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江北调研之后,调研组就出发按照既定的路程,先是前往沿海。在沿海待了有一个星期左右,感受了一下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方。

从去年的数据去看,沿海城市依然是全国经济总量第一。更让人感慨的是,这里繁华与蕴含的城市精神。在这个地方,能够感受到什么叫做敢为人先。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这个地方,就算是田安象的级别也不是很管用了。也要通过各种关系,才能够了解到一些情况。

天水市的人在这个地方,感受到了经济已连续35年位居第一的底气。

之前张元庆就去过花城,对沿海有一定的了解。可是完全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沿海有很多地方都令人感到敬佩。

在此期间,张元庆如同是调研组的副组长,田安象跟他交流很频繁,就连杨东月都要往旁边站站。很多人自然是羡慕,毕竟能够和田安象建立关系,无形之中就多了一条大腿。

只是这条大腿到了沿海,就有些变化了。很多人也发现哪怕是田安象跟着,能量似乎也不是很有用了。沿海省的一把手,比田安象高出了两个级别。

毕竟这个地方向来重要,一直一把手都是高配的。田安象带队过去,就连一把手都没有见到。据说全国来调研学习的,每年都络绎不绝。

好在沿海省还派人陪同,至少让他们没有落空,不过就是接待过程中,隐隐能够感觉到人家的敷衍。

天水市的干部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与人家的差距。有人偷偷问了一下,同等级的公务员待遇。得到答案之后,不免心里酸溜溜的。难怪人家看不上自己这群土包子,换做自己也看不上自己。

田安象也有些面子过不去,只是他来学习的,不能说人家看不起你,你就跑了吧。那像什么话,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还是张元庆见状,让田安象带人去花城调研。在沿海省调研,自然要去这个花城。

他们来到花城,花城是副省级城市,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跟田安象的级别相仿。而且人家是行政领导,天水市的人本以为,到了这个地方,仍然是冷遇。

却没有想到,人家一把手亲自接待了。事后也派专人陪同,态度远比沿海省要好多了。

正当大家感慨花城领导素质高的时候,周文盛就出现了。田安象作为闫派的主要成员,自然也认识周文盛,知道他是周传运的儿子。

不过田安象与周传运的交集不多,他没想到,周文盛现在在沿海这边混的这么好,就连花城的一把手都肯卖面子给他。

只是周文盛混得好归好,田安象也知道他不可能冲着自己的面子来的。想到张元庆坚持来花城,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其实田安象不知道,能让花城一把手出面,靠周文盛还是不行的,实际上是吴赫帮的忙。只不过吴赫轻易不出面,周文盛又是安北人,这才出面交好一下。

周文盛以老乡的名义,盛情招待了所有人,随后又带着众人参观了花城一些企业。深刻了解,这个地方是怎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

沿海省敢闯敢拼和开放的精神,给作为内陆城市的天水市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沿海短暂调研之后,调研组又转而去了沪市。

离开沿海省的时候,张元庆地位再度提高,隐隐已经和田安象平起平坐了。众人不服气不行,这家伙太邪了。

明明就是一个正处级的干部,跟他们都差不多。可是到哪都能吃的开。

周文盛的出面,给他们的冲击很大。且不说他本来就是宣传部周老的儿子,就这个身份,便是他们高攀不起的。

没想到的是,周文盛的能力也不差,他在商业的成就不比他父亲在政治上的成就差。就这样一个人,也对张元庆高看一眼,你能不服么?

田安象没有深问其中的关系,他知道张元庆是周强斌的人,但是仅仅凭借这个关系,不足以让周文盛看重。说明张元庆身上,还有着自己不了解的底牌。

只是在仕途上行走,谁的身上没有一些底牌。过分好奇别人的底牌,凑近了想要看清楚,搞不好就被别人底牌下压的刀片划伤了脸。

“从沿海出来,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我们还瞄准着全省一流或者全国一流的时候,人家花城都瞄准全球一流了。国际化的视野,令人感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是如此巨大。”

田安象之前也不是没来过,来这里旅游或者临时开个会,对这里了解的不深。可是长达一个星期的调研,真正深入了解它的时候,能够更加明显感受到彼此的差距。

面对田安象的感慨,其他人也觉得沉甸甸的,不过一时也很难说出一个所以然。

张元庆点了点头:“沿海省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天之骄子,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总量也不抢眼,后来才成为了第一。不过这个第一,一拿就到现在。调研中,给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四个字,人财兴旺。

人多财聚,发展就有了底气。在这一点上,咱们天水市是公认的宜居城市,按说也是有吸引力的。只不过现在一直都是人口净流出城市,就别说人才了,年轻人都留不住,这也是我们发展缺少底气的原因之一。”

田安象倒没有想到,张元庆能够从这个角度去分析。

田安象说道:“那按你这么说,沿海能够达到人财兴旺的原因是什么?”

张元庆显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思考:“在沿海,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了来到沿海就业。由于经商环境好、交通位置好等原因,大批青年也选择在花城创业。社会治安、交通状况、生活成本,还有饮食文化,都是吸引年轻人的利器。

为什么沿海的环境好,人家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线。在沿海历年的改革中可以看到,他们敢为天下先,敢于打破固有利益藩篱,这是人家成功的根本之处。我们调研学习,就要带着思考去学习。对标沿海,我们存在什么差距,他们有什么弊端,我们能否超越?”

张元庆侃侃而谈,田安象若有所思。而天水市的干部们,有些人也被张元庆给吸引了。

还别说,这个人虽然喜欢出风头,但是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