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娇娘发家录 > 第六百三十五话:仿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下,宋秋完全都不担心这陈家会抢她多少生意了,或许因为更便宜,能吸引不少人去买,但味道在那里摆着,像酒楼饭馆,大户人家,不差这点银子,就求一个味道的,相信买了一次都不会买二次的。

有陈家做对比,还能帮她的生意更上一层楼咧!

或许后来随着时间,陈家攒足了经验,能将这两样仿得越来越好,但那时,她宋家的味道已经深入民心,更不怕陈家抢生意了。

现在嘛,陈家不足为虑。

方诲见她这样,早就等不及,“如何?”

宋秋问,“方东家会否怕陈家抢了生意?”

方诲一愣,不明白这到底是好是坏,但也下意识的回道:“方家乃是皇商,生意做遍大江南北,陈家只涉足荆州府,区区调料一项,不足挂齿。”

宋秋便即笑了,“我家乔迁之喜,方东家着人送了贺礼来,却没来吃酒,今儿中午,便留下吃个便饭吧。”

说着,吩咐绿烟将这两坛豆瓣酱和红油搬进厨房去,让林氏今儿中午用咱们自家的调料和这些分别做了菜出来。

绿烟听命照做。

宋秋看向方诲,接着道:“方东家待会儿亲自尝了,便知道到底如何了,尝过了,咱们再谈生意。”

方诲感受到了她的底气,心里也稍松快,颇觉有些意思,自然从善如流。

索性离午饭也没多久了,当下便先聊些其他的生意之事打发时间。

很快,绿烟便进来回禀,可以开饭了。

宋秋起身,朝方诲做了个请的姿势,带着方诲进了偏厅用饭。

偏厅也是布置了一个饭厅的,但日常宋秋陪着老袁氏,都是在后头的小厅堂里吃饭的。

一张大圆桌,此刻泾渭分明,中间用一陶盅小鸡炖蘑菇隔开来,两边各六道菜,细看之下,这六道菜都是一样的。

四热二凉,分别是:宫保鸡丁,肝腰合炒,回锅肉,麻婆豆腐,红油猪耳,凉拌三丝。

宋秋也不知道哪边的是用自家的豆瓣酱和红油做的,哪边的是陈家的仿货。

只笑着请方诲落座,随意品尝。

方诲也觉得有意思得很,拿了筷子,先伸向左手边的菜,再去尝右边的。

他是吃过松山客栈的菜的,松山客栈的菜色几乎都要用到豆瓣酱,再加上他从宋秋这里买了不少豆瓣酱,除了送人的,其他的都留做自己吃,他喜欢豆瓣酱炒菜的味道,是以,对这个味道也算熟悉的很了。

至于红油,酸辣粉他也是吃过的,松山客栈的凉菜他也是吃过的,也算是有印象的。

两边都一一尝了,不用宋秋说,他就已经品出了名堂来。

右边的这六道菜,看着跟左边没什么分别,但细尝味道,明显有很大区别,不说不好吃,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特别是这两道凉菜,左边的鲜香十足,带着独特的焦香味,麻香味,清香味,总之说不出来的香辣而不呛。

而右边的凉菜,明显不够香醇,有芝麻却没吃着芝麻的香,麻味不足,油腻不香,且辣得有一些呛人。

或许不挑味道之人尝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觉得无所谓。

但开酒楼的,讲究的就是味道,味道比不过人家,拿什么跟人家比?

用料自然都要用最好的,生意才能长久。

更别说本来就讲究的大户人家了。

现在他大概明白了,仙福来东家跟陈家还是亲家呢,不用陈家的,却依旧来大量买宋东家的,便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陈家的味道比不过呢。

他心里已然有了数。

饭毕,方诲便即道:“陈家不足为虑,宋东家,咱们谈咱们的生意吧!”

他跟宋秋所想一样,就凭这个味道,陈家抢不走生意。

甚至,他们都不必因为陈家价格低而降低自己的价格。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东西经得起考验。

方诲跟这位宋小东家谈了这么多生意了,也算是了解她的性子的,当下也不啰哩巴嗦的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道:“我也知道,宋东家愿意卖给我干辣椒的方子,却不会愿意将豆瓣酱的方子卖给我,所以我也一直没提这个,眼下豆瓣酱出来了,我还是不谈方子,只谈同合作。”

就像是他得了番薯淀粉的方子,却还是要在宋东家这里进粉条的货去是一样的。

这豆瓣酱,他也是这么打算的。

“宋东家所出的豆瓣酱销路更广,不论是做什么菜,有豆瓣酱这个东西,味道都会更好,比起干辣椒和粉条来,它的用处更大,我相信也会卖得更好,销得更多。”

“宋东家也知道,方家是皇商,宫里的大多东西都由方家供货的,像淀粉还有粉条以及现在的干辣椒,都往宫里供了的,而将货品销往天下各地更是不成问题,

干辣椒的销路我这些日子都打了出去,卖得还不错,现下便是想跟宋东家谈谈豆瓣酱的销售问题,宋东家负责供货,在下负责销,所得收益四六分,宋东家以为如何?”

宋秋等着方诲上门,要谈的就是这一供一销的生意,不曾想方诲却打算分成。

四六分,宋秋不用问,都知道方诲说的谁六谁四。

负责销路是更费力气的事,要不少人力车力,还要提供铺子,有人源客源的缺一不可,得六成其实也不多。

但她提供货,材料人力这些费的功夫也不少。

像她这些日子卖出去的,一千六百两到她手里就只有六百四十两。

成本就要四百多两的,把成本除了,她就赚那么一丢丢。

别说薄利多销了。

这个划不算。

费老大的劲,到最后赚的银子也没多少。

这个豆瓣酱又不是一年到头源源不断,想买多少就有多少,能一直供得上的。

眼下她是收了不少红辣椒,还能趁两个月后再收一茬大的。

但做出来的豆瓣酱,要是天下各地都供上,也顶多供个几个月就要断货的。

毕竟她也不会大棚种植,琢磨冬日里还接着种辣椒以及大棚里辣椒一个月就能红得,这些她都指望不上。

只能靠这一茬两茬的收点。

而其他地方的红辣椒,要去收,她现在也没那个能力,且今年也早就被方诲都收完了,轮不着她。

所以薄利多销没甚意思,她货又多不了,有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