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埃尔霍夫眉头一皱,说道:“能确定吗?”
“报告艇长,完全可以确定,这就是敌人的潜艇。嫂索可,看最哆的言清女生”
比埃尔霍夫身边的军官听到“敌人的潜艇”,脸上都浮现出了惊慌之色,比埃尔霍夫却毫不惊慌,哈哈笑道:“慌什么?我们的波塞冬之刃,下潜深度可是有一百米的,中国海军的潜艇要是敢下潜到这里,海水会把它们压成夹心饼干,夹心还是人肉的呢,哈哈。”
比埃尔霍夫身边的军官跟着笑了起来,在一边笑声中比埃尔霍夫朗声命令:“全速下潜,下潜至一百米深度。”
波塞冬之刃一下潜,诛仙艇的声呐立刻探测到了,声呐长立刻向解涛进行了报告,听得解涛一阵遗憾,随即命令:“下潜,追击。鱼雷舱,只要有发射鱼雷的机会,就立即通知我。”
诛仙艇追着波塞冬之刃潜了下去,在下潜的过程中,波塞冬之刃的位置变化一直很快,诛仙艇一直找不到发射鱼雷的机会,双方从五十多米的深度一路下潜到九十多米的深度。
比埃尔霍夫扫了一眼深度表,九十米,暗想中国海军的潜艇肯定不敢跟下来,于是他洋洋自得地问声呐长:“敌人的潜艇还跟在我们后面吗?”
波塞冬之刃在下潜的过程中施放了一个小型拖曳声呐,能够探测到螺旋桨后面的声音情况,所以声呐长能听到身后的声音,他急忙报告:“敌人的潜艇还跟在我们后面,它也下潜到了九十米深度。”
“不可能!中国潜艇怎么会下潜得这么深?”比埃尔霍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周围军官也人人面露惊讶。
比埃尔霍夫突然笑道:“哈哈,我明白了,中国潜艇一定是冒险用掉安全余量了,我们再下潜一段,到一百二十米,它肯定就不敢跟着了。”
潜艇在设计的时候,各项指标都是有安全余量的,就像潜深,一型潜艇可以潜到一百五十米深的海底,可是在使用的时候,通常只会下潜到一百二十米或一百三十米,留下几十米的安全潜深,只有在紧急时刻才用。
波塞冬之刃再次下潜,很快到达了一百二十米深度,此时潜艇已经有些撑不住了,“砰……砰”的声音不时从壳体上传来,那是海水把壳体压得变形了。
比埃尔霍夫听到“砰砰砰”的声音不时传来,也有些担心,他拿起通讯器问声呐长:“那艘中国潜艇,还跟在我们后面吗?”
“报告艇长,那艘潜艇,还跟在我们后面。”
“这怎么可能,你没有听错吗?”比埃尔霍夫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中国潜艇怎么可能下潜到一百二十米的深度?”
“……”声呐长无言以对。
在比埃尔霍夫惊慌失措的时候,身后那艘诛仙艇上的鱼雷长向解涛报告:“艇长,现在可以发射鱼雷了。”
解涛沉声说道:“好,鱼雷两枚,发射。”
鱼雷长随即按下了鱼雷发射按钮,两枚鱼四鱼雷一前一后冲向波塞冬之刃,鱼雷发射的时候会有大量高压气体涌入海中,产生类似水泡爆裂的声音,不过却比水泡爆裂的声音大得多,而且大量气体产生很多水泡,这些水泡连续爆裂,让这种声音听起来很奇怪,声呐兵都把这种声音称为“发射音”。
波塞冬之刃的声呐长也听到了这个声音,他焦急地向比埃尔霍夫喊道:“艇长,敌潜艇发射了鱼雷。”
比埃尔霍夫急忙说道:“快,排空一切压载水舱,紧急上浮。”
波塞冬之刃里面的艇员立刻手忙脚乱地排空压载水舱,这时声呐长再次发来消息:“敌潜艇发射了两枚鱼雷,预计五分钟后到达我艇。”
五分钟?比埃尔霍夫的心稍微放下,这段时间足够波塞冬之刃上浮一大段,躲开鱼雷的了,三分钟过去了,波塞冬之刃足足上浮了三十米,比埃尔霍夫满以为躲过鱼雷了,可是没想到声呐长再次发来消息:“艇长,鱼雷追着我们来了……”
“轰”,没等声呐长说完话,一声巨响就从艇壳外面传来,伴随着这声巨响,潜艇上面的水管“砰”的一声爆裂,水“哗哗”地洒了下来,与此同时电池舱发来消息:“报告艇长,电池舱出现破口,大量海水涌入……”
没等报告完毕,又是一声“轰隆”巨响传来,这次爆炸比前一次剧烈得多,整个波塞冬之刃都在剧烈振动,比埃尔霍夫直接被甩了出去,头重重地撞在潜望镜架子上,头破血流,人事不省。
鱼四鱼雷可是655毫米口径的重型鱼雷,内部装填五百千克炸药,波塞冬之刃直接挨上两枚,绝无生理,海水大量涌入,波塞冬之刃很快沉入了大海……
波塞冬之刃沉入大海,它的声音信号就在诛仙艇上消失了,诛仙艇的声呐长立刻报告:“艇长,我们击沉了敌潜艇。”
解涛急忙问道:“能够确定吗?”
“报告艇长,完全可以确定!”
解涛笑道:“很好,立刻把这个消息通报全艇。”
声呐长把“击沉敌潜艇”的消息一报告,整个诛仙艇上一片欢腾,在一片欢腾之中,解涛突然想到了什么,低低地说了声“不对劲啊”,边上的军官急忙问道:“艇长您怎么了,发现什么不对了吗?”
解涛沉声说道:“命令声呐室,把敌潜艇的航迹汇总成‘航迹时间图’,把这份图表给我送过来,要快。”
参谋军官立刻去传达了命令,声呐室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很快汇总出这样一份航迹时间图,送到了解涛的手中,解涛盯着航迹图看了一阵子,突然在指挥面板的空白处重重一拍,说道:“敌人的潜艇果然有问题,快点给我联系雷司令。”
参谋说了声“明白”,立刻命令声呐室启动了声呐通讯模块,声呐不光可以用来探测,也可以用来通讯,不过用声呐通讯需要的技术比较高,英国人和美国人没有掌握,所以他们想出了“拖曳天线”的法子。
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