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0564 情寄杯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陶侃想要收复襄阳,这个战略目标可谓不小。

襄阳乃是汉沔重镇,其得失对于整个长江中上游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从沈哲子内心而言,他是非常希望陶侃能够成功。别的不说,如果陶侃能够收复襄阳并且守住,对于豫州的形势也会有所改善,最起码羯奴不敢大规模的南下寇掠,能够让沈哲子更从容的备战。

荆州分陕重镇,陶侃也是久经战事磨练的宿将,既然敢为此想,必然是有的放矢,并非脱离实际的冒险之举。

虽然江东经过苏峻之乱一场折腾,但是荆州整体受损不大。西面的成汉如今也是一团乱麻,守成尚且面前,外掠无力。而北方的羯胡,则已经进入石勒统治的后期,如今整体上是收缩、防御,自身消化、解决内部所出现的矛盾,没有了太强烈的进攻欲望。

如今石赵方面的荆州刺史名为郭敬,本身所处位置便尴尬,即便占据襄阳四方掳掠,但其实与石赵朝廷的割裂程度较之江东还要更深。如果陶侃与之交战,可以保证的是,就算石赵会有援军,也绝对不会太过及时。所以,从军事上而言,围绕襄阳的争夺,其实就是南北两个荆州的局部会战。

而从整体上而言,诚然江东反攻无力,而石赵目下的形势也不足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石勒不乏扶植汉臣的举动,已经让他部下那些胡将们隐有怨望,各自或多或少都流露出来一些拥兵自重的意图,内部可谓非常不稳定。

但陶侃眼下的困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半是咎由自取,半是无妄之灾。

荆州虽然也是地广,但却四战之地,尤其陶侃接掌以来,从庾亮执政时代开始台中就有意识的打压,所以荆州方面本身就有一些困境。虽然陶侃借着平叛之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随后王舒出镇江州,又让其后方变得有些不稳定。

前不久陶侃从青徐人家手里抢到了湘东,这让王舒加大了对于荆州的封锁。两州之间,眼下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当然,上层的不来往并不能彻底断绝掉底下的互通有无。所以,荆州方面还是能够断断续续获得一些江州的物资补充。

可是这个局面,在沈哲子大力开发建康市场,将许多江州人吸引入局后,便就戛然而止。一样的物用资货,往建康来利润更大,运输也更加便捷,荆州方面自然也没有了吸引力。

如果是寻常年景,荆州自足也是绰绰有余,但如果想要发动这么大一场军事行动,积累则就显得有些不足。陶侃倒也没有通过陶弘给沈哲子出太大难题,如果想要发动一场会战,并且在未来占住襄阳,荆州方面还有二十万斛粮左右的空缺。

二十万斛粮,这数额可谓不小。沈家早年号称江东豪首,这么大的粮食缺口,险些被逼得家破人亡。可是对于现在的沈哲子来说,这个数字也不能说大。

但如果他直接提供给荆州援助,且不说筹措的难度,单单运输和沿途耗用问题,难度便已经超过了筹措难度。

沈哲子直接约见豫章大姓邓、罗、熊等,甚至于还有他门生胡润的宗家胡氏,这些人家各自都是乡资殷厚,也是鼎仓的踊跃参与者。虽然鼎仓眼下尚是新创,还没有到大得其利的时候,但是前景广阔可以预期,所以这些人对于沈哲子的邀请,也都是踊跃得很。

“今次有请诸位,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宾主落座之后,沈哲子也就开门见山,直接说起来。

“驸马这么说,那就太见外了。若能有所任劳,是我等荣幸,言何相求。”

那个一直留在都中,已经跟庾条混得挺熟的熊氏族人熊诵闻言后连忙说道,神态不乏恭维,但其他人却也不因此而鄙夷,纷纷附和表态。

这些人态度如此端正,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沈哲子没有偏视冷落,带契他们一起发财。另一方面也是亲眼有见前不久沈家直接与琅琊王氏杠上,结果已经很分明,就连琅琊王氏这样的老牌豪门都已经打压不下沈家,他们这些江州豪宗又何必得罪根本不必得罪的新出门户。

沈哲子闻言后便笑语道:“既然诸位都是盛意拳拳,那我也就不再多作虚言。”

说着,他便将陶侃所请求的事情讲述一遍,继而又笑道:“陶公国之干城,为国劳力,克虏辟疆,既因此困有告,我是义不容辞。二十万斛粮,于我而言,虽不算少,但也不多。不过唯有一虑,一者江首,一者江尾,彼此各居东西,路途遥遥。况且此为军用,若有贻误时期,那是误国大罪,不能不谨慎。所以我是想请问诸位,可有助我?”

众人原本还是笑容热切,可是在听到沈哲子的话后,各自就都冷却下来,神情中不乏为难。他们本以为沈哲子所困只是近都自家之事,若能帮得上忙,自然是一个人情,但却没想到此事还涉荆州,那就有些难办了。

沈哲子这么说,无非是想请他们济粮荆州。其实这种事情,他们以往不是没有做过。毕竟家大业大,自然也要多方下注。可是现在的形势是,很明显建康这里机会要比荆州方面大得多,更何况王舒那里就差与陶侃直接撕破脸,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去反帮陶侃,耗费物用不说,还有可能得罪顶头的上官,这就实在为难了。

更何况,二十万斛粮啊!无论放在哪一家都是一个大数字,时下可不是人人都有这位驸马如此豪气,整整二十万斛粮,只得一个不多不少的评价。

眼见众人突然变得沉默,整个宴席气氛都隐有尴尬,沈哲子倒也并不意外。他当然不能直斥这些人只顾庭门私计,不恤国用,那根本就没有道理。大话谁都会说,可现在是张嘴就要拿出白花花的米粮,又有多少人有那种毁家纾难的高尚情操?

更何况,在时人看来,陶侃想要收复襄阳,难道目的就是纯粹的为国效忠?只怕陶侃自己都不会这么想。

“既有此请,我也当然不会让各位为难。二十万斛粮,我这里均分作十份,请诸位量力认领。粮至荆州后,请荆州开具回执,持此至都,我将原数偿付,且每万斛粮增补两千斛。除此之外,年后都内东市营建在即,今日诸位有助,来日我自有所回报。”

沈哲子开出自己的条件,然后又说道:“此为门内私谊,不涉公义之论。今日有助,铭记于心。”

众人听到沈哲子开出的条件,原本脸上的为难渐渐褪去,继而便开始低头思忖起来。的确二十万斛粮对他们每一家而言都不是小数目,但如果仅仅三五万斛,稍加筹措,不是筹措不出来。

正如沈哲子所言,筹粮只是小事,运粮才最困难。但他们以往其实与荆州军也不乏这方面的往来交易,其实渠道是有,只是权衡成本远不及运到建康获利大,所以才放弃了。

沈哲子这里开出一万斛粮给予两千斛的补偿,如果是在夏秋水运便捷时可谓优厚,扣除耗损还能有所盈余。可是现在,江州本身水运便不及吴中便捷,又到了初冬枯水季节,单靠人畜运输的话,成本就会大增。两千斛粮其实并不能完全补充他们运输的消耗。

但是,他们把粮运到建康来,也是需要消耗的。彼此抵消之下,即便有所亏损,也完全在可接受程度之内。这一点损失,不只能够示好沈家,还能在荆州得一份人情,而且沈哲子还有更多许诺。如此合计一番,便让他们怦然心动。如此一来,区区王舒的恶感,也不算什么了。王家丢了这么大的面子都找不回来,难道就敢因为这点小事而对他们横加打压?

首先反应过来的便是那个熊诵,在庾条连连打眼色之下已经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寒家虽是陋居江西,但也是心仰忠义。量力而为,愿意认领三份,以济驸马之困,必不逾期。”

有了这一个带头,其他人也纷纷踊跃而起,各自认领。在场六七家,区区十份名额很快就哄抢一空。

那熊诵抢先认领,独得三份,眼见其他没有分到的人家转望向他,哪还猜不到那些人的想法,当即便又表示道:“驸马受托陶公,虽是门内私论,但心迹仍是坦荡为公。什么两千斛补助之类,我家实在不能腆颜受之……”

沈哲子听到这话,连忙举手打断:“先前已经言定,此为门内私谊,不涉公义之论。诸位今日助我,铭感五内,来日必当有报。盛意拳拳,实在受宠若惊,未来或是仍要长劳,频谢未免生疏,情寄杯中,饮圣!”

众人闻言后,便也纷纷举杯。只是心内对于沈哲子所言,各生出几分思量。未来或要长劳?看来沈氏对于目下势位仍有留力,不乏长足进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