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娇娘发家录 > 第405章 第四百零五话:预感不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5章 第四百零五话:预感不好

这价钱也是方诲能够接受的,毕竟,八百文一坛的豆瓣酱他都自个按着买了的,这五百文一坛的红油,就不算什么了。

当下一文不少的付了银子结了账,又跟宋秋定好了下次若要取货,便是手底下的管事亲自来了,到时候会拿着他的印章报家门来的,不会叫宋秋不认识。

送走了方诲一行,宋秋到茶棚抓了两个热乎乎刚蒸出来的肉包子吃了,就打算回去补个觉的。

这觉没有睡好,真是打不起精神来。

正想叫阿灵也一起回去补觉的,毕竟她起的比她还早,上山溜了一圈回来她才起的。

刚转回客栈门,就见那红衣姑娘居然又和阿灵打在了一起。

顿时,这瞌睡也去了一大半了。

这客人,没完没了的是吧?

幸好这会儿还早,还没有客人的,要不然,这阵仗,不得吓跑了她的客人,叫她今儿没生意做?

眼见着一张椅子被鞭子缠住一甩,砸出去变成了两半,宋秋眼皮子直跳,这可是刚刚叫刘家父子补上回的一批椅子板凳的,这才多少天呐,又坏了?

一张椅子……

一个大肚凳加一个长脖子花瓶……

一块窗户棂子……

啊……

她刚泡上的一坛枸杞药酒……

她的茶壶……

娘的!

宋秋嘴角直抽抽,正想发作,终于,那打斗就停下了。

照样是那红衣姑娘落败。

她一把收了鞭子,看了阿灵好半晌,才咧嘴,冲一边的络腮胡大汉招呼道:“郭叔,结账!咱们走了!”

宋秋一听结账,这莫名其妙的客人终于要离开了,一个激灵,三步并作两步杀到了柜台后,抓过了盘算珠子。

在大汉上前来准备掏银子结账时,啪啪啪的打起算盘来。

“客官要结账?好嘞!好叫客官知道,您一共花费一两七钱又十文银子,我一一算给您听啊!”

“昨儿的饭钱一共是两百六十文,两间上房则是一百二十文,两匹马喂的是上等草料,便是三十文。

还有,这位女客官,先才毁坏的一应物件,两张椅子……花瓶……酒……茶壶……等等一共值银一两三钱银。

所以,客官需要付给小店的银子共计一两七钱又十文。”

宋秋说罢抬眼,一眨不眨的看着大汉,等着他付钱。

大汉:……江湖中人不拘小节,他不会打算盘,可也不代表他看不出来,这姑娘刚才这啪啪啪的一通拨算盘哪哪儿都没有拨对,完全就是乱拨一气好吗?

宋秋:(我不会打算盘,口算啪啪啪的怕惊呆你,咋了?不兴拿算盘打掩护?)

“咱们还得赶路,快将银子给她。”红衣姑娘催促。

大汉回神,丢了一锭碎银子到柜台上,“不用找了。”

说罢转身,跟上红衣姑娘,两人一起出了客栈,一人骑马,一人钻进马车,便朝往湘州府方向的官道去了。

宋秋看那碎银子,少不了二两银子,便收了起来,抬头见那二人是真的走了,没有再回来,这才纳闷,“你说这二人到底是来干啥的?”

阿灵抿嘴,“昨儿夜里那出我说不好,但先前这出,我却是觉得这红衣姑娘似乎是专门为了试探我武功路子来的。”

“试探你?”宋秋不禁想起昨晚打斗完那大汉凑在红衣姑娘耳边说了什么那红衣姑娘脸上的惊讶以及打量阿灵那一眼。

心里有些扑扑的,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

但又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事。

那红衣姑娘二人,他们确实不认识才对。

就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有什么企图了。

宋秋想半天也想不明白,须臾,摆摆手,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赶走。

是祸躲不过,顺其自然吧!

万一是杞人忧天呢?

殊不知宋秋这第六感准得惊人。

那通往湘州府方向的官道上,一人一马疾驰半晌,见后头的大马拉着马车不疾不徐的样子,又只得掉头回来迎,而后跟在马车旁边,也放慢了速度。

大汉身下的马是匹公马,那拉马车的,是母马,两马正是一对儿。

这并在一起走了,交头接耳你蹭蹭我我蹭蹭你的,看得大汉牙酸,不由冲车厢里道:“我说郡主,咱就不能让红枣跑快点儿?”

车帘子应声掀了开来,露出红衣姑娘娇俏的脸来,“郭叔,你这又看了一遍了,可看分明了?确定那丫头的武功路子跟长白怪盗同出一派?”

说到正事,大汉正色起来,“昨儿那路数瞧着是十分像的,但先才那出,不知是不是那丫头警惕起来还是别的,瞧着倒是又有些不像了。”

红衣姑娘抿嘴,“不管像不像了,父王一直在找长白怪盗呢,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咱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麒麟卫办事不力,不但叫姓余的顺利进了京,还全都下落不明,一个都没能回来复命,如今箭在玄上,不得不发,我得帮父王才是!

郭叔,叫人暗地里盯住了这松山客栈,盯住这丫头,等咱们回了王府,禀明了父王,由他做定夺。”

她只知道父王一直在寻找长白怪盗,却不知为何寻他。

这估计有可能知道长白怪盗的下落,自然要立马告诉父王的。

……

初六初七打汤圆面,宋家又赶在前头一天,将泡好的三十斤糯米都打出了汤圆面。

这村里自个打汤圆面,跟铺子里买的糯米粉又有不同。

泡发好的糯米连着水的舀到大石磨上,叫力气大的男人推着磨子,磨出米浆子来用木盆接住了。

回去就将米浆子倒进纱布袋子里,再把纱布袋子捆好,吊在梁上,下头用木盆接着渗出来的水。

如此吊个一天的,那浆子就凝固了,上手去抓,一坨一坨的,也不会稀拉拉的。

腊八节,有那条件的,都兴煮腊八粥吃。

宋秋便头儿个下午将腊八粥煮了一锅出来,村里各家都送些的,然后腊八一早,就带着要送给胡家去的糍粑和汤圆面还有腊八粥,坐着杜传福赶的骡车往下水村去。

到胡家时还早着,但家里只得胡袁氏并两个儿媳和孩子们在。

这腊月里办喜事的多,胡常山父子三个就少在家的,几乎每天都有地儿跑的。

就靠这一两月的,能挣回家不少银子呢。

宋秋将带来的东西都拿给胡袁氏,胡袁氏笑眯眯的拉着她叫她烤火暖和暖和,又问家里好不好,问老袁氏这向可好的。

宋秋一一答了,就说要去杜家一趟的事儿。

胡袁氏知道她事儿忙,也不多问,放她去了,只连说叫她待会儿一定要转来吃晌午饭的。

怕她不来,还扣了骡车让她走路去杜家,反正就在村尾,路也不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