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风流 > 1 飞书问君何所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甫嵩镇戍长安,虽无大胜,然亦无败绩,之所以被朝廷收印削爵是因为中常侍张让、赵忠上奏说他:“连战无功,所费者多”。

这只是借口。

实际的原因是:去年讨黄巾时,张让私求钱五千万,皇甫嵩没有给他,数月前,皇甫嵩赴京面圣,路经邺,见赵忠家舍宅逾制,又奏没入之,张让、赵忠衔恨久矣,遂进谗言以报复。

皇甫嵩战功赫赫,去年几以一人之力平定了黄巾之乱,而今却因阉宦的谗言而被免职、降爵,把这件事和张飞燕被拜为平难中郎将放到一块儿来看,更令朝野心寒了。

一边削夺功臣的官爵,一边把国之重器轻授於贼,这不是末世气象又是什么呢?

荀攸叹道:“北宫伯玉、李文侯入寇三辅,假托的是以诛宦官为名,而皇甫将军镇长安、卫园陵,却因宦官之谗言而遭贬免,唉,时事如此,夫复何言。”

皇甫嵩对荀贞不但有知遇之恩,而且荀贞从皇甫嵩身上学到了很多用兵之道,今闻他无辜遭罚,荀贞纵知汉室将覆,却也深为他抱不平,写了一封长信,遣人送去洛阳,以示慰问。

朝廷调回了皇甫嵩,北宫伯玉、李文侯、宋杨、韩遂等无人能制,势越发涨,日夜侵扰三辅,为护长安的诸帝园陵,时入八月,朝廷改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持节,以执金吾袁滂为副,集诸郡兵合步骑十余万人,入镇长安——当世的大士族里有两个袁氏,一个是汝南袁氏,一个是陈郡袁氏,此二袁氏同祖,汝南袁氏是从陈郡迁到汝南的,现今汝南袁氏“累世贵宠”,相比之下,陈郡袁氏远不如之,两家的家风也不同,汝南袁氏“富奢”,陈郡袁氏“清素”。

在张温离京赴长安前,荀贞接到了孙坚写来的一封信,却是张温知孙坚骁勇善战,因上表“请坚参军事”。去年打完黄巾,孙坚跟着朱俊去了洛阳,他出身寒门,比不上曹操、荀贞,虽然立了不少战功,可一直没有得到什么封赏,在洛阳等到现在,终於又有了用武之地。

要非孙坚的这封来信,荀贞都不知道他居然也参加过击讨北宫伯玉一战,虽不知他会在此战中立下什么战功,但以他之勇武,料来总不会白去一趟。

去年颍川一别,荀贞和孙坚至今未曾再见,彼此只通过书信来往,现今孙坚又要上战场,且面对的是远比黄巾军剽悍的西北叛军,荀贞除了预祝他能再立新功之外,并在回信中叮咛嘱咐:提醒他一定要谨重,不可轻忽。

如果说中平元年是“黄巾之年”,那么今年就可以说是“黑山贼寇与西北叛羌”之年。

上半年,荀贞的注意力主要在黑山军的身上,现今张牛角身死,杨凤、张飞燕先后请降,冀州暂无了战事,他的视线自然也就转向了三辅,於每日练兵之余,关注三辅战事。

张温到长安不久,孙坚又写了封信来。

他在信里写道:“董卓久战无功,而轩昂自高,轻慢诏令,吾劝车骑斩之,惜乎车骑不听。”

董卓去年击广宗无功,兵败抵罪,今年春,北宫伯玉等入寇三辅,朝廷复拜他为中郎将,初为皇甫嵩之副手,皇甫嵩被召回京师后,他留在三辅,又被朝廷拜为破虏将军,从命於张温帐下。

张温到了长安,以朝廷的诏书召他来见,他过了很久才去见张温。

张温责让他,他没把张温当回事儿,应对不顺。孙坚时在坐前,遂与张温耳语,说道:“董卓轻上无礼,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军法斩之。”张温却以“董卓素著威名於陇、蜀之间,今如杀之,西进讨伐叛军就没有依靠了”为由而没有听从孙坚的话。

孙坚在信里边以此遗憾,荀贞也为此遗憾。

如果张温听从孙坚的话斩了董卓,汉室固然是积弊已久、难以再中兴的了,但一百六十余年的名都洛阳却可能就不会受到日后那么多的灾难了。

八月底,张温离开了长安,统兵进驻美阳。

美阳在长安西,与长安同为右扶风的辖县,离长安一百六十里,此地曾是与窦宪合兵大败北匈奴、勒石燕然的国朝名将耿秉之封地。

边章、韩遂亦进兵美阳。

张温所统者多是郡国步卒,能战之精骑唯董卓等数部而已,与边章、韩遂多次交战,由秋入冬,辄不利,直到十一月才因为“天助”而打了一场胜仗,不过很快胜仗就又变成了败仗。

却是十一月某夜,天将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把边章、韩遂的兵营映得如白昼也似,营中惊乱,兵卒大多以为这是不祥之兆,边章、韩遂因欲归金城。董卓探听到了此事,大喜,遂於次日和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边章、韩遂败走榆中,张温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

仗打到这时,本是汉兵占上风,可紧接着就急转直下。

孙坚适时在周慎军中,献策道:“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如果他们弃城逃入羌中,坚与将军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边章、韩遂是外来之军,在三辅没有根基,大败之下,逃入榆中,城中无粮,唯有从外转运,如果按照孙坚的献策,分兵遣将断其粮道,确有可能一战而定,但周慎没有采纳此策,结果反被边章、韩遂断了自家的粮道,周慎惊惧恐慌,遂弃辎重,仓皇退兵。

在遣周慎追讨边章、韩遂的同时,张温分遣董卓挟败边、韩之威,进讨另一路叛军,在望垣北董卓被叛军包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眼看要全军覆灭,董卓在近处不远的一条河中筑了一道堰,装作捕鱼,以此来迷惑叛军,然后悄悄地带军从堰下撤退,等过了河,决堰放水,等到叛军发现他撤兵忙来追他的时候,放的水已经深了,不能渡过。董卓遂得以安然退兵。

这一次进击,周慎等各路进击的兵马均损兵折将,只有董卓全师而归,加上他此前败韩遂、边章的功劳,他因以得封乡侯,食邑一千户。

邯郸城里,戏志才点评此战,只说了八个字:“胜因天助,败因人为。”

汉兵虽然进击不利、转胜为败,但时入深冬,天气严寒,韩遂、边章、北宫伯玉等亦稍撤军。

十二月底,荀贞收到了一封信。

读罢来信,荀贞颇觉意外之喜。

邯郸荣、刘备在座,这几个月荀贞与孙坚通信频繁,刘备以为是孙坚又来信了,见荀贞读信时先是怔了一怔、继之微露喜色,乃问道:“可是车骑将军打了胜仗么?”

荀贞摇了摇头,说道:“非也。”

“那是什么?”

荀贞却是笑而不答,等到晚上,他召来戏志才、荀攸,在私室里把这封信给他俩观看。

他俩看罢,亦如荀贞初见信时,先是一愣,随即微喜。

戏志才说道:“何伯求既来信询问中尉之意,不知中尉欲以何答之?”

“以卿之见,我该以何答之?”

戏志才笑道:“最上自是河南,其次则为南阳。”

原来,这封信何顒写来的,他在信里写道:“今年考课,赵郡为冀州最,朝议欲迁刘衡与君,不知君欲得何郡”?

却是问荀贞想去何郡为太守。

荀贞本以为至少还得再等上个一年半载才能再获升迁,却没料到升迁来得如此之快,不过细想一下,他是去年秋天,也即中平元年被拜为赵中尉的,到明年,也即中平三年,连头带尾算在赵郡待了三年,运作一下的话,以他冀州第一的军功,在朝中也能说得过去。

听得戏志才说最上河南,其次南阳,荀贞虽明知他是在说笑,亦不禁失声而笑。

河南郡,帝都所在,南阳郡,帝乡所在,此二郡俱天下名郡,以荀贞之资历,再过十年也许有戏。

荀贞转问荀攸:“以卿之见呢?”

“青、兖、徐、荆均可。”

这几个州都是膏腴富庶之地,经济、文化发达,州中的郡太守之位向来都是抢手的香饽饽,在这几个州为吏,既轻松,又易得名。

如果只从仕途考虑,此数州均可,但荀贞知天下大乱,却不能单从仕途考虑,他还得为以后考虑。他往常没事时,对着地图盘算过很多回了,也曾设想过如有机会选择该选择何州何郡,他得出的结论是:首则兖州,其次徐州,兖州的陈留郡为上上之选。

陈留郡南与颍川郡接壤,西北与赵郡只隔了魏这一个郡,日后天下乱时,至少在初期对他是最为有利的。如不能得陈留,徐州西与豫州接壤,东临大海,天下若乱,也不失为一处好地。

荀攸的建议和他不谋而合,他即顺水推舟,从善如流,回信何顒:“离乡日久,每思亲人,别无所愿,唯愿得兖、徐二州一近乡之郡。”

书成,遣人快马送去洛阳。

一个多月后,中平三年春二月初四,朝廷的诏书下来,拜荀贞为魏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