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 第610章 大宋商业之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光进去后发现,里面有不少官员都在参观。

就说判辽东府事李纲,他正仔细打量着周围的格局。

李光上前作揖道:“李相公。”

李纲作揖道:“是泰发(李光的字),你也来这里了。”

“在大街上闲逛,看见这里许多人,感到好奇,便走了进来。”

他颇有些感慨,每年来一次东京,每年都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这新事物就好像是种在田里的种子,自动生根发芽。

李纲笑道:“超市?这名取得好生奇怪,也不知取名之人到底作何想。”

“名字虽然奇怪,但却是好地方。”李光随手在古色古香的木架上拿起一个肥皂盒,上面用柳叶体写的“苏式制造”几个字,旁边画着一个古典美女,后面还有制造的原材料。

李光一直觉得发明这玩意儿的人简直就是天才,听说第一个肥皂是从华兴商社出来的。

也不知这华兴商社背后到底是什么能人,看似普通不起眼的东西,却的的确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他又在高架层拿了一张毛巾,上面有标签,表示是郑州的张氏商社制造。

李光道:“李相公,您看着苏式制造和张氏商社,我在东京城却是未有见过他们的店铺。”

李纲点头:“我也未见过。”

“以前,若要做这种生意,就必须有自己的商铺,但临街商铺有限,有价无市,现在这东京超市开起来了,我若想做些洗发露的生意,也不必专门租一个店铺来卖了,只需要与这东京超市合作,我提供货源即可。”

李光颇有些兴奋,这生意还能这么做。

将生活中各类用品都集中到一起,既方便了购买者,不用再一家一家跑,也在供应端,释放了许多机会出来。

李纲道:“的确,降低了民间商业入门标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一旦一座城市更多人有了机会,规模性收入就会增加,城市收入结构会往平缓的方向发展。这就是陛下《经济论》中所说的中层收入者增多。”

读过赵桓的《经济论》的大臣们,一直在疑惑一点:民间是否真的有机会,造就一大批收入在中间层的人?

就新政的十年成果来看,大宋造就了一批富豪,例如东京的朱青,长安的薛东来,太原的连成志,幽州的张远等等。

这些人都是新政最大的受益者。

他们在早期,抓住了机会。

有的从承接修路的施工队开始。

有的从运输粮食的运输队开始。

还有的是拿到了朝廷的招标书,组建了挖矿队伍。

新政带来的财富被这些人抓住,成为了大宋新政下的第一批富豪。

但巨额的财富,却集中在了这少数一些人手中。

有了财富,金钱就开始往有权力的地方生长。

赵桓的财务大臣周朝就曾经非常担忧地向皇帝提出了他心中的疑惑:按照大宋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少部分人的财富只会越来越多,部分百姓虽然在工作中解决了温饱,但仅仅只是挣扎在吃饱饭的边缘,民间的矛盾正在凸显。

年末的时候,皇家银行的总管事赵鼎也发出了感慨:“银行更愿意将钱贷给有钱人,因为有钱人做生意,不会亏本,银行可以收回本金和利息。”

对于皇帝《经济论》中所说的,民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造就一批中层收入者这个理念,大臣们心中一直是存疑的。

李光放下手里的香皂和洗发露,对于李纲的这个说法,他持有保守意见。

“仅仅只是超市这种商业创新,并不能改变民间收入结构。”

李纲叹了口气,他也知道,仅仅是超市这种模式,的确不可能改变这种复杂的民间财务收入问题。

他突然坚定地说道:“待今年的新政辩论,我要向陛下上报,朝廷应当加大对皇家商社的投入,从衣食住行、矿产、工事等方面都要开始收紧。”

李光道:“李相公,我可是听说,今年有十分之六的商税都是皇家商社缴的,这个比例已经很大了,朝廷在与民争利。”

李纲没好气低声道:“吾以为,当由十分之八商税为皇家商社缴!”

两人沉默下来。

毕竟这里也是人多耳杂,不好商谈这等国家大事。

民间的财富越大,就好比过去的土地兼并越大一个道理。

逼近年关,大宋的百姓正在抢年货。

东京超市人满为患,李纲买了两壶西域的葡萄酒,在门口的柜台结了账,和李光一起离开。

“泰发,走,咱们找地方去喝几杯。”

李纲等人刚离开,东京超市对面的马路边停下来一辆普通的马车。

谁都不知道,皇帝就坐在马车上。

当然,更没有人知道,方圆几里,不仅仅是羽林军在巡逻,皇城司已经将这里围得密不透风。

商虞司的司丞唐睿正从东京超市出来,被一个人拦住。

“唐司丞。”

唐睿瞳孔陡然缩成针眼大小:“谢都统!”

谢大海出现在这里,那皇帝……

唐睿迅速朝周围扫了一转。

“唐司丞,这边请。”

唐睿不敢怠慢,连忙跟着谢大海走。

他上了一辆马车,这马车外面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异常宽敞,用皮革和貂绒铺垫好,还有一张短小的书桌。

“臣参……”

赵桓打住了唐睿。

“不必声张。”

唐睿连忙闭嘴,心中疑惑,这大朝会歇息的空档,怎么皇帝就从宫里出来了?

还好这一次没有在酒店遇到滋事的。

“东京超市看完了?”

“看完了。”

“作何感想?”

“好,很好。”

赵桓道:“你一个商虞司丞,就用这几个字敷衍我?”

“不敢,的确是好,这华兴商社不一般。”

“如何不一般?”

“臣上月才对东京城所有商铺做过统计,目前东京城有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间商铺,从老城,到新城,东西南北,所有商铺都已经塞满了。南城区的一间只有二丈长,一丈宽的商铺租金都涨到了十贯一个月,一个普通人家一个月收入才四贯。”

“商铺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手工艺品却越来越多,这些人没有钱租用商铺,无法售卖自己的商品,这种超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赵桓听得仔细,他笑道:“那你有什么建议?”

“我建议,朝廷可以大量兴建这种超市,从供应端来扶持民间手工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