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涡水水道上的这一座水寨营垒中,有一座庞大楼船,上下五层,单此一艘战船便可容纳将近千数兵众,便是这一处水营中军所在。这样一艘大船若是横开,几乎就侵占了小半河道。
此时沈哲子正在几名徐州军将领陪同下,在船上仔细游览,口中不时啧啧有声。这一艘船乃是属于徐州军的,淮南军眼下却还不具这种底蕴。当然也不是造不起,而是从性价比上来说,这种大型的楼船眼下并不是淮南军的首选。
徐州军那几名将领陪伴在侧,听到沈哲子对这艘大船赞不绝口,不免又是自豪又不乏忐忑,担心沈哲子张口借船不好拒绝。不过他们的担心倒是多余了,沈哲子在欣赏一番后也并没再多说什么。在面向北方的战事中,类似的大船能够发挥出的效用还是不算太大,有则可用,没有的话倒也毋须再耗费人力财力去专门打造。
涡水这一路人马,乃是徐州军与淮南军联合的行动。淮南军主要扫荡谯沛之间,而徐州军则是侵扰彭城、下邳等地域,从而争取淮阴方面的主动权。早前淮南军拿下的马头戍、涡口等淮上许多关口俱都让给了徐州军,所以今次出军也算是徐州军投桃报李。
沈哲子近来可谓是身不卸甲、行不下船,先是运粮抵达颖口,在汝颖之间略作观战。那个方向因为有数名宿将坐镇,战事开展的很顺利。尤其汝南之地本身就没有多少奴兵驻防,至于当地一些投奴乡宗也很快就被逐一清理拔除。稍加整顿,那里便成为安置淮北流民的一个适合之选。
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北方传来确凿的消息,羯奴石虎于河南之地集结几十万民夫,大肆营修位于荥阳附近的蒗荡渠等旧河水道。蒗荡渠即为鸿沟,乃是黄河一条极为重要的之流,以此为起点,可以由汴入泗而后抵淮。同时也可有此直入寿春方面的涡水、颖水,对寿春进行东西两翼的夹击。
至此,石虎的意图可谓说是昭然若揭,其人今次统军南来,重点必在淮中寿春!如果说此前还有什么侥幸之心,眼下是彻底不必再怀疑了。
既然对方已经显露出确凿意图,那么距离真正南下之期肯定已经不远。此前在淮北布置的诸多事务,自然也需要次第有序的收回了。事到如今,关于此前的种种布置最终收效如何,倒也谈不上有什么不满,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所得,但幸在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纰漏。
如果说尚有一桩遗憾,那就是没能将石聪给勾引下来围攻一场。虽然沈哲子此前就明白石聪不太可能轻易出动,但总是忍不住有所幻想。但是眼下看来,终究还是免不了一场失望。
在船上游览一番后,沈哲子便直接留了下来,自有兵众给他安排舱室稍作休息。不过他也闲不下来,让人铺开地图端详起来。搜集淮北山川城邑等地形地势,也是今次扰敌的重要任务。
虽然这一类的图籍资料,江东也有存留。但最近这几十年间,此境形势可谓朝夕有变,往年雄城大邑已成残垣,不毛之地中又有重镇兴起,旧日那些图籍不过略具参考意义罢了。
这时候,门外响起沈牧的声音,沈哲子便抬头将人召入进来,视线一转略过沈牧并萧元东,望向那个此前并没有见过的年轻人。
“淮上小民刘迪,参见沈驸马。”
来路上,刘迪已经被沈牧告知将要拜见何人,此时心情多少有些激动。
“不必拘礼,入席说话。”
沈哲子微笑点头,继而便望向萧元东,笑语道:“我刚入营,便听营内盛论元东今次勇建险功,不独解救众多淮上乡民,还为镇中招引贤良来投,所言是否在座这位刘君?”
萧元东在与损友们相处时虽然不乏浪态,但在驸马面前却还恭谨,闻言后便忙不迭将今次一行种种所得汇报。虽然惋惜于极有可能不能将刘迪留为己用,但对刘迪还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听到萧元东的介绍,沈哲子对于这个名为刘迪的年轻人便产生极大兴趣。他本身便没有多少拜望名人的癖好,也不因对方名微而有轻视,尤其这个年代对于寒门出身的人才极不友好,不知多少将相之才埋没于草莽之中。
当然沈哲子最感兴趣还是这刘迪所献的取马策略,当即便离席而起,行至刘迪坐席前,将自己此前所看那份地图摆在此人案前,问道:“刘君所言之事,是否可由图上稍作指点说明?”
刘迪这会儿也并不藏拙,手按在地图上详细的将他之所知详述一遍,甚至将地图上一些关防疏漏、模糊之处俱都略有修补。
“你们才是前线统兵任事,对此是何看法?”
沈哲子听完之后,并不急于表态,而是望向旁侧的沈牧并萧元东。
“近来游骑各部,也多窥望城父、竹邑等地,周边诸多,倒与刘郎所言无误。但此处乃是谯沛之间重囤所在,哨岗、戍堡诸多,所置兵力近万,实在是难于接近。况且已经地近谯城,若无奇谋速战,实在是难以得功。”
沈牧得以先人一步独领一军,虽然颇受损友怨望,但也绝非居任无劳,对于交代给他的任务,还是颇为尽责的,听到沈哲子发问便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但若果真可以探入其中由内发难,从速决战,所获绝非寻常,倒也确是值得一试。”
“驸马若有定策遣用,小民绝不敢辞,若能为王师得益一二,虽死无悔!”
听到这刘迪所言,沈哲子又笑语勉励两句,稍作沉吟后,便让沈牧去招众将前来议事,顺便通知一下徐州军方面。
老实说,他是真的心动了。此前就遗憾于在后撤之前没能有一个大的斩获,眼下就有了机会摆在面前。可是他节镇整个淮南,又不得不从整体去考虑,不敢随性决定如此大事。若只是谋算不成还倒罢了,若是在此投入太多影响到整体的战略布局,那影响可就大了。
当然,他也并不是觉得这个刘迪不可信,而是需要更多细节的补充,才能对预期的回报有一个概念,从出击到退路都能有所安排。
过不多久,众将便都毕集于此,包括徐州军在此的主将,郗鉴的心腹李闳。
待到众人到来,沈哲子也不先说刘迪之事,只是表示自己想要在今日组织一次针对谯郡的大规模突袭,询问诸将看法。
淮南军在此主要便是沈牧的一部轻骑,以及曹纳所统之军,还有守在涡口的路永必要时可以调集北上,短期能够集结的兵力在八千到一万之间。
至于徐州军眼下在淮阴还有战事,要打通中渎水到淮水的联系,才能在来日的防守中更从容的往淮水投入更多兵力,所以在这里反而军力不多。除了郗鉴统军万余坐镇盱眙之外,便是李闳所率的两军之众。
眼下在涡上水营的将领,多数都是沈牧所率的一些昭武旧部。这些人对沈哲子素来便有近乎盲目的推崇,只要是驸马所谋,那就根本不必考虑,拍掌赞同就是了。
真正能够提出值得参考建议的,还是郗鉴的旧将李闳。李闳对此并不抱乐观之想,眼下王师虽然在淮北诸多招摇,但并不意味着奴军就软弱可欺。
城父距离谯城本就不远,而谯城则屯驻着石聪数万之众,俱是精锐悍卒,绝非野中浪行的郡国游勇可比。若是寻常年景,单单石聪一部便可以说是淮上大敌,眼下也只是自缩于内以待大军南来,本身战力是极为旺盛的。
而且水道大盛不独独只是对南军而言,羯奴同样可以借助此力。此境水网交错,单单近畔便有涡水、汴水、睢水等等,这意味着彭城等地奴兵都可以大规模的调集援击。
“眼下奴众各守于境,本非新败惶恐之师,后路又有国中盛甲为继,即便暂受小迫,军心实在未失。反观我军,既有近畔之敌,又有远来之患,长击于外,凡有小挫,人心已经不安,又恐奴师速至,难免要进退失衡,届时非但不能取之进功,只怕后路都将成忧。”
李闳正色说道,老实说对于这些年轻人们勇不怯战的锐气,他是不乏羡慕和钦佩的。但到了他这个年纪,勇怯与否已经不是最重要,而是需要更加稳重,少为狂态。
听到李闳的分析,沈哲子也是略有默然。其实这些问题,他也都有考虑到,绝无小觑羯奴之心,但又有些不甘心放弃这一次机会,若是此谋能成,所获多少还是小事,能够凭此一得振奋人心,对于未来寿春的防守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他也不得不考虑到若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后果也绝对不是表面上的得失能够衡量。
但在座者也不乏人根本就听不进去李闳苦口婆心的劝说,首先开口便是近来颇有志得意满的庾曼之:“李将军此言,实在太丧士心!你虽然也是戎行多年的宿将,但少从名将,临事权衡,难免有疏。我等久从驸马,凡有战事,何曾多论敌我寡众?既有战,当勇行,胜负哪有定数,自是勇者攫握手中!便如我近来所历战事,从无一战行前密思久度,勇猛以进,所遇奴贼,已经尽数枭首于外。”
李闳听到这话,嘴角已经忍不住一颤,尤其看到庾曼之一副百战百胜、智珠在握的笃定姿态,仿佛早前每阵损伤过多之后苦苦哀求自己的并不是他。有求于人那是守望相助的一家人,现在发生了争执,倒是彼此分得很清楚!
“李将军所见,诚是知兵之论,持重之言。奴众之所以敢游勇外散,中军集内,大概也是深觉我军不敢大进,虽有小扰,不成大患。此世岂有必胜之战,得之天时,得之人心,以我之必攻,而取敌之不备,有此一得,已经可堪一战!”
谢奕也在席中说道。
旁侧沈牧也附和道:“时下正是春潮水盛,涡上航埭蓄水极多。奴兵一旦大举南来,此处本就不是必守之地,若徐州奴众来援,掘埭放水,不足为患……”
众人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各持论调,有的或是荒诞不经,但也有许多值得引以为据,仔细咂摸。
沈哲子在席中倾听片刻后,眉目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他是实实在在感受到这些人的成长,可见在淮北放任磨练这段时间以来,虽然未必即刻就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但也都绝非虚度。
往年是沈哲子取舍全由一心,带领他们迎来一次次的胜利。可是这一次,却是他们在沈哲子迟疑难决的时候,返回来给他以信心。
“奇正相辅,刚柔并济,攻守兼备,临敌用事,本就不法于一。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诚是分明,但即便如此,又怎甘于束手待缚。以此不甘之心,正该求以不能之事。”
沈哲子讲到这里,算是已经下定决心。此前他北上来此,本意就是窥望战机,待时回守江东。既然做出了试一试的决定,倒也没有什么可迟疑,当即便开始调度安排。
此一战需要从速以决,无论胜负都不能久留贪功恋战。所以主力自然是沈牧所部轻骑,机动性上能有保证,至于水道的防护则交给了曹纳。同时给驻守颖口的郭诵,以及游击在外的韩晃都去信通知,他们虽然不能直接加入到这一场战事中,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配合,牵制谯城方面兵力投入。
至于那个献策的刘迪,沈哲子也直接征入军中,暂以兵尉遣用,除其本身家人部曲之外,又给他增添几十名精兵听用。趁着游骑各路仍在召集返回途中,先遣其人往城父去,即便其谋不成,也能窥探更多细务。
沈哲子一旦做出了决定,那么发事与否,自然也不能取决于这奇谋成或不成。成则可喜,不成也不足动摇沈哲子的决定。事实上他真正倚以厚望的,还是郭诵和韩晃那里能够吸引和牵制住敌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