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三三二章 战狼雇佣军团(2)
最初的在雇佣军人数赵一天决定为五万人,但是当各部队实际人员加上后勤、野战医院等人数报上来之后,才发现五万人远远刹不住车。每一个战斗师的实际战斗人员就已经接近一万五千人。以远征军三十五师为例,全师辖六十九、七十两个旅,外带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团,一个野战医院;每旅各辖两个步兵团,一个机炮营,全师满额一万四千六百八十人。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五个师就是七万三千余人;如果再加上赵一天为雇佣军装备的独立坦克、火炮部队,这人数突破八万也不是不可能。看到这个样子,想想历史上法国战场的残酷『性』,赵一天一咬牙,八万就八万吧!后续还会派多少人,到时候再说吧!
装备上面,给雇佣军团配备坦克、火炮那是必然的,包括加装了高『射』机枪的自行防空装甲车都有。空军是不准备派的,没有见过这个时候哪一家雇佣军团会有飞机的,后世的也没有几架,不要说现在的。有坦克、火炮都已经很出格了,没有见到连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军队都没有坦克,像什么罗马尼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就更不要说了。另外野战医院一定要配备到每一个师,而且各种医疗器械一定要齐全,战场上就要靠它们来挽救受伤士兵的生命。
大的方面解决了,但是在单兵武器方面,却碰到了一些问题。除去机枪子弹口径和其它国家部队所使用的一样之外,单兵武器和欧洲战场上各交战国所使用口径统统不一样。英国士兵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是7.7mm,德国士兵的*步枪为7.92mm,法国士兵的贝蒂埃mle1907/15步枪和伯赫提那步枪都是8mm的,和赵系军队士兵7.62口径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完全不搭格。开始赵一天要求雇佣军全部使用自己的这款步枪,除了『性』能先进之外士兵熟悉度也是最好;不过当军团司令官张自忠和他的指挥班子和赵一天见面之后,却并不这么看。
张自忠是原本就在远征军司令部担任作战参谋,这次恰好回国接受一批新式装备,准备到战场上做检验(新装备中就有第二代坦克战车战-2,外形模样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只是加厚了防护装甲,更换了主炮增加了火力而已,这事后面再谈)。结果正好被赵一天抓差,回不去西亚战场而成了雇佣军团的司令官。在见到赵一天后,张自忠很不客气的对自己老板的建议给予了反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将军,像欧洲战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结束的,它必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作战;既然战争时间长,也就是说对后勤补给的需求非常大,各种补给如粮食、『药』品、弹『药』、装备零件等等。虽然很大一部分英国人会帮助我们解决,但士兵手中武器的粮食,难道要靠将军从国内运送过去?在巴特曼(土耳其地名)的时候,吴司令官和马参谋长就曾经组织我们讨论过法德凡尔登会战的经过,也曾就两军弹『药』消耗后勤补给进行过战场推演。结果我们发现,按照交战双方战场实际作战消耗,仅仅法国一方,士兵日消耗的步枪子弹超过了七十万发,德国更是高达九十万发。考虑到我们雇佣军的人数,就按十五万发/日计算好了,一个月就是四百五十万发,一年就是五千四百万发子弹,如果加上b-1型机枪(zb-捷克轻机枪的包头制造型号)弹『药』,那更加的不得了”。
看了一眼低头沉思的赵一天,张自忠继续说道到:“英国人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法国人的贝蒂埃mle1907/15步枪在西亚我也曾经试『射』过,和我们自己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相比,英国人的也不是很差,枪机行程短、『操』作方便,『射』速和我们的步枪有的一比。只是是法国人的那款步枪比我们的要逊『色』很多,不但长度过长,士兵携带很不方便,子弹底缘也过宽,弹径粗,占用的弹匣空间较大,法国士兵配备的三发弹匣根本无法满足战斗需求,在与德军装备的五发g98步枪对抗中处于劣势。所以我个人建议雇佣军中可以部分更换英国人的步枪,法国人的就算了;如果可能我个人更愿意使用德国人的g98步枪,『性』能也相当不错。
这样我们可以减轻后勤补给的压力,把一部分交给英国人去承担。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坦克火炮炮弹,全部必须由国内运输,成本很高啊!我建议五个师中的两个师,换用英国人的李·恩菲尔德,另外三个师用我们自己的,这样压力就减小了五分之二。至于士兵对更换步枪的不适,那也只是一个适应过程而已,算不得什么大问题。我们可以让更换的部队进行半个月的武器『性』能熟悉,反正雇佣军到了法国大陆也不可能马上就进入战斗,休整一段时间很正常”。
说完这些,张自忠就不再言语,只是用眼睛盯着赵一天看,看他会如何决断。赵一天如何会不知英国人和德国人一战时期所使用的单兵武器,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德国的『毛』瑟g98步枪、老『毛』子的莫辛-纳甘步枪和美国人的斯普林菲尔德1903式步枪,是这一时期最好的四款单兵武器,『性』能可以说不相上下,各有特点。这几款步枪都使用到了二十几年以后的二战时期,甚至在五六十、七八十年代仍然在使用,可以说是名噪一时。
听张自忠如是说,赵一天也觉得自己当初有些想当然了,只顾得考虑军队的战斗力问题,对于后勤补给确实考虑的有些不周全。一个月派几艘大船运送弹『药』也没有什么,三五万吨的运输船,完全可以解决弹『药』问题;但来回的油料、耽误的时间、自己兵工厂的各种消耗等等。就算是英国人战后给予金钱方面的补偿,但资源消耗仍然是自己的,花钱也不一定能弄得到。看到张自忠一直在定着自己看,赵一天对他笑了笑,不直接回答张自忠的问题,而是开口到:
“宜生(傅作义)、德『操』(孙震)和次宸(徐永昌)他们几个都忙起来了吧,这次我派你们几个出战,宜生的年龄偏小一些;你们几个都快二十五岁,次宸更是快三十岁了,都是血气方刚之人,也是奋勇杀敌的好时候。我知道,和洋人打仗,我们士兵的心里面多少都有些怕怕的,这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留给我们的耻辱!不过没有关系,有你们在,只要放开来打上几仗,这些都会改变的”。
停顿了一下,赵一天继续说到:“你和你的团队考虑的很是周到,这个问题上我有些想当然了,幸好你能够提出来。很好,真的很好,就按你们的意见办,让两个师换用英国人的武器,这个我来交涉,你们不必『操』心,荩忱你就就去忙军队调运的事情去吧”。
见赵一天同意了他的建议,张自忠很是高兴,他回答到:“部队调运的事情有宜生他们几个就够了,我和次宸要去坦克战车那里看一看。对了将军,为什么没有给我们配备大口径火炮,全部都是105口径以下的火炮,这样我担心我们的压制火力不够啊”!
见他问起这事,赵一天就回答到:“现在的欧洲战场,重炮多的是,不要说105口径的火炮,就算是240mm、380mm的超级大炮,英国人德国人那也是不少;给你们配备重炮,那也只能是增加你们的行军难度。我已经和英国方面协商好了,火炮方面他们会给予帮助。只是你们到了战场之后,战术运用方面就要多动脑筋;德国人的火炮是非常厉害的,不仅仅是火炮数量和口径,包括德国炮兵的专业技能,就很了不起。其火炮精度,覆盖范围等,我们现在的炮兵与之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战场上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把敌人的优点转化为缺点,就看你和你的指挥团队的表现了”。
说到这里,赵一天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也是参加了实战的军人,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失。虽然我已经向英方说明你们有战场自主权,而且是作为二线部队使用,但在实际情况下,这些差不多等于是空话,你们被当成炮灰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如何利用战场上的情况保全自己,你们还需要好好斟酌,这也是检验你在军校学习成果和这一段时间在西亚战场上磨练的一次机会,相信你和你的团队会取得胜利的”。
听完赵一天的话,张自忠立刻立正向他敬礼:“将军放心,我们一定牢记将军的话,在战场灵活作战,既要保全自己,也要打击敌人,让那些洋人军队看看我们中国军人的厉害。之前将军不是在青岛打败了德国人和日本人吗,现在我们也要证明自己。胆大心细、灵活机动、扬长避短、密切协作,我们一定会努力做到”。
六月二日,王士珍从北京发电报给赵一天,告诉他袁世凯病情没有好转的情况,并将北京城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他。进入五月底以后,袁世凯隔几天就会昏睡,而且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向每天一次的趋势蔓延。给他治病的德国医生巴勒迪(虽然同德国宣战,但这位医生却被袁世凯留在京城)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朝堂上形势也是因此而变得微妙,甚至有些诡异起来。总统生病没有办法处理国家大事,副总统段祺瑞自然要接替总统来批阅诸多文件,总不能让这些公文搁置在那里不管吧,下面的人还等着按照公文办事呢!
段祺瑞这样做,行使总统的权力,这就让同为北洋三杰的冯国璋非常的不高兴。作为北洋三杰中人,小站练兵出名之后,王士珍是旧军人出身,从最基层『摸』爬滚打出来,人生观、价值观都比较传统,加上他是北洋三杰之首,为人低调,冯国璋和段祺瑞也不怎么眼红,但他们两人之间就不同了,从一开始就一直在相互较劲相互比拼,两人谁都不服气谁。
和王士珍相比,段祺瑞新军人出身,而且是武备学堂的科班出身,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激进。相对王段而言,冯国璋介乎于二者之间,即是军旅出身,又在军学上作了不少文章,还考过秀才;因此他的价值观还是比较保守的,但他功名心重,所以有利于往上爬、有利于发展的事他都能去发掘。说的好听是善于变通,说的难听是没有原则。
冯国璋大多数时间都被段祺瑞压着,无论官位还是声望,这就让他对段祺瑞意见很大。况且两人在当时都已经拥有了各自的派系,矛盾自然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袁世凯没有生病的时候,还可以对两人进行压制,王士珍就是他手里面压制二人的一张牌;可惜现在袁世凯生病,无法处理政务,也不能对段冯进行威慑压制,冯国璋对于段祺瑞这位“代总统”自然不会假以颜『色』。顶撞、找茬、吵嘴,这些事几乎天天发生,要不是有王士珍、徐世昌、陆征祥、梁士诒等人在中间劝说,两人说不定都动手了。
所以,朱尔典去东北找赵一天的事情朝堂上的这些人不是不知道,隐隐约约也风闻赵一天好像要组建什么雇佣军出兵欧洲,但他们去没有时间理会这些,权力没有到手之前他们是不会罢休的。至于赵一天,不管谁上了台都是要拉拢结交的,赵一天的能量,段祺瑞和冯国璋是非常清楚的,现在能不去和他发生什么纠结就不要发生。虽然朝堂上有人想把赵一天找回来主持大局,比如说外交总长陆征祥,在他这个位置上,现在风光无限,所有外国使节对他都客气三分,那可是拜赵一天所赐。只是他人言轻微,除了王士珍,没有谁会在意。现在朝堂上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怎么会让赵一天这个危险人物回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