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海风云 > 第1804章 合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哟,许东家,没想到这么快咱们又见面了啊!”

与相识粮行谈妥了买卖之后没多久,一个熟悉的面孔便出现在了许东这个地主面前,热情地与其打着招呼。

“哎呀,原来是朱当家的,没想到你这买卖可做得够宽的啊!”

面对这张熟悉的面孔,许东没来由感到一丝感激,若非有他提前告知自己官府方面的小道消息,自己也不会提前做出这洗的决定来。

来者正是之前受雇于许东,帮其收割他家数百亩土地的朱时茂一伙人,熟门熟路地便找到许东家里,与其热情打起招呼来。

“嗨,我们鱼豚帮在苏州码头干活儿时,便多有跟向氏商号打交道,他们可是我们的大主顾呢!”

面对许东的打趣,朱时茂哈哈大笑着解释两句:“正好我们在隔壁菀坪村,帮那里的何地主收割庄稼呢,蒙向明掌柜相招,这不就来帮忙了嘛!”

应许东的请求,向明与他家的买卖到了傍晚时分才正式开始,徐地主家占地面积不小的庄园里,顿时间热闹起来。

“噼噼啪啪”

清脆的算盘珠子来回敲打在上下框梁之上,发出的声音甚是好听。

“高粱一石半!”

“荞麦两石!”

一声声吆喝声也此起彼伏,五六杆大秤在两个壮汉的肩膀上上上下下,称量着麻袋捆扎好的粮食。

人多力量大,总共差不多七百余石的粮食,在三四十个壮汉的干练动作下,装袋运送上船一气呵成,甚至少有引起与之相隔一里多地外的普通民家的注意。

“此番徐东家杂粮共计五百七十八石,稻米小麦等细粮共计三百一十五石。”

“杂粮六钱一石,计钱银三百四十六两八钱。”

“稻米小麦精粮九钱一石,计钱银二百八十三两五钱。”

“杂粮精粮价钱总值累积,共计六百三十两三钱。”

向氏商号的账房与许东特意请来的账房先生,两人手中的算盘与账簿彼此对质,然后噼里啪啦一番敲打之后,共同给出了一个一致的答案。

“徐东家,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的话,那咱们就钱货两清了?”

向明对着桌旁的许东询问,同时挥手间一个手下端着钱搭子走上前,在桌上放下沉甸甸的十二个五十两一锭的银锭,还有稍小些的三个十两一锭银锭。

甚至为了以示诚信,就连那价值三钱银子的散碎铜板,也被放在了桌上。

“这点零头就不用拿出来了吧,我看朱当家的他们也算是辛苦,不如就拜托向掌柜的代我送与他们,算是请他们喝个茶水的零钱。”

许东拿起一锭银子仔细端详着,银锭下面刻印着的“明崇祯二十七年苏州府五十两”字样的官银,本身就代表了这些银锭的品质上佳,许东自然手再不用多疑,亲自将这些银锭收了起来。

六百多两银子对收益,对于盛德镇上一个小小的地主来说,不可谓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过想想之前人家朱时茂干活利索,又给予自己一个小道消息对份上,许东也不好表现得太过一毛不拔,便将那散碎银钱打发给朱时茂他们,也算是一种感激了。

银钱落袋,自己心里也就少了几分担忧,不用再害怕官府方面出各种幺蛾子了,此时许东心里自然轻松得紧,豪气地说上一句:“不如向掌柜的今夜留宿敝宅,让本人尽尽地主之宜。”

“不用了徐东家,现在正是丰收之时,也是我等粮行最是繁忙时节,跟东家你做了一笔互惠地买卖,咱接下来还要赶往盛泽镇上,去与那里的一位东家商议一番,买卖地事情。”

向明婉拒道。

“那,我也不留向掌柜你了,不能耽误了你们赚钱地时机不是。”

“谨祝你们一帆风顺,财源滚滚吧!!”

许东也知道,人家向氏商号地买卖可上课做得极大,自己能跟人家做上一次买卖,也算是赚了点甜头,自然不好耽误人家接下来的买卖不是。

“不过朱当家的,你今晚可一定要留下来,我让下人给咱们搞点大鱼大肉,今夜咱们好好喝上一喝!”

向氏粮行每石多出一钱银子的价格,便让许东多赚了八十几两银钱,这价格就算放在粮荒之时,也差不多手不少无良商人压价之后的价格了。

故而,许东对于这笔买卖很是满意,而朱时茂不管是给自己透透口风,还是随后向氏粮行找上门来,可以说他朱时茂算得上一个福人了,至少对他许东来说是如此。

因是时,许东很是大方地想向朱时茂发出邀约来:“你看看这天时也是不早了,你们几十号人现在怕也是不好找住处了,正好上回给你们收拾出来的屋子现在还空着,你们就在这里将就一晚,明天再回菀坪村那边干活儿呗。”

“既然许东家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本来朱时茂是想跟向明他们一起离去的,不过现在人家许东这般诚挚挽留,那他也不好拒绝,便应了下来。

一夜喧嚣,鱼豚帮跟着朱时茂的这一伙子弟兄们,难得地大鱼大肉吃了一顿丰盛晚饭,酒足饭饱之后第二日他们便即告辞离去。

没过多久,朱时茂他们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向氏粮行停靠在太湖边上两艘粮船之上,那里正有一个老熟人在等着他们呢。

“怎么样,这回怎么感谢我呢?”

船舱之中,向明与朱时茂单独相处着。

登船与向氏粮行的人汇合一起,朱时茂给出的理由是:如今周边能接的农活儿都差不多完结了,向氏粮行采收粮食需要苦力帮忙,朱时茂便接下了这份工作来。

大家也是一点都不怀疑,人家向氏粮行真金白银给出工饷,那可是做不得假的吧。

“多谢多谢!!”

向明是在代他们这一小组的外卫成员,感谢着朱时茂。

若是没有朱时茂在民间放出官府有龌蹉的流言,恐怕如今掌控了民间六七成土地都地主老财们,未必会下决心做出在这个时节出售粮食的决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