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远将招募的人留了下来,其他人都让他们回到了各自的岗位去工作。
又让秘书章识言去将院子里空闲着的招募者叫过来,大家一起开一个小型的发展会议。
等大家到齐后,王致远说道:“老江,县里打算建个报社,你到时候过去任职,县里一直也没个报纸,你努力一下把这个报社建起来。”
江雨时点了点头说:“没问题,虽然我没做过,但是基本流程还是知道的。”
“嗯,上面发表的文章一定要好好审核,你写东西也不要瞎写,现在没人写稿的话,你就去别的地方买些报纸,选些文章转载到我们的报纸下面。”
“这个主意好,我到时候没内容再试试。”
王致远看向了何霖煦、胡寅旭,问道:“两位对机械发展有什么想法,县里办个机械类的工厂有没有可能?”
胡寅旭直接说:“条件不成熟,县里除了钢铁,别的工具还都是靠人打出来的,想产些工业零件都做不到,你别难为我们了。”
何霖煦也同意的点头,不一会又说道:“办法也不是没有,搞台机床给我们,我们就可以搞出不少好东西。”
王致远一听这话,头都大了,挥手说:“这个我真做不到,国内的机床,谁都当宝贝,除非去国外走私,嗯,走私……”
王致远想了想,又摇了摇头,现在国外也不好混,机床也不一定买得到,我这身份也不适合出去,心里想:“再等几年吧,等老大哥支援,工业起来了,就好发展了。”
何霖煦对王致远说:“王书记找找关系,去沈阳搞台机床回来,我们可以试着改造改造,或者生产些东西。”
王致远惊喜地问道:“沈阳这个时候有机床?”
“有的,去年问世了新中国第一台车床——六尺皮带车床,搞个两台回来,我们改一改,大有可为。”
王致远说:“我联系一下,看有没有机会,你们也到外地看看,看市面上有没有坏了的机床。”
“我们怕有这东西,大家不识货,当废品放着,我们也看不到。”
“既然沈阳有,我肯定能给你们弄来,最晚年底前给你们弄来,县里打算建一个工人学校,你们有时间就到里面去教教书,培养下队伍。”
何霖煦、胡寅旭两人点头说道:“没问题,现在我们也是无用武之地,去教书也好。”
王致远又看了看其他人说:“等学校建好了,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教书,培养一批熟练的工人,大家工作也可以轻松不少。”
众人也是点头答应。
王致远看着冯素民说道:“老冯,县里准备搞不少工程,你来当个包工头怎么样,我看你这手艺也可以传授出去,这也是一门手艺,凭这个手艺哪里都能吃饭。”
冯素民笑着说:“没问题,县里的工程我这泥瓦匠都可以做。”
“我说真的,趁现在农闲,你多招些学徒,传授一下技术,盖盖县里要建的学校,后面县里发展好了,也是需要大量建筑人才的。”
“等老江报社搞好了,我就登报招学徒,大量收人。”
王致远跟众人一一交流了一下,唐蔚云这个养殖专业的直接去养殖场做老师,慢慢扩大养殖场,后面县里出钱购买奶牛回来养殖。
舒风仪、徐振清两位医生,正好安排进医院,县里也准备建一个人民医院,谢英这个护士也正好安排进去,后续要找上面分配一批学生过来,填充一下医院。
袁励宸这个老会计正好替王致远看着财政和工厂这一块,顺便培训一批专业人士,现在的干部对这方面还不是很专业,更何况还有下面乡镇、村,也是需要大量会计的。
华维岳这个日化品研究员准备安排建设一个日化工厂,这也是一个人力集中的行业,可以解决不少工作岗位。
马建东的老婆承谷香先安排进纺织厂做管理,目前县里衣鞋帽厂还不足以发挥他的才能,现在只要是个衣服就有人要,完全不愁销路。
现在衣服已经很简单了,设计还搞复杂了,目前专业知识用不上,草编现在也没太大出路,看后面老大哥会不会喜欢。
将这些人才都安排到位了,王致远向马建东说:“老马,县里的各个工厂原材料就靠你们钢铁厂了,我打算用钢铁去各地换原材料,你们生产可不能马虎。”
王致远以前以为重工业投资过大,回本困难,后面发现在当下不是那么回事。钢铁厂人多,大部分还只能白天工作,全年生产时间短,也没有全力生产,王致远以为只能保本。
人多是多在挖矿上面,户外工人现在接近5000人,监狱还有1000多人帮着挖,还是满足不了钢铁厂的需求。国内当下极度缺乏钢铁,哪个地方都缺,现在是真正的硬通货,真的是物资随便换。
通和县钢铁厂一年的产量是国家的十分之一还多,年底估计会引来中央的目光,这是技术和管理带来的优势,王致远准备趁没被计划之前,好好的换些原材料。
王致远现在在体制内,直接跟各地的领导联系,交换各种原材料,价格无所谓,现在钢铁就是最高价了,等价交换,大家都不亏。
马建东说道:“生产是没问题的,通往矿场的路我们准备修一修,今年再计划修一个大高炉。”
“有能力就先建设,现在人工价格也不贵,你可以找老冯修建,不用像去年那么累。”
“嗯,等他队伍规模起来我再找他商量。”
王致远点头,又对韦新春、周骏说:“罐头和食品你们回去后要全力生产,老韦,罐头里面添加剂少放一点,能够储存个一年就可以了。食品方面,压缩饼干有没有能力做出来?”
周骏说:“可以做成高热量饼干粉,再压缩就行,没有机器,只能用别的方法压缩,形象上面没有保证。”
“可以就行,4月份后全力生产压缩饼干,面粉、糖、油脂之类的优先供应你们食品厂。”
“好,每块一斤的话够吃几天了,我们用牛油纸包着,这样比较容易制作。”
“食品厂你看着办,人数不够,去农村招。”王致远说完,看向韦新春:“肥料厂那边也要全力生产,夏收之后,就要派上大用场,现在仓库有多少吨肥料?”
“赵书记的农业生产科从肥料厂提走了180吨,现在仓库还有8400吨左右的化肥。”
王致远想了想:“县里有公田在1.2万亩左右,一亩地60斤,就需要360吨,接下来还要给180吨才够用,接下来县里产的化肥只够十来个镇子使用的。”
“肥料厂要接着扩大,全县100多万亩土地,需要的肥料很多,罐头厂还是交给你下面的人,继续扩建肥料厂,再扩大一倍,才堪堪满足县里的需求。缺什么来找我,我来给你弄。”
韦新春想了想说:“今年厂里准备建立一个原材料生产基地,也建设一个大高炉用来生产原材料,扩建的话有些困难。”
“算了,按你的计划来,尽量提高产量,你也知道我们多缺化肥。”
韦新春点了点头,还是坚持建设基地生产原材料。
王致远向大家说道:“四月份以后的任务就是这样,大家调整一下生产计划,全力生产,不影响工厂的其他规划,人不够就招。”
大家没有质疑,也没有多问,就按照王致远的指示,回去调整生产计划。
#一点说明和答复:
1:书中的通和县是参考了几本县志写出来的,有些数据错误,经书友提醒已经修改了。
2:解放后县很多,市很少,一般后来的很多市称地委,通和县是一个大县,一般县城20万人左右,通和县特殊一点,有市的面积,不具备市的实力,打扫干净屋子,一切重来。
3:建工厂的过程没有怎么详细描写,但是炼钢、制药等重要的设备是找上面要的,其他小工厂设备在当时花钱还是可以买到的,这也是前面贷款的意义,事情都交给专业人士去办了。也没写详细,流程网上都有,仔细写,可以水几十章,没必要。
4:建国后大家这段日子过得还不错,很多地方年景好是可以吃饱饭的,至于xx年后的一些政策我也会写到,前三十年也是分阶段的,不能固定认识。
5:一些平和的年头速度可能会加快一点,由于没有编辑,有些写着也不知道会不会出问题,这本会尽量注意。
6:年代文,单女主。
7:写部队那一段也是有增加资历的意思,毕竟太年轻,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多余,走了不少读者。国民党士兵那些事情是有发生过的,但是不具备普遍性,一般都是压迫欺辱、打骂克扣……反正现在人是当不了这个兵的。
土改中罪大恶极的也只是少数,我看下不少县志53年人口统计时,地主成份的人占比也还是很多。
就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