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人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得意忘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那些居心叵测之辈,再无法利用天人感应之说,来指摘李二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天大的祥瑞,再说上苍不满李二夺嫡上位,就真说不过去了。

既然上苍降下大蝗惩罚李二,那么为何又赐下如此祥瑞给李二?这到底是惩罚李二,还是奖励李二?当初因为大蝗而起的那些耀眼,到此也不攻自破,再无人敢私下里拿蝗灾说事儿了。

更何况经过这段时间巡蝗使在各地强势督办治蝗之事,关中的蝗情已经被基本上压制了下去。

现如今关中各地官府,都正在全力劝农,投入到秋季抢种秋粮的事情之中,争分夺秒的抢时间,争取在入冬之前,能收获一次秋粮,缓解未来关中数百万百姓对粮食需求的压力。

而李二在得到了甘薯这个超级祥瑞之后,心情也大好了起来,行事也更加强硬了许多,腰杆也挺直了许多。

在祭天之后,长安城之中,几家粮商,因为擅自哄抬粮价,皆被李二下旨抄家,抄没了这几家黑了心哄抬粮价的粮商,把他们家里囤积的粮食还有他们的家财,尽数抄没。

原本如同坐火箭一般飙升的粮价,也在李二的强力打压之下应声而落。

本来李二打算通过政令,强行下旨命令关中的粮商们把粮食的价格,将至蝗灾之前一斗几文钱的地步。

但是这次李二学了个聪明,在准备这么做的时候,召集了朝中一些重臣商议此事,并且把徐淼这个全新出炉的开国伯也给招入了宫中参与了这次议事。

正在家里美滋滋和公孙婧腻在一起的徐淼听闻李二召见,说是让他进宫议政,这让徐淼颇有点受宠若惊。

以前这朝政的事情,李二可从未叫他过去参与过,这次居然想起来让他参与议政,这可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于是徐淼立即屁颠屁颠的就跑到了宫里参加议事。

在殿里议事的时候,当李二提出强令粮价回落到蝗灾之前价格的时候,萧瑀、魏征、长孙无忌以及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等人,都表示同意。

可是徐淼却头铁了一回,当即站起来表示反对,顿时引得众人侧目。

不过这次萧瑀和魏征都没有立即跳起来指责徐淼,李二虽然心中不喜,可是却还是决定听听徐淼的想法再决定是把徐淼拉出去打板子,还是听徐淼的建议。

徐淼刚刚晋升开国伯,这个时候有点得意忘形,于是起身对李二和殿里参与议事的这帮大佬拱手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少时,家父曾经给微臣讲过一门学问,叫做经济学!

家父告诉我,说这世上的所有商品的流转都有迹可循,那就是会自动通过商贾,将商品从价格低的地方,运至价高之地!完成商品的流通!

今年秋冬到明年春季,关中缺粮已成定局,如果仅仅只依靠朝廷的力量,将蜀中、淮南等地的粮食向关中转运的话,朝廷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来运送粮食赈济灾民。

同时朝廷还要分出不少精力和粮食,来平抑粮价!单凭强力打压,来抑制粮价,微臣以为乃是不妥之举!

这样做有几个坏处,如果粮商无利可图,甚至于是赔钱的话,那么他们便不会再从各地将粮食运往关中,这是商贾逐利的本性使然!

甚至于一旦关中粮价被压的过低的话,朝廷大费周章好不容易从外地运至关中的粮食,甚至可能会在一些不法之徒的运作之下,将好不容易运入关中的粮食,通过不法手段流出关中。

这么一来朝廷承受的压力就将会更大!

家父说经济学之中有一个颠覆不破的道理,那就是让市场来调解价格!

粮贱伤农,这种情况想必陛下和诸位大人都应该清楚,粮价过低的话,农户们劳作一年到头,除却缴纳的赋税之外,却赚不到什么钱!

这非但不是好事,还可能伤及农户垦荒种粮的积极性,导致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粮食减产,让关中缺粮的情况更加严重。

故此制定合理的粮价,比起强令将粮价压到最低要更加有利,这样商贾有利可图,便会自行想办法将外地的粮食运入关中,这样的话,朝廷调粮的压力便会随之减轻。

所以微臣以为,朝廷要做的不应该是把粮价强行打压下去,而是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加强对粮商的监管,禁止粮商囤货居奇哄抬粮价!

另外还可以着令商贾,在运粮进入关中的时候,令他们以平价将所运粮食之中的两成或者三成粜卖给官府,剩下的才能加价销售获利。

这么一来,朝廷方面也可以减少一些运粮的压力!”

徐淼站在大殿里指手画脚,一副得意洋洋指点江山的模样,着实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让人看了之后有一种想要揍他的冲动。

但是听着徐淼这番长篇大论的解释之后,李二和在座的这帮大佬们,也就明白了徐淼不同意强行压低粮价的原因。

于是所有人听完了徐淼的这番解释之后,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早年他们对于商贾这个阶层,都是持着鄙夷的态度,别看他们家家户户自己也都私下里做生意,可是依旧挡不住他们歧视商贾。

甚至于早年朝廷官府,连向商贾征税,都视之为耻,一边看着商贾黑了心的赚钱,骂他们都是一帮唯利是图的小人,但是另一边却不向他们征税,如此矛盾的做法,持续了很长时间。

直到去年年初,才在徐淼的建言之下,开始试行征收商税。

而征收商税这件事一经实施,带来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仅仅是长安一地,去年一年就征收到了十几万贯商税,让户部捉襟见肘的岁入增长了不少。

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商贾这个阶层,是国家不能忽视的阶层,一味地打压商贾,非但对国家无益,还会导致各地物产无法被有效利用。

徐淼当初说商贾其实就是国家的润滑剂,也像是血脉,可以让国家各地的物产流动起来,把一个地方多余出来的物产,运送到缺乏这些物产的地方,让这些物产实现增值。

原产地的百姓卖出这些物产的时候,可以得利,缺乏这些物产的地方,购入这些物产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得利。

商贾当然也是获益者,但是国家对商贾征收商税的话,便可以也成为获益者。

现在徐淼的这种说法,已经得到了李二和一众大佬们的理解,所以自今年以来,朝廷已经对商贾的限制开始逐渐减少,不再轻易干涉商贾的经营,除非是商贾把事情做得太过分。

就如同这段时间哄抬粮价的那些奸商,如果不是把事情做得太过分的话,李二也不至于下令将他们抄家问斩。

在听了徐淼的这席话之后,李二和参与议事的一众大佬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二皱着眉头,琢磨着徐淼所说的这番话之中蕴含的道理,抬头看到正站在大殿之中,一副小人得志模样的徐淼,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好了臭小子,你的话可已经说完了吗?”李二于是一脸嫌弃的对徐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