜和原材料也被掠夺;矿场在战火当中塌毁淹没,工业机器遭到毁灭性的损失。原本楼房林立的城市变做瓦砾遍地的废墟。然而,战争对俄国社会的破坏还远不仅限于此。
由于红色苏俄在战争前期所遭受的失败,使得他们开始在整个控制区全面推行红色恐怖:光是契卡本身,就在过去的一年中就地处决了“通敌分子”和“阶级敌人”超过20万次,被害人数几近百万。而随着前线战局的日趋平稳,原本用于处死逃跑士兵的“特别惩罚旅”,也开始对占领的白军城镇展开大规模清算:无数民众被判定为“白匪帮凶”而惨遭屠戮,财产被抢掠的更是不计其数!
面对这一情形,怒恨填膺的白军也以大规模的“白色恐怖”还以颜色;无数“红魔走狗”惨死在行刑队的绳索之下,光高尔察克在叶卡捷琳堡省就绞死了5万人。潜藏在战斗民族血液中的嗜血基因被完全激发出来,而这也使得俄国国祚滑向了愈发万劫不复的深渊。(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鸽子款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昨天订阅量骤降谷底,作者更新缺乏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