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七十二节 轻松反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大明江北战局一片大好。

有杨潮在,扬州府已经稳若泰山,就是多铎用上次同样的兵力再来攻打,杨潮也能轻松应对,虽然不可能取得上次那样的战果,但是也没有风险,上次那种夜袭,完全是靠拼命,靠冒险得来的,运气成分太重,再来一次杨潮自己都不敢保证输赢。

在打,就该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了,李五六已经在海州开了一个好头,也算是杨潮的实验,证明自己的军队已经拥有了跟满清集团正面决战的战术能力,但是战略上还处于劣势,毕竟军队规模还比不上满清。

其他地方,安徽一带都是黄得功的地盘了,他的军队已经扩大到了十五万,江北就拥有三十万可靠的兵力,是时候该反击了,自己进取淮安,黄得功进取徐州,一举将满清集团赶出江南。

“给黄得功送五千匹马过去,告诉他本爵将不日克复淮安,问他愿不愿意分一杯羹。”

军事会议上,第一件事,杨潮打算联合友军。

打扬州,杨潮全歼三万八旗,缴获了五万匹战马,这个数字让杨潮没想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过去遇到清军,那至少都是双马,甚至三马的,可这次三万骑兵,竟然只有五万匹马,显然清军的战马损耗太大。

从北京也有消息传来,说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的时候,他是北路军,从山西西进,图中还跑了一趟蒙古索取战马,结果贻误战机,还被清廷下旨斥责末世江湖行最新章节。

显然连续的征战。让八旗的战马损耗太大,未必都是打死的,多半恐怕是累死病死的。但这足以证明,八旗战力此时处在一个虚弱的状态中。

杨潮就不相信。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一直追击李自成打到现在,清军不疲惫。

要知道李自成可是拖死了一个两亿人的王朝的。

这也是杨潮决定反攻的因素之一。

“派人通知李五六,让他出动三千人,向南进攻,攻取盐城!”

海州沿着海岸往南,紧邻的就是盐城,如果清军救援。自己就北进淮安,如果清军不救援,杨潮就打算一个县一个县将淮安周边的州县统统打下来,让淮安成为一座孤城。

有了海州那样一个钉子,杨潮就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

“郑永旺,你带一万兵马出发,还从海路去海州。汇合李五六后,即可向沐阳进发,做出攻打沐阳、宿迁截断淮安退路之势。”

如果旁边的盐城清军不在乎,那么仅靠淮安背后的宿迁他们还敢不在乎吗?

杨潮就要看看。多铎分兵不分兵!

“传令吕末,可以相机出动,试探虏兵反应!”

东北南。杨潮三面出击,看多铎如何反应,如果黄得功也从西面攻击,多铎只能应接不暇,没准不用打他,他自己就撤退了呢。

如果淮安能不战而下,杨潮自然很高兴,因为那座城他太熟悉了,知道那座城池的防御构建极为合理。防御方太占便宜。

六月初,吕末先后三次传回消息。他三次出击,三次打败清军。最近一次逼近淮安城边校场。

吕末表示清军极为疲弱,一触即溃,一溃既逃,不堪一击,吕末打听到一些消息,说清军主力已不再淮安,询问是否可以发兵攻城。

杨潮心中疑惑,他判断清军确实疲惫,战斗力肯定有所下降,但是不信如此不堪一击,第一反应这是清军在诱敌。

但是如此明显的诱敌,吕末不可能看不出来,杨潮还是选择相信前线的将军,依然让吕末相机行动。

可是很快就传来败绩,吕末声称自己攻城之时,清军军势极强,足足数万精兵,吕末稳扎稳打,总算有半数士兵逃回了宝应,正在拒城坚守,请求杨潮责罚。

胜败乃常事,如果真的像消息所说,清军已然撤退,那么轻易收复淮安就是大功,只是显然上当了,清军给吕末好好上了一课。

所以杨潮并不会真的责罚,只是罚了他半年军饷,然后又发下公函要他继续留守宝应,同时让高邮派去援军。

……

“准塔,本王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留守淮安,我要你最迟坚守到七月。少守一日,我砍你的脑袋。”

淮安城中,多铎刚刚打了一次胜仗,几乎是全军出击,将明军万人击败,可是却让他们跑了五千回去。

“你该故布疑阵,相信经此一败,明军三五天之内绝不可能再来进攻。”

准塔还有什么说的,海州战败之后,他围了数日也找不到明军的弱点,野战都打败了,还能指望攻城吗,在城外滞留了三日后,被多铎召唤回了淮安指馥为婚,王爷有惊喜。

接着很快就遇到明军的行动,多铎让准塔带领残兵败将迎战,三战三败之后退到了淮安,这时候明军又来攻城,多铎所幸全军出击,正面防守,两翼出城攻击,结果打败明军。

准塔不认为是多铎够强,只是多铎的兵多,要是自己率领三万八旗主力,也能打败明军那一万来人,但是他不敢反对多铎,只能答应下来,困守孤城。

然后当夜,多铎的主力,就悄悄离开了淮安。

……

扬州,田宅。

在杨潮放贷之下,扬州城百姓慢慢将家园重建,甚至为了给百姓一份工作,杨潮还花费了上百万银子,将扬州城一些无主的宅子修复起来。

这个田宅就是其中之一。

田宅面积应该算得上扬州城第一大家宅了。

这里不是别人家的,正是跟杨潮有怨的田畹的宅子。

田家宅子从扬州东城偏北的利津门(东门)开始,一直纵横向南,直到靠南的通济门,前门在扬州最繁华的东关大街,后门则则缺口门(通济门)大街上。逶迤而下,长度几乎相当于扬州城的一半。

其中园林、假山应有尽有,算是扬州第一园。而且田畹喜欢古玩,在家中建了一条挂书画作品的曲楼。收藏丰富,可惜都流失在了劫掠中。

“大人,这田畹无后,且已病死,此园无主,不若大人收下此宅,也是扬州百姓一片心意!”

被杨潮提拔代理扬州政务的崔司户有心让杨潮占这个大便宜,顺便巴结一下杨潮。因为杨潮的提拔,他在扬州城很是威风了一阵子,可是朝廷派来的新任知府和督师,却都不太待见他,最近被排挤的厉害,显然他是被打成了杨党,除了投靠杨潮这一条道走到黑,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

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

那田畹虽然贪财好色,可是古怪的是,一辈子竟然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是田贵妃。

他在北京聚敛的家财,已经落到了李自成手里,在扬州老家的地产吗。就无主了。

但是杨潮笑了笑,摇摇头道:“田畹虽然无子,但尚有二甥男。”

田贵妃给崇祯皇帝生了数个儿子,两个活了下来,被杨潮带到了江南,现在都在南京做太平王爷呢,依照继承法,这两人是有继承权的。

看完田家宅子,杨潮也不得不感叹。这些人真是会玩,哪像后世的土豪们。都喜欢住西式的别墅,西方那种石头壳子。哪里比得上江南园林有味道啊。

一直等到了六月中旬,在陈金的检验下,扬州城上的大炮有一百多门合格的,杨潮直接带走九十门,装上炮车,水路用船,陆路用马,极为方便。

这九十门大炮,五十门大将军炮,四十门弗朗机大炮,外加从多铎手里缴获的三十门红衣大炮,总共一百二十门。

“通知许多男、郑永旺两军全部北上,立刻赶往宝应跟吕末汇合,不用等待我军,即刻向淮安进军!”

杨潮之所以现在出发,除了攻城用的大炮才准备外,还有另外两个理由。

第一是因为已经收到李五六那边的消息,盐城、沐阳都已经拿下,正在往宿迁进军,如果淮安清军救援宿迁,那么淮安城就兵力空虚,这时候杨潮大军攻击,他们不可能从容救援,如果他们不接受后路被断,就只能放弃淮安,力保沐阳,或者直接收回到山东去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二是因为通州、泰州等州县的军队都已经在扬州集结了,让杨潮手里的兵力达到了十万人,留下两万在扬州,然后全军北上,要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拿下淮安。

这些条件让杨潮认为战机到来了,所以即刻出发,三天之内要打下淮安。

一路上探马频繁往来,一条条消息和命令在传递。

吕末又一次打到了淮安城下,这次他谨慎多了,发现城上没有多少兵马,竟然也耐着心老实等待大炮来后在攻城。

许多男的军队也赶到了淮安,跟郑永旺、吕末三人,分兵三路,将淮安城的东西南三面围住,只留北面,围三缺一。

六月二十日,杨潮大军陆续赶到了淮安城。

“攻城?不急!”

大军刚到,许多男等人就来请示,此时三面合围,无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杨潮都占优。

所以早先到达的许多男等人纷纷请战,觉得可以一鼓作气攀上城墙,尤其是吕末,他可是要雪耻的。

但是杨潮没有同意。

“据报,城中有八旗精锐三万,刘泽清降兵也不下这个数,蚁附攻城伤亡太大。多铎攻打扬州,还知道用炮,难道我们还不如他们?”

杨潮带来一百多门大炮可不是摆设,尤其是那三十门红衣大炮,还是多铎送的,杨潮觉得炮留着,把炮弹还给他应该是不错的主意。

大炮很快响起,杨潮在城外观望,由于淮安城上也有大炮,因此扎营距离淮安还有段距离,远远看去一片旗帜,红黄蓝白四色都有,这是八旗兵的旗帜。

让红衣大炮瞄准东南角不断轰击,一颗颗炮弹只有少部分打在城墙上,多数不是偏出,就是打进了城中,不知道这一战之后,淮安得有多少房屋成为废墟。

打了一天,竟然都没有轰开淮安城,显然淮安比扬州坚固多了。

第二天,第三天继续轰击,一直到第三天晚上,城墙才打开一个缺口。

立刻让军队拿着盾牌往上冲,同时杨潮还让炮兵随后,很快就进入了淮安城上大炮的攻击范围之内,城上的大炮响起,不多时就有了伤亡。

但是在盾牌的掩护下,杨潮第一批士兵已经冲了上去,跟清军在缺口处稍微交战,然后大炮突然突前,近距离猛轰缺口,一下子就将试图堵住缺口的清军击溃,步兵随之掩杀上去,一鼓作气攻入了城中。

如此轻松!

杨潮复制了多铎攻打扬州的方法,虽然有故意为之的想法,但是也得承认,清军大炮加骑兵的战法,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攻入城中的军队,立刻稳固缺口位置,接着更多的军队攻入城中,然后开始肃清南边城墙上的敌军,最后占据南门,全军开始入城,大局已定!

半夜时分,炮声也停了,厮杀声也停了,整个淮安城都寂静下来。

清军从预留的北门逃了,杨潮也没有趁夜去追,如果是白天,还可以试试自己的骑兵,晚上还是算了,淮安四周河渠纵横,多条河流通向运河,骑马追击,弄不好会落水。

“派人通知黄得功,本爵已下淮安,愿与他合攻徐州!”

站在城墙上,望着一片漆黑的郊野,杨潮意气风发的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