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搭着尚嬷嬷的手几乎是落慌而逃。
走了好远,黄夫人才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这丫头,简直就是个疯子,比她阿娘还要疯。”
尚嬷嬷点点头,十分赞同,甚至还觉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夫人,以幸姑娘的脾气,这事肯定干得出来,这可怎么办呐?那么好的姑爷,可不能落到幸姑娘手里啊,届时岂不是要了咱们家姑娘的命。”
黄夫人这辈子只得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生女儿时伤了身子,再没生出孩子来,这女儿就是她的眼珠子,掌着宝。以往在崇州也有罢了,毕竟她上头还有大嫂嫂和老太太压着,如今在京城,她绝不允许她的宝贝女儿再吃亏。
“你……你亲自到苏家去一趟,告诉杨夫人,让她请给幸姐儿请教养嬷嬷的事延迟些再作打算。”
尚嬷嬷面露为难,“出尔反迩,杨夫人要是问及原因……。”
黄夫人想了想,道:“杨夫人精明着呢,又快是儿女亲家了,你也不必瞒着,反正将来海家院儿里有什么事,她肯定也会知道,你就有什么说什么吧。”
尚嬷嬷不敢耽搁,唤来一个女使扶着黄夫人回寝屋歇息,她自己则出门去往苏府。
而此时的于希梵和杨氏刚刚在苏府门口落车,那婆子笑意盈盈迎上来。
“大夫人,公子,回来啦。”
于希梵冲那婆子点点头,杨氏笑着问,“你怎么到大门口来迎了?出什么事了?”
“宫里赏了
些物件儿来,奴婢正准备去清点入库,路过大门口的时候想着大夫人和公子这个时辰也该回来了,便出来等等,想着请大夫人一起过去过过目。”
这不过年也不过节的,为何要送物件出来?
杨氏想不通,但她也不好擅自揣测宫里那位的心思,又听那婆子说,“不过有好些都是梵公子的,听说还有一只会飞的什么雀。”
“机关雀?”
于希梵迅速接下话来,他有些激动的越过杨氏和那婆子,朝库房那边跑去。
杨氏也这才想起,前些时候他往宫里送了几只好玩儿的鸟给昭和公主,想来这些赏物儿都该是谢礼吧。
“你慢着点儿,跑什么跑,都是要成亲的人了,稳重些。”
而跑在前面的于希梵哪里听得见这些话,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机关雀,也不知道有图没有?这机关雀不是说是北国皇室的物件么?什么时候到大唐来的?
“唉,还真个毛头小子似的。”
杨氏低声说着,满脸无奈的摇了摇头。
那婆子则笑道,“在大夫人这里,恐怕就算公子爷到了七老八十,在您眼里也只是个毛头小子吧。”
“你这话说得倒是不错。”
杨氏看着那婆子,笑道。
主仆二人跟着到库房,已经没见着什么机关雀了,应该是于希梵抱着回屋研究去了。
余下的也好收拾,仔细清点了数,入册入库。
回到瑞福院已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今日外出了一趟,回来又到了库
房,杨氏有些疲惫,吩咐小媛替她揉揉肩,那婆子则递上了一盏茶。
只是这盏还没喝上,就听二门的婆子撩帘进屋传话,说海家黄夫人身边的尚嬷嬷来了。
他和梵哥儿才从海家出来,尚嬷嬷这后脚就到了?莫不是他们母子有什么落在海家了,尚嬷嬷亲自送过来?还是海家出了什么事?
吩咐把人请进瑞福院,杨氏在堂屋里接见了她。
尚嬷嬷朝着杨氏行了礼,然后就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
见她面色尴尬,肯定是有难言之瘾,杨氏问,“我也是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操持此事,只是黄夫人答应得好好的,怎么又变卦了?”
既然黄夫人交待过不必隐瞒,尚嬷嬷也就实话实话了,“实不相瞒,实在是我们家那个幸姑娘太厉害了,我们家夫人和珍姑娘加在一起都不是她的对手。夫人您是有所不知,这个幸姑娘自小就会来事,甚得老太太的中意。从小只要是她看中的东西,不管是谁的,最后总会落到她手里。我们家珍姑娘碍于姐妹之情,夫人想要家族和睦,一直都是忍忍忍,可是没想到这次幸姑娘得了失心疯,竟说等老太太进京后要求到老太太跟前去,说我们珍姑娘的夫婿有才有样,是她中意的夫婿人选,想求老太太做主让幸姑娘替珍姑娘嫁到苏家来。”
唉呀,真是厉害啊!
杨氏忍不住叹了一句,“你们这幸姑娘的确有些手段啊。”
“可不是嘛?说句让夫人笑话的话,我们家夫人不讨老太太喜欢,珍姑娘也没幸姑娘会来事,会讨老太太喜欢,这些年在崇州一直过得很憋屈,如今我们家珍姑娘和梵公子两情相悦,真要让幸姑娘得逞,那岂不是一桩惨事?”
尚嬷嬷用了‘惨事’来形容这桩事要是如了海幸愿的结局。
杨氏默了默,言道:“你回去告诉黄夫人,就说我说的,这个幸姑娘的确很失教养,若不请个教养嬷嬷看着,将来定会惹出大祸。也让她放宽心,我只认珍姐儿是我未来的儿媳妇,梵哥儿也只认珍姐儿是他未来的正妻,让她莫要多心,咱们两家的婚事可不是什么人随意几句话或是改个什么决定就能撒消的。老太太那里真要是过不去,我就进宫去求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做主赐婚。”
这赶紧好啊,这要是让皇后娘娘赐婚,就是连皇帝陛下也驳不了她的去去。
尚嬷嬷愁眉苦脸的来,欢天喜地的去,她要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黄夫人。
果然,黄夫人听了之后,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真是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若能真得皇后娘娘赐婚,那就是铁板钉钉,老太太不论怎么折腾都不可能如海幸的愿了。
于是给海幸请教养嬷嬷的事提上了日程,海幸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费尽心计还是没把黄夫人吓到,反而让自己开始了受罪之旅。
考生的试卷在考试结束后会
统一安排封存,然后送进宫司寮阅卷,等考官们依次分出名次后再经主考官送进宫给皇帝批阅,定前三甲的名次。
此次科考因为宣衍混入其中,宣祈没什么反应,但苏瑜还是很紧张的,她是真想知道儿子的水平如何?考得好自然妥,要是考不好,身为太子,大唐王朝的储君,居然连臣民学子都考不过,他该有多灰心?
夜里,苏瑜几番望着宣祈欲言又止。