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恐怖灵异 > 大国崛起1857 > 第五百五十九节 普法战争红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五十九节 普法战争红利

1871年才过去九个月,可是各项经济数据,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这年头没有精确的统计,用来证明经济的最客观数据往往只有海关的进出口规模和财政收入。截止到九月份的数据,进出口就已经到了八千万两,这是去年全年的数据。其中出口额高达五千万,进口额也达到了三千万。财政收入达到了五千万两,跟去岁的五千万百万已经很接近了。

进出口的激增,主要得益于茶叶和生丝的推动,尤其是生丝,异军突起,这几年增长很快,跟三年前相比翻了一倍,达到了四千万两。跟生丝相比,茶叶的增长额就有些黯然失色了,只从三年前的两千万两增长到三千多万两。

茶叶贸易的发展这几年一直很平稳,但是还称不上高速,随着上千万亩新增茶园,茶叶价格甚至有所回落,尽管俄国和美国市场扩大很快,但茶叶生产速度超过了市场增长,目前大家竞争压力很大,茶叶价格已经两年没涨,甚至产量增加最快的高档茶叶的价格还下跌了不少。

显然茶叶生产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国际市场基本上饱和了,印度的茶园面积甚至在竞争下萎缩了三分之一,已经不足一百万亩,阿萨姆公司早就放弃了在印度的扩张,全力经营中国茶园。

因此尽管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但大明垄断优势已经基本形成,这个产业算是培养成功了。

工部的调查认为,未来十年内,印度茶叶都不可能有发展前途,那么这项产业就到了收获的时候,政府先是宣布取消了茶叶退税政策,此一项每年就能为大明财政节省300万两支出。而且,政府计划视明年的茶叶情况,决定是否要开征茶叶出口税。如果明年茶叶市场稳定,增加茶叶出口税,将再次增大财政收入。

茶叶产业发展进入瓶颈之后,茶叶生产的变化反而在加快,因为大家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在市场好的时候,笨蛋都能挣钱,机器茶厂和手工作坊能够和平相处,现在茶叶市场开始变得拥挤的时候,手工作坊首当其冲的受到冲击,加上早就已经遍布各个产区的现代工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就为人所接受,因此越来越多的手工作坊在引入机器进行生产,茶叶产业的工业化反而更快了。

过去老的茶叶产区也在快速改变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茶农放弃了自己手工加工茶叶,而是将采摘下来的茶叶,就近送到附近新兴的茶叶工厂加工,虽然出现一些中国特色的方式,比如有的地方的茶农不是将茶叶卖给工厂,而是给小工厂出加工费,加工完的茶叶他们再拿去变卖的现象,但总的来说,茶叶加工领域,机械化已经开始形成潮流,以目前的速度,三五年之内基本上就没人在手工生产茶叶了,意味着几年之内这个行业就能完成工业化。

相比于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生丝生产还出于扩张时期,丝绸行业在这个时候,突然异乎寻常的爆发了。

在缫丝业发展的基础上,从三年前开始,丝绸产业开始增长。

三年前,锦纶堂事件后,陈启沅和他两个举人堂弟重建了自家的缫丝厂,并且引入了平纹绸、印花绸机器,开办机器绸缎厂。

同时陈氏兄弟开始联合起来,陈启沅是工部尚书,陈家就成了当地望族,但他的官方身份让他不能全力投入生意,所以他将自家的产业都交给了堂兄弟经营,双方合并,工厂统称为继昌隆,一共三个缫丝分厂,分一二三厂,两个绸缎分厂,分一二厂,雇佣工人已经超过了一万人,目前是广東最大的私营丝织企业。

陈启沅发展自家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行业的发展,在他的带动下,示范下,机器织稠也在南海县、顺德县开始普及。

但是跟缫丝业不一样,缫丝业必须紧靠蚕茧产区才能最大程度的节约运输和储存成本,而织稠业则不一样,生丝是一种可以长途运输的原材料,储存和运输都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成本很低。

所以织稠业从一开始,很快就发生了变化,陈启沅的织稠厂也建在简村,但是很快就发现,附近缫丝厂生产的生丝已经很难满足织稠厂对原料的要求,于是他在过去的织稠业中心佛山镇,建设了第二座分厂,同时吸引佛山作坊主开始采用机器织稠。

陈启沅的推广当然有效果,开始有一批乡绅和商人开始采用机器织稠,开办丝绸工厂,在工部技术专家的帮助下,头一年就能够正常生产。

但是一开始比较平稳,第一年只有十几家新工厂开工,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资丝绸厂的乡绅、商人数量突然暴增了起来,这当然不是他们观念改变了,该改变的在慢慢改变,该保守的依然保守,乡绅们之所以突然爆发投资丝绸业的热情,主要是丝绸价格突然暴涨了一倍所致。

这一切都是拜普法战争所赐。

这也是运气使然,就当陈启沅在佛山推广机器织稠的时候,普法战争爆发了,法国是不是这个时代世界第一大丝绸生产国有争议,但是他们是这个时代第一大丝绸出口国毫无争议,法国产的丝绸,不但出口英国、德国,也大规模向北美、南美出口,可以说他们生产了世界上超过半数商品丝绸。

法国在国际丝绸市场上几乎是统治级的,法国的丝绸生产跟英国的棉纺织一样,是世界级的优势产业。

因此普法战争爆发后,尤其是当普鲁士軍队出现在法国丝织中心里昂郊外之后,国际丝绸价格瞬间就暴涨了一倍,此时大明那些已经投资的丝绸厂大获其利不说,连手工作坊都跟着红火了起来。

历史上,上海出口的丝绸从1870年开始,连续两年增幅达8%,但江南的手工丝绸,在质量上可是受到西方人诟病的,就是因为法国丝绸产地遭到战争破坏,导致丝绸瞬间变成了一个卖方市场。

在生丝原料来源充足,而且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这让织稠业利润变得异常丰厚起来,连手工丝绸都开始变得抢手,机器织稠的前景就更加不用说了。

借着这股东风,加上官府大力推动,不但给予无息贷款,还出技术人员传授生产技术,顿时点燃了一波兴建织稠厂的热情。

中国人本就有扎堆的习惯,当发现织稠这种本来就比较熟悉的产业利润异常丰厚之后,大量资本就涌了进来,最大的一个丝绸中心,佛山的丝绸业尤其明显。

佛山原本就是广東的丝织中心,拥有大批丝绸作坊,是广东最大的丝绸生产中心,这些作坊可不是家庭作坊,很多都是大型的手工工场,雇工超过百人的为数不少。

这些作坊主腰缠万贯,早就完成了资本积累,而且拥有管理上百人生产的经验,长期在佛山经营丝织业,也拥有出货的渠道,不缺市场、不缺劳动力、也不缺经验和知识,再看到丝绸价格那么好,他们是最急于扩大生产的一群人。

但是手工生产显然不可能短期内扩大规模,但是官府推广的机器织稠,一个人至少能顶好几个人,因此机器织稠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他们手下的织工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很快就能掌握机器生产技术,机器织稠虽然比不上缫丝一人顶十人,更比不上棉纺一人顶四十人的效率,但是一个人生产八个人的产量,对这些作坊主来说,也足够诱人了,于是纷纷投入其中。

结果在这股丝绸东风中,佛山不但强化了原来的丝织中心地位,而且诶成为机器织稠业最大的产地,机器织稠工厂一年多就兴办了接近百家。

这百家丝绸厂借着普法战争的红利,他们生产的廉价平纹绸大量出口到英国市场,盈利颇丰,对资本家来说,高盈利就是积累,积累可不是把钱存起来,那是土财主不是资本家,资本家对积累的理解,那就是尽快投入生产,扩大生产能力,他们积累的是生产力。

因此在缫丝业之后,丝绸业成为又一个增长的热点。

普法战争对绸缎生产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红利,但是对缫丝业来说,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法国是丝绸大国,虽然法国也是欧洲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但他们的丝织业规模巨大,法国本地生产的生丝,完全无法满足丝绸工厂的原料需求,所以法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丝进口国。

因此战争爆发,不但让丝绸价格暴涨,同时也让生丝价格爆跌。

普法战争前半年,甚至出现了这几年一直出口情况良好的生丝大量积压的情况,九龙交易所仓库中大批生丝积压成堆,原本已经付了定金的买主,宁可不要定金,也要撕毁合同,以免自己破产。

港口大量生丝堆积,缫丝厂里的生丝生产却没有停止,大批产品无法出售,货款积压,这让这几年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颇有些盲目扩张,财务情况十分混乱的大批缫丝厂,顿时就陷入了困境。

自从机器缫丝业蓬勃发展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遍亏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