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内侍笑着应道:“都是程大人送回来的。”说着递给女皇一封信,“这是程大人连同食物一起送回来的。”

女皇把信封拿到手里,打开,把信展开来看,看了之后,明白眼前陌生的食物是什么了。

把信放下,然后拿了一个面包吃。

内侍赶紧阻止,看着金黄可爱的面包,咽了咽口水:“女皇,还没有验毒。”

“不用了。”女皇闻着香气,有些馋了。

女皇轻轻咬了一口,香甜软糯的味道在嘴里绽放开,她的眼睛闪过一道亮光,比宫里的糕点还好吃。

吃了原味的,还有肉松了,这个好像更好吃,女皇吃着肉松面包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没有淡过。

内侍看了看女皇:好久没有看到陛下这么开心了。

女皇吃得高兴,心情好了不少,接着把剩下的一一品尝了:“这个红糖凉糕不错,宫里怎么没有?”

内侍圆滑:“陛下,这是民间的新东西,御厨未必知道。”

女皇没有再说什么,视线落到啤酒壶上:“啤酒?西域来的酒方……”顿了顿,“西域人不是喜欢喝烈酒吗?这样的啤酒也喜欢?”

她又喝了一口啤酒:“一开始喝怪怪的,但多喝两口,似乎还不错,能闻到很香的麦香味儿。”

内侍好奇地问:“陛下,这是用麦子酿的吗?”

“应该是。”女皇忽然想到信上说的,“对了,去把库房里的透明大玻璃杯拿出来,重新倒这个啤酒。”

“是,陛下。”内侍匆匆去了。

透明玻璃杯在这个时代是很稀有的东西,说价值连城也不为过,女皇的玻璃杯是附属国上贡的贡品,一直放在库房里,没有用武之地,有了啤酒,终于派上用场了。

内侍把玻璃杯从库房取出来,拿去清洗,用帕子擦干,然后呈上来,给女皇倒啤酒。

浅金色的啤酒倒入纯净的玻璃杯里,细细碎碎的,像看到了许多水晶,特别漂亮。

“朕知道程爱卿为什么特意叮嘱朕要用玻璃杯了,真的好看。”女皇见过的好东西数不胜数,但依然被惊艳了一下。

欣赏完,女皇把玻璃杯端起来,细细地喝了一口:“不错,各方面都享受了起来。”

女皇又看了看信:“程爱卿说冰镇之后更好喝。”

女内侍连忙道:“陛下,要放去冰窖吗?”

女皇吩咐:“剩下的这瓶拿去放吧,一会儿朕入睡之前拿来品饮,其他的收入库房里。”

“是,陛下。”内侍眼馋,但一点儿也不敢碰,深吸一口气,闻闻气味,赶紧去办事了。

把事情办好,内侍把一个宫里不怎么重要的小太监派出了宫,让小太监去给她买同样的东西。

……

最近,孙大郎接了一个写状纸的活儿,花了半个时辰,他把状纸写好了,收了钱,他赶紧往县衙而去。

孙大郎略微着急地问:“还有邸报吗?”

书吏把最后一份邸报拿出来,递给孙大郎:“你来得正好,还有最后一份。”

邸报上会刊登最近大梁发生的大事,比如有哪个大臣获罪,又比如实施了什么政策,又或者皇子娶亲什么的,而这些大事关乎当年学子们的考题,所以读书人是非常关注邸报的。

孙大郎买到邸报之后松了口气,道了谢,离开县衙,回了家。

回到家中,孙大郎把邸报拿出来仔细地阅读。

一则农策吸引了他的注意——农策配了一张梯田的图,下面注解了这是何物,又说了现在女皇大力支持这样开荒,增加耕种土地等等。

“这怎么这么眼熟?”孙大郎忽然抬起头,而后拿着邸报跑了出去。

他跑到山脚下,拿着邸报对比孟玉英开的梯田:“这跟娘开的梯田一模一样……”

他思维快速运转起来:一定有朝中大臣来过这里,不然这么新奇的开荒方式朝廷绝对不可能知道。

至于是不是参考别处的梯田……

如果有别的参考,不会等到现在才公开出来,且图画上的梯田跟娘开的荒一模一样,所以一定是参考的这里。

朝中大臣,气势气质肯定都不一般,去问问奶奶。

孙大郎赶紧回了家里:“奶奶,最近村里有没有来很特别的人,非常有气势,还很有威严,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孙老太一听这个描述,脑海里就浮现出那天来家里吃西瓜的主仆二人:“有这么一对主仆,好多天了,跟你娘一起回来的。”

“奶奶,我回房了。”孙大郎思考着回了房间:真的来过了,还是跟娘一起回来的……

天逐渐黑了,外面干活儿的村民纷纷往家走,村子里逐渐热闹起来。

热闹了一段时间,又安静下去,又过了一段时间,孟玉英他们打烊回来了,此时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布满了整个天空。

听到孟玉英的声音,孙大郎从屋子里出来:“娘,给你看一眼东西。”

“什么东西?”孟玉英准备往作坊去,闻言停下脚步。

孙大郎把邸报给孟玉英看。

孟玉英看到梯田的内容也有些怔愣了:“怎么上邸报了?”她心里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孙大郎说出了孟玉英的猜测:“娘,你带来村里的那个人是不是京城里做官的?”

孟玉英看了看四面,带着孙大郎去偏僻一些的地方说:“根据邸报上的内容,她应该就是,最近又流传钦差大人要来丹阳县,她大概就是钦差,而且是微服私访了。”

“娘,你没有说错什么话吧?”孙大郎有些担心,“一般钦差大臣都是那位非常信任的大臣,大部分事情钦差大人都会往上报,而且是直接报给女皇听。”

孟玉英回忆了一下:“我没有说什么,别紧张。”

孙大郎点点头:“那就好,娘,你忙吧,我去写功课去了。”

“去吧。”孟玉英站在原地想了想,的确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她放心了,随后去了后面的作坊。

……

改天,孟玉英约了泥娃子谈盖房的事。

泥娃子二十七八岁,笑嘻嘻的,人长得很周正,在村里人缘比较好,有一队施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