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奔小康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警惕“钱吃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六章 警惕“钱吃人”

无论是越王姬嘉悦,还是自己的铁杆兄弟史习焜的表现,都发现一个严重的事情。这俩人,掉钱眼里面了,开始有点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一个,居然为了建商铺,情愿把自己手底下的农田去换成商业建筑土地。另一个更加不得了,居然想要让其治下的老百姓,连粮食都不种了,全都改种成桑树,养蚕!

简直是荒唐透顶!武定国一半是气的,一半却是怕的。

怕啥呢?

“钱吃人”!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典故了:

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在欧洲大陆的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在它附近的英国也被带动起来。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的需要而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要。因此,养羊业与农业相比,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这时,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武定国就突然发现,现在居然出现圈地运动的苗头了。

乖乖隆嘀咚,难道这就是历史的怪圈?

每个王朝都躲不过的怪圈,有钱的想要更加有钱,没钱的还被有钱的拼命压榨。其实,圈地运动,在中国的古代史里面,还有个类似的名字,叫做土地兼并。

说起这个名字,每个中国人就都不会陌生了。死于土地兼并的王朝,在历史上可谓是层出不穷。把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给夺走了,人家不反抗才怪呢!

然而,武定国天真的以为,只要开启资本时代,不让那些大贵族大资本家跟老百姓抢土地,大康王朝就能活得久一点。可是事实告诉他,有钱人的贪婪本性是一样的,即便是换了一种方法挣钱,这些人也会想方设法从穷人手里去掠夺更多。

陷入了沉思的武定国,思考着解决这个历史难题的办法。回顾历史,古今中外,好像能完美解决这个办法的东西不多。

但是有一种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殖民!

简单点说,让这些有钱人,不要祸害国内的这些穷人,去国外祸害好了。只要祸害国内的成本大于祸害国外的成本,根据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往往会把这些苦难转嫁到殖民地百姓的头上。

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既视感。

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武定国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至少,在现在这种条件下,武定国真是没法阻止这些人贪婪的胃口。那就让这些人去祸害外国人吧,也让本国的百姓少遭点罪。

真心佩服后世的大天朝,靠着内部的百姓,不殖民,不侵掠,楞是发展的有声有色,居然靠着五十多年,就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真是太了不起了!

想到这里,武定国开始提笔,写下了一篇足以名留青史(遗臭万年)的奏折。

《大康殖民法案》

写下这个标题之后,武定国也愣了,随即有点苦笑着摇摇头。

也不知道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怎么去评价他。这个时代,人家西欧各国,才刚刚开始全球航海的事业,殖民地这个概念,还没有形成。武定国这一步跨过地理大发现,鼓励国内有能力的家伙,去海外称王称霸。

想来,国内的这些人,一旦获得这种机会,肯定要在海外那些土着们身上扒皮吸血的。要知道,大康的实力,人口,以及有钱人的数量,可不是这个时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等国家能够比得了的。

不过,这个法案对于那些无所事事的王爷或者是勋贵后代,或许是一个福音,然而,对于现在无比缺钱的史习焜来说,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得想办法给自己的好兄弟解决当下的难题才是,倭寇不除,谈起海外殖民也是空中楼阁。

武定国回信给史习焜,让他别弄那些不着调的耕地种桑树计划,钱的事情,他来想办法。武定国很明显感觉到,自己这个兄弟,有点着急了呀。

然而,武定国并不太清楚,史习焜这面面临的情况是多么的严峻。

目前,大康已经和倭寇全面开战了。然而,到现在,史习焜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倭寇?他们的老巢到底有哪些?

倭寇仿佛都杀不完一样。就像是割韭菜,割一茬,另外又冒出来一茬,弄得他疲于奔命。

奇了怪了,哪里来的这么多倭寇。

这种疑问,一直在东南沿海的各级官员和各大将军脑海里盘旋。前段时间,刚刚剿灭了一伙叫做“海猴子”的倭寇团体,大胜班师!

结果前脚刚走,这片地方又来了个叫做“海狗子”的倭寇团体,继续作威作福。弄得刚刚打完仗的这些人,完全是晕头转向。难不成这群倭寇是海里面长出来的不成?怎么杀都杀不完呢?

然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这群倭寇其实和内陆地区的强盗差不多。平时老老实实的在岸上当老百姓,一旦有机会,直接把脸一蒙,提着武器,开着小船,就化身倭寇了!

没本的买卖最赚钱了不是?一旦成功了,全家人可就脱贫致富了。这种险,值得一冒。

就拿最近剿灭的海猴子一伙倭寇来说,这领头的是一个侯姓的沿海商人,之前还参与过给鲁省运送粮食。人家在当地可是一个大大有名的善人,建了不少寺庙,也修了不少道路。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到了海上就完全变了个样。

带领手下,开始了打家劫舍的日子,成了大名鼎鼎的“海猴子”。

按照这家伙死前的说法,老老实实做生意,来钱太慢了,还得给官府缴税,自己做无本买卖,来钱快啊!反正这大海之上,谁都不认识谁,即便认识,杀了之后,也没人认识了。上岸了,就继续当大善人,日子过得那是逍遥自在。

再说了,现在的官军,首先能找到他们就很难了,即便是找到了,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打得过他们。那这还用说啥,干就完了,没有约束,自己就赶紧趁着机会捞钱呗!

也就是这样,导致倭寇怎么都杀不完,一直祸乱东南的秩序。

那么官员们想办法了吗?当然想了。

比如说,出海船队必须集体出去,然后集体回来,全程由官军的船队护送,出入必须在官方指定的港口。

还有官员提出,把沿海的居民全部迁移到内陆来居住,建立保甲制度,互相监督。

有的人甚至建议,强制武器管控,不允许商船上面出现大炮之类的火器。

然而,这些办法,对于倭寇来说,还是有漏洞可以钻。这些办法,就像是筛子一样,完全没起到什么作用。以至于,每年对倭寇的战斗耗费不少,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有限,成了无底洞一般的存在。饶是富庶的东南各省,也有点耗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