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八八章 主将 周务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八八章 主将 周务学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三八八章 主将 周务学

如何利用俄国国内布尔什维克引导的混『乱』为中国谋利,是赵一天自一战开始就谋划的事情。早先西亚远征军进入高加索地区,是一种准备;这次俄国民族大起义,是预料之外的事情,但既然发生了,赵一天自然不会错过。要外交部对俄国事情的表态是一个试探,试探沙皇俄国对如今的中国『政府』是一个什么态度;而后军方微妙的讲话,又在适时的提醒俄国『政府』---“我们不一样了”!最后让新疆以地方名义出兵,则是为俄国『政府』留一个不撕破面皮的借口。

开始的时候,赵一天是准备以保护东干族为借口出兵西天山地区的。但这个理由被杨永泰拒绝了。知道了赵一天的想法之后,杨永泰从奉天城发来电报,很不客气的指责赵一天:“东干回族人现在虽然仍说着我国西北一带的方言,穿着打扮和生活习『性』和我们内地人差不多,好像是我们的同袍,但事实上他们是一伙罪人...............(此处应该为小编a37所说的敏感问题话题,作者在此删去五百五十字..........)你竟然以保护这些人的后裔为借口出兵俄国,真的是数典忘祖”!

电报里面骂完了还不算,杨永泰也不管赵一天生气不生气,最后亲自坐飞机飞到北京,面见赵一天,硬是让赵一天同意更换一个理由这才罢休。对于杨永泰的坚持,赵一天自然不会反对,何况他自己对这一段历史也还真的不清楚;自己后世历史教科书上的“陕甘回民大起义”可没有告诉自己回族是如此对待汉人的。看来这“成王败寇”不是白说的!赵一天只能让参谋部的人去寻找新的出兵借口,完善处理这件事。不过他也没有让急匆匆赶来的杨永泰急着回奉天,而是留下来和他一起完善这个计划,看看如何在这次俄国革命这个大『潮』流中做,才能够将给中国的利益最大化。

“你知道的,我这其实就是找一个出兵借口,并不是那么回事”

“寻找借口也要找一个像样一点的,你这个借口完全是胡说八道。现在的人呐,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希望我们的后辈不要这样子。还有,『政府』在编撰历史时也一定要遵照事实,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你现在是『政府』要员,应该有权过问和监督吧”。面对杨永泰如此之说,赵一天只能赶紧转移话题,将话题扯到欧战和俄国将要发生的一些大事上来。果然,杨永泰被吸引了,开始和他议论七这一话题来。

对于赵一天未卜先知的神算手段,杨永泰已经领教过几次了,所以这一次对他所说俄国将首先退出一战的言论,杨永泰一点也不感到惊奇。根据赵一天对俄国以及欧洲未来几年形势变化的推断(历史事实),两人仔细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综合参谋部的计划,制定了新疆地方出兵方案。大体原则是:兵现在就出,但到地方后一切只作壁上观,等俄国内『乱』大起时再做计较。有那么一支军队在俄国内地,到时候和布尔什维克,或者俄国沙皇派系,不管哪一方谈判时的筹码都会大很多。出兵理由,出兵动向都谈好之后,在指挥者人选方面,他们两人之间意见不同又起了冲突。

赵一天的意思,是准备让在西藏的王炳旭,或者甘肃的除志华;实在不行就让那帮年轻人出来挑一挑大梁,比如白崇禧或者谁谁的。但杨永泰反对调用这几人,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在和赵一天争辩时说到:“王炳旭在西藏待了三四年了,对那里已经开始熟悉;西藏此时正是发展阶段,需要人手,王一走剩下李树峰一人会有些势单力薄,遇上一个什么棘手的事情也没有一个人商量。要是赵派去一个副手,能否和李树峰配合的那么完美还是两说,因此王炳旭不能动。

至于甘肃将军陈子华,就更加的不能动了。甘肃现在和山西、陕西、山东等地方一样,已经是赵家军最稳定的地区之一,是赵家军的大本营。如果调走『政府』已经认可的陈子华,让谁来甘肃坐镇。要是北京那边非要派一个外家子,那岂不是是甘肃就要拱手让人了!另外,作为一省将军,不是随便就能调动的,何况是要出国到俄国指挥作战,要是饿国人知道中国把一个一省将军调派到他们那里,你说冬宫会怎么想?”

看了一眼自己的主子,杨永泰继续说到:“培植一个人不易,培植一个人看守一个地方更难。比起其他地方势力,我们现在是有一些资本,但也不能随意去挥霍,因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整个中国,能够完全被我们控制的,现在还不到一半。少帅身上,能不惹那些多余的眼光就不惹,你已经是位高权重,而且年纪如此之小,在朝野上下议论的人不少”。

听到杨永泰如此一大堆根本无法反驳的理由,赵一天是一脸尴尬和懊恼。他之前确实没有考虑这么多,或者说考虑到了,但却没有认真对待这几人走后最大的麻烦,或者他认为自己现在有能力解决这些麻烦。不过仔细一想杨永泰的话,是大有道理,大大的有道理;如果自己真这么做了,一自己目前的权地位,惹来的麻烦肯定会解决掉,但留下话柄是一定的,对自己的将来不利。想到这里,他有些揶揄的对杨永泰说到:“我挑的人不行,那你可有好的人选”?

“当然有,现任新疆伊犁州主管、新疆陆军第三师师长周务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周务学?周本斋?畅卿是说他。此人能力倒是有,从甘肃入新疆做的几件事都很漂亮,也是最快融入我军系统的一位。我此前不是没有考虑过他,只不过如此重大的事情,让他一个才加入我军没有几年,底子不怎么厚的人去,我担心他会有想法。之前对这件事参谋本部可是有不少参与计划的人都不怎么看好,万一周务学认为你我是在赌,赌赢了他自然也水涨船高赢得一世英明,我们这些决策者更加的风光无限;而赌输了,他周务学就可能是我们推出去的替罪羊,不死都不行。你说我会让我的部下去如此想,然后如此做吗”?

“健行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事情的另一面却疏忽掉了,我这么说健行有没有想到些什么?好啦!在你面前我就不卖什么关子了,就明给你说吧”。杨永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对好整以暇,故意装出一副认真受教样子听自己说明的赵一天笑一笑,开口道:“这次出动的军队是新疆陆军,虽然是属于我们一个系统的军队,但在指挥上疏远有近是当然的,任何一支军队都避免不了。所以,派外地军队的长官去指挥,肯定比不上新疆本地军官,特别是到了国外那种场合。这是其一”。

没有理会赵一天坏坏的笑,杨永泰自顾自说到:“其二;周务学是杨增新的学生,他在俄国作战,作为后勤大本营的新疆当然会全力配合。人、物资等等,杨增新绝对会供应的充足充足的,根本不用前线将士担心,也不用你我『操』心;你说换一个去指挥,杨增新当然会配合,但有对自己的学生那样上心吗”?

说到这里,坐着的杨永泰站了起来,在屋里踱步,好让自己的思路更加的明确清晰。“其三:周务学在清廷时期曾经处理过甘川边界少数民族纠纷问题,也曾经在新疆和俄国人打过交道,对俄国上层贵族有一定的了解。我想在这次应对俄国风『潮』上,他会处理的很好。其四:周务学只不过是英国陆军师长,在俄国那边必定名声不响,这对我军来说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俄军的注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此人『性』格豪爽,为人耿直且忠义,文武兼备,对少帅也是忠心耿耿,这才是我推荐的原因”。

“嗨嗨!畅卿如此五个理由,岂不是把我将到沟里去了,但毕竟他是半路才入我军,到时候产生误会就...”。

“人既然是我杨畅卿推荐的,那就由我杨畅卿去说明一切,想来他周务学还是识大体的人,对我们的安排若有疑虑,我会当面给他说清。我这就起身前往伊犁,不过我走之前还得问少帅你要一个人,做为这次俄国出兵周务学的副手,或者说是参谋也行,你可得答应”。

“怎么?畅卿是想给周务学找一个帮手,还是说对他不放心找一个人去盯住他”?赵一天有些调侃的说到。不过没有等杨永泰回答,他接着又说到:“我也有此想法,毕竟是去和俄国人打交道,不但要武斗也要文斗,可以说非常的考验人。新疆方面既然出了主将,我看我们就出一个副手吧,去做参谋长,人选我也有了,就是保定军校出来的白崇禧。畅卿以为如何”?

“白崇禧?白健生?广西人,信奉*教。这个年轻人我认识,经过奉天时专门拜访过我,和他谈了一个多小时,是一个有头脑有主见的人,而且思路很是开阔灵活,还有些狡诈。他现在不是在朝鲜半岛北部,你舍得将他调出来?如果他调出来,你在半岛北部的计划实施会不会有影响?当然,如果你真的愿意,此人去俄国辅佐周务学是最好不过;两人一老一少,周务学的老辣加上白崇禧的狡诈,阴险,相得益彰啊”。

看到赵一天在点头,杨永泰继又说到:“其实我跟你要的人不是他,是准备从两路远征军司令部抽调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参谋类军官。不过白崇禧长与谋略,比起普通参谋更加的合适,那就这样说定了。我马上去伊犁,此事就不要由我们告诉杨增新,还是让周务学去说;你马上让暗影送资料,估计我到的时候,周务学应该看到东西了,我直接去伊犁”。

就这么的,杨永泰来到了伊犁,出现在周务学的师部,才有了前面的一段对话。等杨永泰慢慢将赵一天这次计划的来龙去脉,包括对他的任用前前后后讲完之后,周务学大是感慨,自己没有投效错对象,这样的人,值得他去为之卖命效死。周务学的表情杨永泰全部看在眼里,他笑着对周务学说到:“按照总长的安排,最后去俄国的军队会超过十个师或者更多,不过那个时候可能大家的目光都会盯上那里,赵总长也许会亲自出马,但此前那里的一切都由周将军做主。另外白崇禧参谋长将在半个月之后抵达新疆,此前只有一人指挥部队入俄。

来的时候赵总长有交代,杨督军那边,需要你自己去知会;部队后勤方面的供应,还的靠新疆『政府』负责;不过等到明年,大军入疆之后,可能会由『政府』接手也不一定。赵总长特别交代我有一句话转交给将军:我军入俄之后,对那些所谓的中国血统后裔的叛军,无需太过于心慈手软。东郭先生和狼的传说相信周将军也一定听说过,我们不希望成为东郭先生,更不想找回一条冻僵的蛇。

好了!其它的我就不再多说什么,杨某人最后在此预祝周将军,为国家民族扩疆列土、收复故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交代完这些,杨永泰就坐上飞机又返回内地了。为了这次西行,他的飞机可是转场了三次之多。不过眼见自己的计划达成,他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最后的那一番话,并不是赵一天的交代,而是杨永泰自己假借赵一天之名传达给周务学的,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军队出国之后被人当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