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琳琅察觉阿暮也没睡着,扯了扯他的衣袖,“怎么了,你不应该会担心明日放榜的事情啊?”
“当然不是。”
阿暮转过身来,“岳父对我期望那么高,我得加倍努力才行。”
“我相信你肯定可以,不过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最大的努力就行。”
琳琅牵着阿暮的手,“睡吧,明天还要去看放榜,早点去占领最好的优势。”
“好。”阿暮将人搂进怀里,轻拍哄人入睡,可他一闭上眼睛就会想到以前的事情,让他难以入睡。
等第二天起床,阿暮顶着一对黑眼圈,琳琅噗嗤笑了,牵着他到了镜子前,“你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一只可爱的食铁兽?”
阿暮看到镜中的自己,愣了一下,“是有点像。”
琳琅单手撑着下巴,“怎么,是被我两个爹五个哥哥给吓得失眠了吗?”
阿暮摇头,“岳父和哥哥们说起老祭酒,我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
阿暮把琳琅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娘子,我害怕自己给你惹来麻烦。”
“你是谷梁县的肖玉书,是阿暮,是我的丈夫和孩子的父亲。”琳琅轻轻抚摸阿暮的脸,“物有相同,人有相似,你的脸被火烧了之后,是我给你做的整容术,你原来可不长这样。”
“阿暮,这一切只是巧合,天意罢了。”
琳琅握住阿暮的双手,“以前的那些,从我把你从河里救起开始,都已经过去了,你现在是肖玉书,你忘了陈东是你的同窗,他承认你的。”
陈东还在其他同窗面前大肆宣扬了阿暮的遭遇,让熟悉肖玉书的人都知道,他被烧毁容了,经过整容手术后,变得和以前不大一样。
面容变了,可人还是那一个,再次见到阿暮,知道他是肖玉书,同窗和熟悉他的人并不觉得意外。
还为他高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娶了个漂亮贤惠的妻子,岳家一家人对他也好。
阿暮看着面前坚毅的琳琅,“娘子,你比我勇敢,比我看得透彻,是我狭隘了,找了个圈把自己束缚住。”
“旁观者清嘛。”琳琅从身后搂着他的腰,“换做我,我肯定没你做的好,你已经做得很好了。阿暮,你记住,不论什么时候,我都会站在你身后。”
“我知道。”
他很幸运,此生能遇到琳琅,和那么多关心他的亲人。
苏瑾尧昨天就在酒楼订了位置,吃过早饭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去了考场外面,边喝茶,边等放榜。
这会儿阿暮的黑眼圈淡了许多,早上看他顶着黑眼圈出来,大家都没取笑他,有点紧张睡不着很正常。哪怕是个童生试,也是鱼跃龙门的第一步,非常关键。
考场外面和上次考试一样,已经围满了来看榜的考生和家长,当然也有看热闹的。
就在大家等得有些急躁了的时候,用红纸写的榜文终于出来了,贴在了考场外的公示栏里,另外一张,会贴在县衙门口。
到底读书人多,榜文贴出来后并没有一窝蜂的涌上去,按照先后顺序,一排排上前。
看到榜文上有自己的名字,哪怕很靠后,依旧很高兴的欢呼。落榜的人低垂着头,默默走出了人群。
考秀才真的很难,中秀才的比例是百分之二点五,这次参加童生试的谷梁县考生五六百名,能达标的不知道能有几个。
很快,去看榜的苏瑾尧回来了,“这次谷梁县还不错,竟然有二十名书生中了秀才,赵大人的功绩上能添上一笔了。”
苏南亭放下茶杯,“说重点。”
苏瑾尧喝了一口茶,看向阿暮,“卡在中间,第十名,你的同窗陈东倒数第一名,赵公子第六名。”
容柏文高兴极了,“阿暮,恭喜你啊,考中秀才了。第十名已经很不错,很优秀了。咱们努努力,明年春天考个举人老爷。”
阿暮一点都不意外,他控制得很好,肖玉书资质一般,若是考了个案首,倒是会引起怀疑,在中间,正好。
他站起来抬手行礼,“谢谢爹,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接下来我会好好努力,迎接明年的乡试。”
说来也巧,三年一度的乡试,正好在明年。而且算算乡试的日子,正好是琳琅生孩子满月的时候。
阿暮最关心的是这个,到时候琳琅可以跟着他一起去考试,不用待在家里眼巴巴的盼着。
为了庆祝阿暮考上秀才,容柏文买了不少糖果,发给榴花胡同的街坊邻居,让他们沾沾喜气。
容家女婿考上了秀才,那可不得了,街坊邻居纷纷前来祝贺,说了不少吉祥话。
另一边,县衙里,老祭酒正在翻看谷梁县二十名秀才的考卷,赵大人一家三口陪在旁边。
前面几个考生的考卷都差不多,中规中矩,拿到第十名的时候,老祭酒皱了眉。
赵宇宁一看姐夫的试卷,“外祖父,您觉得这份考卷有什么问题吗?”
“这小子在藏拙啊。”老祭酒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书生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藏拙的,“你们看,这样一对比就很明显了。”
赵大人和赵宇宁一看,果然如此,阿暮他为何这么做?
赵宇宁和阿暮在一起生活了大半个月,对他比较了解,“他在学堂的时候资质一般,难道是火灾后刺激了他,变得更加聪明了。为了不让大家起疑,所以才藏拙?”
赵宇宁皱眉,“怕别人把他当妖魔鬼怪,烧了么?”
他告诉老祭酒,“外祖父,安昌侯府老夫人针对的人就是他。”
“那个眼皮子浅的妇人,差点害了一个人才啊。”越看阿暮的考卷,尤其是文章,老祭酒就越喜欢,“走,带老夫去找这位肖秀才。”
这般迫不及待要去见人,看来是真的很欣赏阿暮,父子俩搀扶着老祭酒起身,赶紧吩咐准备马车,去榴花胡同。
结果到这里的时候,一进门,就看到了苏南亭夫妻在和琳琅、容柏文斗地主,贴了不少纸条,看着滑稽得很。
赵大人赶紧上前行礼,“下官见过侯爷、夫人好。”
夫妻俩赶紧起身回礼。
老祭酒瞥了一眼苏南亭,直接说明来意,“老夫贸然前来,是来看看那位肖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