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姜歌吃早饭的时候对姜父说,“爹,这要盖作坊,还要把鸡兔圈起来,为了安全,要建一大圈围墙,是个大工程,需要不少钱。”

姜父一下子就吃不下去饭了。

姜母拿着筷子轻打姜歌,“吃着饭呢,说什么说,看你爹,都吃不下去了。”

姜歌嘿嘿笑。

吃完了饭,姜歌拉着姜父到院子里,姜母也跟了过来,姜歌搬了椅子让姜母坐在旁边,然后拿个小木棍在地上画,边画边对姜父说,“首先,我们要把作坊盖起来,得有熏肉的地方,还得有挂肉的屋子,屋子至少得两间,腌制肉也需要屋子,也得备两间。就是说要盖四间。熏肉的地方不能挨我们太近,就在屋子后头,熏肉为了安全,得垒池子,我觉得得建两排,距离要拉开,都不能挨的太近,我觉得一亩地差不多。再后面,养鸡,收来的鸡也放到这,这样靠墙垒鸡窝,分成几块,不能全部集中在一起,这样养,区分大小鸡,方便管理。后面养兔子,做兔笼,看看谁会木匠,多做些,兔子多了就要分笼,不然太多不好弄。鸡粪和兔粪收好,在这个位置挖几个大坑,把鸡粪兔粪扔进去沤肥,先把咱家的五亩地养肥,再把其余的用不上的地养一养。”

“那要这样,两亩地就够了,我没必要买这么多啊!再说,荒地不要钱,谁开了算谁的,还免五年税。都掏钱办了地契,亏死了!”姜父抱怨道。

“那五亩荒地是你和我娘开的,有地契吗?你这都种了几年了,地契呢?真要有事,官府听你说吗?人家看的是地契!没有地契,谁能证明那地是你的?”

姜父一听,扭头就往外跑,“爹,你干啥去?”姜歌喊。

“我去找村长把那五亩地办了地契!”姜父喊完就忙去找村长。

到了村长家,姜父对村长说,“我那五亩荒地也给我办了地契,这是五两银子。”

村长问,“咋想起办地契了?”

“我家闺女说了,现在种着是没事,一旦有事,官府认的是地契,没人听你说话。我就趁着买那十五亩地,一块办了!也省的你跑两回。”

“那你上次买十五亩地的时候咋没想起来呢?”

“我闺女说让我买地,我寻思着办了地契不就跟买一样了吗?刚我还抱怨我闺女用不了那么多,花那多冤枉钱。我闺女说以后鸡粪兔粪可以肥田,我一琢磨,得赶紧办地契,可不能耽误了。村长你得给我抓紧办!”姜父说完就往外走,“我还有事,先走了!”

姜父走后,村长和老村长一说,老村长眯眼想了想,就问村长,“咱家有几亩地没办地契?”

“没多少?也就二、三亩吧!”

“咱家还有多少银子?”

“三十多两。爹,你也要买地?”

“你把村规划图拿来我看看,”

村长去拿图,老村长看了看,指着一片比较整的土地说,“这块大概有十亩左右,你去办了地契放到你名下。”

村长惊了,为啥呀?

看着自己的儿子不开窍,老村长说,“咱家养鸡兔不?”

“养啊!挣钱的事,为啥不养?”

“那养鸡养兔的粪便你咋处理,养的多,粪便就多。粪便多了可以沤肥啊!”

“可以肥田。”村长总算开窍了。

“这荒地只收一两的地契钱,好田要十两银子一亩。那还是荒地合适啊!用不了几年就变好田了。”村长感慨,这要是变成了好田,要是没办地契,也是真亏。

想明白的村长又把报名养鸡兔的村人集合起来,把事情一说,让大家尽量早点办了地契。

村民们一想,这事是真靠谱。养鸡兔可以卖钱,粪便沤肥可以肥田,荒地就变好田了。

青山村掀起一股办地契的热潮。有一亩的,有两亩的,都在尽力。

姜父回到家,找到姜歌让她继续说,“说完了啊!”姜歌不解。

“那咱们下一步做什么?”姜父问,

姜歌嘿嘿一笑,“让我娘做几个口袋,进山捉兔子。”可算有事做了。

姜父想着捉了兔子回来,得有地方放,就找到村里会木工活的李大山,给他比划了半天,让他做兔笼。

最后,李大山明白了姜父的意思,说先做一个看看,合适了再开始做。

第二天,父女俩背着筐拿着布袋捉兔子去了。

到了深山边缘,躲开了大型动物,专找兔子洞。堵上一个口,姜父拿着布袋在一个口等着,姜歌在另一个口点火拿烟熏。

这深山里的兔子繁殖就是好,哪一窝都有七八只,多的还有十几只。

就拿了三个布袋,都装满了,父女俩就回家。

正好,李大山送兔笼过来,把兔子放进去,感觉到不合适的地方和李大山说了说,又把价格谈妥,一个兔笼十文钱。

姜父拍着李大山的肩膀说,“先做一百个,这是定金,都做好了,给你结账。”

李大山收了钱,开心的表示,这个不算,没做好,就送他们了。

村里人很快就知道姜二柱跟李大山定了一百个兔笼,纷纷过去围观,看看兔笼啥样的。

李大山已经有做好的了,就让众人看,并解释了怎么用,看的众人都说,姜二柱是真能,干啥都像样,难怪会发财。

兔笼很好做,有的村民就仔细看,不懂就问,李大山都细心讲解。姜二柱的一百个就够他做的了,别人的就自己去做吧!

村里掀起了做兔笼风,养兔不养兔的都跟着做。

姜二柱家卖兔子了。这消息瞬间传遍全村。但一户只能买一对,因为数量有限。

村长拿着报名的名单念,按报名顺序挑兔子。没买到的也不用急,过几天还卖。

买到兔子的高兴的不行,兔笼也做好了,兔子也有了,就好好养就行了。

姜父和姜歌又去了几次深山边缘,捉了不少兔子。想养兔子的村民家里都有了一对兔子。原本不想养的,也买一对回去试试。

出了正月,天气回暖。

姜二柱开始招工盖作坊。还是原来的价,每天二十五文,不管饭。

盖作坊的事还是让村长负责。因为工程大,这次招的人多。

在指定的地方挖土做土坯,村长问姜父,“为啥要在这挖?”

“在这挖的坑正好可以沤肥,这边顺着过去挖。”姜父按照姜歌的规划告诉村长,挖多深,挖多宽多长。

村长是真的服了,两不耽误,又挖土做了土坯,又把沤粪池建好了。

姜父没事就去山上砍树枝,准备做围栏。

姜歌想着养兔子需要好多草,靠打草恐怕不行。就让姜父去问问镇上有没有好的草种,种几亩地的草,或者种菜也行,能喂兔子的就行。

姜父不理解,草还要种吗?

姜歌解释,“村里人都养兔,草哪有那么多,我们种上草或者兔子吃的菜,这样会比较方便。”

姜父想了想,还是种菜吧!就种白菜,帮子喂兔子,菜心可以卖,也可以自己吃。

姜歌一想,也成。就规划出种菜的一片地。其余的,就做农田,种粮食。

“爹,一头牛不够。”

姜父叹气,“你那还有银子吗?又要买牛?”

姜歌把姜父拉到屋里,关上门,“拿出以前挖出的那棵人参,这够了吗?”

姜父惊讶,“你什么时候挖的?我咋不知道。”

“你就说够不够?”

“够了,够了。明儿就去县里卖了。”姜父这下心里有底了。

这次的人参比上次卖的品质好,掌柜的给了三百五十两。可把姜父高兴坏了。这下,他是真的不愁了。

二月底的时候,作坊建好了,整个围墙也建好了,里面的隔断也按照姜歌的要求建好了。

把兔笼安放到指定的位置,把鸡圈栅栏也弄好,村里人都过来参观。

姜父按照姜歌的要求,把买来的石灰粉把整个养殖区都撒了一遍,并告诉参观的村民,养鸡养兔得定时消毒,不然容易生病。也不用天天撒,平时一个月一次就行,要是下雨啥的,等雨停了,撒一遍,这样安全。

有的村民听了,觉得这法好。有的就不很在意。

姜父听了姜歌的建议,请了姜林生过来养鸡养兔。每月工钱三百文。这让马老太感动的掉下泪来。她也想养兔,可是家里实在太穷,现在自己的孙子去养兔做工,有工钱拿,又管饭,她觉得这日子有了盼头。

姜母眼看就要生了,马老太每天跟着孙子来姜家,陪着姜母,帮着做饭收拾院子。

姜歌见了,跟姜父说,“我娘生了也得有人照顾,这马老太能主动过来,是个感恩的,干脆,就让她在家做饭收拾,照顾我娘,每个月三百文工钱,管吃,这样你我都省心。在说,她家那破房子也不行了,让她们祖孙俩搬过来吧!”

姜父和马老太把这意思说了一下,马老太领着孙子非要给姜二柱夫妻磕个头,这真是救了她们爷孙的命啊!

姜父扶起马老太,他是真的没有经历过这事。

马老太祖孙俩搬到了姜家厢房,被褥都是现成的。

马老太嘱咐孙子,一定要好好干,可不能辜负姜家。姜林生保证,“放心吧,奶奶,我一定好好干!”

村里人得知姜二柱请了马老太祖孙俩做工,每月给工钱还包吃,看马老太房子太旧,又让住到了姜家,都大赞姜二柱仁义,有能力了首先帮助的是村里困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