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归新加坡1995 > 第14章 寻找商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淡滨尼广场到外面的淡滨尼社区商业逛了一圈,李晓凡发现当下来自香港的佐丹奴和班尼路两个服装品牌正在当地大力拓展业务,生意看上去还挺不错的。

李晓凡记得现在95年前后,这两个品牌在国内年轻人中间还属于挺高端的品牌,不过当下的佐丹奴和班尼路在新加坡属于低端品牌。

当下新加坡年轻人比较喜欢的牛仔裤和时尚品牌是“LEE”与“Levi's”,还有“GUESS”,再高端的就是“GiorgioArmani”可以列入所谓的名牌序列了。

时尚服装这一行业李晓凡是不太敢碰的,记得前世后来那位吴司令心血来潮与本地新加坡工友合作从国内进口服装来卖,亏得一塌糊涂,后来那些库存衣服白送都没人要。这个行业水很深。

李晓凡又考察了餐饮行业,记得重生前新加坡的首富是海底捞火锅的老板张勇,一位来自内地的新移民。

但是火锅,李晓凡感觉在炎热的新加坡估计市场不大,淡滨尼广场三楼有一家新开的韩国烤肉店生意倒不错。

对于餐饮行业,李晓凡有敬畏之心,自己以前与朋友合伙在国内开过餐厅,半年不到就倒闭了,这个行业不好玩,也不是他的强项。

走出淡滨尼广场,李晓凡被两个染着黄发的小年轻拦住了。

“哈喽,CD、VCD要不要,很便宜,大陆进来的!”

两个小年轻看上去才十五、六岁,但是那个腔调一副老油条模样。

看李晓凡有点兴趣,其中一个打开了手中的手提箱,里面琳琅满目,有最新的《本能1》《阿甘正传》《生死时速》等电影VCD,还有最新的刘德华、张学友专辑CD。

“怎么卖?”李晓凡问道。

“VCD十五块一张,CD十块一张,够便宜吧?”

“哦,还行吧,我还有事,下次再说。”

离开两个小年轻后,李晓凡感觉盗版CD确实也是一门暴利生意。新加坡对版权保护比较严格,正规的音像店里这些原厂出的CD与VCD要卖到30-100元新币不等。而国内这些盗版CD,估计五到十元就能买到了,新币1-2元而已。

但是,新加坡是个法制社会,违法的成本相当的高,李晓凡感觉这个盗版CD的生意自己也不能去碰。

走了一圈下来,矿泉水已经喝下两瓶,但是商机却一点也没有发现,李晓凡感觉有点泄气。

从7-11便利店出来,李晓凡发现对面的一家小店生意不错,进出人很多。

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家地产中介,里面一群人满口的粤语,叽叽呱呱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先生,您好,买卖组屋还是租房?”李晓凡还在外面的橱窗停顿,店里面一位丝袜窄裙正装的安娣就迎了出来,满口的新加坡英语。

在新加坡大叔叫安哥,阿姨叫安娣。

“我先随便看看!对了,安娣,今天你们店里生意怎么那么好啊!”

看李晓凡用流利的英语回答,但是这英语发音又不同与新加坡本地英语,安娣估计这位帅哥可能是位大陆来的新移民、海外留学生,便热情地回答道:

“这些都是从香港过来的新移民!小弟啊,你如果要买房,我劝你要早下手,以我的直觉,新加坡的组屋肯定要涨!”

“香港的新移民?”

“哎呀,小弟你不知道再过两年就是1997,香港要回归大陆了嘛!所以近期香港人移民来我们新加坡的特别多,这几天我们附近的组屋都快卖疯了!”

原来是1997就快到了,这下李晓凡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家地产中介店生意那么好了。

他有点回忆起来前世九十年代新加坡房地产疯狂的那几年,刚好是他在新加坡打工的岁月。

新加坡房地产的最好时光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李晓凡大概记得在1996年,新加坡的房价到达了顶点,每平方英尺售价疯涨到了近2000新币,相当于1平方米要5.5万元人民币。要知道那还是1996年,大陆普通工人的年收入才一万人民币出头,上海的房价才两千元人民币左右。

李晓凡至今还记得当年新加坡楼市的“疯狂”,96年前后大量香港新移民涌入新加坡,达到了一个高峰,那时候新加坡几乎人人都在‘炒楼’。车间里面的新加坡当地人与马来西亚PR们天天在讨论房价,组长阿德在95年年初卖掉的一间三房(相当于过国内的2房1厅)的二手政府组屋,从3万多元新币竟然在96年的年初被炒到20多万元新币,翻了六倍,把阿德夫妇的肠子都给悔青了!在96年一套普通的四房组屋要卖到40多万新币,95年初才5万元新币,翻了八倍,实在是令人咋舌!

李晓凡之前读过新加坡前总理内阁李资政的回忆录。李资政在回忆经济危机前的情形时,说:“当时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到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而这些股票和房地产又被人们用来抵押取得贷款,使得资产泡沫进一步膨胀。长远来看,房地产投机是非常危险的。于是,新加坡政府决定挤压地产泡沫。1996年夏天,新加坡政府果断地推出一系列降温措施,而且都是猛药……”

李晓凡还记得这些措施包括:任何房地产在买入一年以内被卖出,卖家的所有收益必须缴税,最高税率达到28%;对所有地产买卖征收印花税,税率在1%-3%之间;在购买之后3年内出售,将再次征收印花税;购房贷款上限为房价的80%;对取得永久居民身份的外国人购房,只提供新加坡元贷款,并且所购房屋必须自住。

此外,李晓凡记得新加坡政府一贯推行的房屋政策,也大大地束缚了炒家的手脚。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开发主体是新加坡政府旗下建屋发展局建造的组屋。只有新加坡公民才能购买新的组屋,而永久居民只能购买二手组屋。

新加坡的决策者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及时遏制了房地产市场的非良性增长,阻止了更多的本地投机资金进场。政策实施后,房价应声回落。

但是尽管如此,李晓凡记得1997金融危机还是严重打击了新加坡的经济。房价从此持续下挫,特别金融危机期间房价更是暴跌,当初那些没有及时退出套现的炒房者套在高位,哀鸿一片。

李晓凡突然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